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观察|加沙冲突中的美国谎言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国际观察|加沙冲突中的美国谎言

来源:新华网2024-06-17 21:41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题:加沙冲突中的美国谎言

  新华社记者

  最近,大批示威者聚集在白宫外,身着红色服饰,高喊“我们就是红线”,抗议美国政府纵容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推进军事行动并造成严重伤亡、不断踩踏“红线”。

  美国总统拜登曾公开表示,如果以军进攻加沙南部城市拉法,即踩踏“红线”。但事实上,以色列进攻拉法已有月余,甚至将坦克开进拉法市中心,美国至今从未认定以色列越过“红线”。

  “红线之说就是一个谎言。”美国康涅狄格州前民主党籍州议员布赖恩·贝克尔说。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伊亚德·加拉指出,“美国为以色列入侵拉法划了一条‘红线’,但实际上它为以色列入侵整个加沙地带大开绿灯”。

  以色列陆军坦克5月28日开进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市中心。图为拉法当天在以军密集轰炸期间升起浓烟。新华社发(哈立德·奥马尔摄)

  “完全就是一个笑话”

  “正在发生的事情不是种族灭绝。”这是拜登5月20日对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决定以“战争罪和反人类罪”对以色列领导人申请逮捕令的回应。

  “听着,当谈到以色列时,我们不讨论红线。”这是美国国务卿布林肯5月12日被问到是否会因以色列全面进攻拉法而扣留对以援助武器时的回答。

  “我说过,我们不希望看到大规模地面行动。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这种情况发生。”这是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被记者问及以军5月26日轰炸拉法难民营缘何未被认为踩踏“红线”时的回应。这场轰炸造成至少4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对于美国的特定国防产品或服务是否以不符合国际法的方式被使用,通常很难做出迅速、明确的评估或决定”,“鉴于加沙冲突的性质,……很难对个别事件作出评估或得出结论性的调查结果”。这是美国国务院5月10日提交国会的报告措辞。美国国务院高级顾问斯泰茜·吉尔伯特随后因不满报告“歪曲事实”而辞职。

  ……

  类似谎言比比皆是。在加沙冲突中,美国一边摆出努力缓和冲突的姿态,一边持续推动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并阻挠国际社会对以色列问责。美国的谎言已成为加沙地带停火止战的一大障碍。

  “美国领导人最近在有关拉法问题上的一系列表态,完全就是一个笑话。”突尼斯马格里布研究中心副主任希沙姆·哈吉说,几个月来,美国一直在为以色列领导人提供政治和外交掩护,并持续向以色列提供武器和资金,使其继续对巴勒斯坦人进行无差别袭击。

  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3.7万巴勒斯坦人死亡、逾8.5万人受伤。其中,以军对拉法的持续进攻导致近期伤亡人数快速增加。仅在以军6月8日对加沙地带中部努赛赖特难民营等地发动的特种作战行动中,就有超过270人死亡、近700人受伤。

  6月8日,在加沙地带中部努赛赖特难民营,以军袭击后浓烟滚滚。新华社发(马尔万·达乌德摄)

  美国左翼网站Mondoweiss说,美国政府和国会正在为了以色列和美国未来的利益而破坏国际法。

  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胡萨姆·达贾尼也说,美国实际上是加沙冲突的主要参与者,它资助以色列对加沙地带200多万巴勒斯坦人发动“全面战争”,其中绝大多数是手无寸铁的平民。美国口头称将努力制止冲突,但实际上却在军事援助、财政资助以色列军队。拜登政府这么做,既为利益,也为选票。

  “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

  对于美国信口雌黄、编造谎言,不能忽视其背后的深层动因——军工复合体。

  近年来,美国每年流入以色列的军火达数十亿美元。加沙冲突的持续,为美国军工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和利润来源,因此,维持地区紧张,满足军工复合体的利益需求,成了美国政客们最大的“政治正确”。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泰克利特难掩激动之情:“有些冲突需要用武器来解决,而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这些武器。”  

  4月24日,拜登签署一项对外援助法案,其中包括向以色列提供约260亿美元额外战时援助。6月4日,以色列国防部驻美代表团与美国政府正式签署协议,以色列将从美国采购25架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F-35战斗机,采购协议金额达30亿美元。泰克利特告诉投资者,新的需求将为该公司未来几年的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这是2018年4月27日在德国柏林国际航空航天展上拍摄的F-35战斗机的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单宇琦摄

  《华盛顿邮报》文章披露,新一轮巴以冲突后,拜登政府已悄悄批准并向以色列兑现了超过100笔军售订单,包括精确制导弹药、炮弹及其他武器等,其中只有两笔交易被公开,其他绝大多数都未经任何公开辩论。拜登政府前高级官员、国际难民组织主席杰里米·科宁迪克说,在如此短时间内完成“异乎寻常数量”的军售,“确实强烈表明,没有如此程度的美国支持,以色列军事行动难以为继”。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白宫一场会议上曾说,冲突“利好”美国经济,因为能“扩大生产、创造就业”。美国智库昆西治国方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威廉·哈通撰文指出,美国两党领导人反复鼓吹“把钱花在武器上对经济有好处”,但这将导致“更加军事化的经济”,威胁美国“未来几十年的和平与繁荣”。

  独立智库全球未来研究所创始人钱德兰·奈尔撰文说,在乌克兰和加沙发生的冲突“撕掉了军工复合体的面具,让世界真正了解了这头野兽的本质——它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执笔记者:柳丝;参与记者:邓仙来、黄灵、王一盛、黄泽民、柳伟建)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快速推进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二

  •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今日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