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德汽车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国际视点)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德汽车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国际视点)

来源:人民日报2024-06-17 09:07

  日前在巴登—符滕堡州伯布林根市举行的德国“新制造世界”大会上,不少与会嘉宾表示,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逆风,德国汽车产业绿色转型迫切需要国际合作,中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

  汽车产业是中德经贸合作的亮点和标杆。多年来,中国与德国持续深化汽车产业投资贸易合作,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大合作力度,共促汽车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中德汽车产业的“双向奔赴”,不仅符合两国发展的共同利益,也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注入活力。

  投资贸易日趋紧密

  中德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嵌,两国市场高度依存。在汽车产业领域,两国合作共赢潜力巨大。据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希尔德加德·穆勒介绍,2023年德国汽车制造企业在中国销售了逾370万辆汽车。德国大型汽车零配件供应商采埃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采埃孚在中国市场销售额为81亿欧元,同比增长5.2%。采埃孚集团董事斯蒂芬·冯·舒克曼表示,到2030年,以中国市场为主体的采埃孚亚太区销售额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将从25%提升至30%,采埃孚对中国市场及双方合作“非常有信心”。

  今年4月底,德国宝马集团宣布将对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增加200亿元人民币投资。该投资主要用于宝马大东工厂的大规模升级和技术创新,为2026年启动其“新世代”车型在华本土化生产奠定基础。宝马集团全球董事长齐普策表示,这项投资计划进一步凸显中国市场在宝马集团迈向智能网联汽车未来的重要地位,不仅印证过去30年宝马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也展现了宝马对在华发展的坚定信心。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办公室自2014年创建以来,积极搭建行业交流平台,如整车会员研发圆桌会、零部件会员首席执行官圆桌会、中德汽车产业合作发展论坛、中德汽车产业峰会等,推动双方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新兴领域深入合作。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董事总经理马库斯·博里西近日在2024中欧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40多年前德国大众进入中国,是最早在中国设立汽车合资企业的外国车企之一。40多年来,德国汽车企业见证并参与了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领域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德中汽车产业优势互补,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

  研发合作持续扩大

  近年来,德国车企纷纷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技术研发力度。今年4月,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宣布其上海研发中心再升级并正式启用全新大楼,进一步提速在华数字化创新。据悉,新的办公区将由创新空间、试验室、测试车间等区域组成,可进行软硬件的高效开发和全环境模拟。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唐仕凯表示,奔驰作为一家跨国企业,需要将研发资源放在最合适的地方。在智能电动时代,软件和数字化技术蓬勃发展的中国正是“最合适的地方”。“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团队负责收集来自全球的需求,这些需求会同步发给中国研发团队,以便他们及时掌握全球其他市场的需求。”

  今年4月,采埃孚集团在亚太地区最大的安全气囊生产基地项目在武汉投产,武汉研发中心也同步启用。采埃孚华南地区首个研发中心——采埃孚广州技术中心已于2023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采埃孚集团首席执行官柯皓哲说:“中国是全球汽车产业变革的主阵地之一。近年来,采埃孚有多项产品技术在中国首发。我们在中国的本土创新,既服务中国,也服务全球,要让中国研发的技术应用到全球。”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日前与小鹏汽车共同宣布,双方将合作开发基于区域控制及准中央计算的电子电气架构,为创新电动车型奠定基础。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表示,通过拓展与小鹏汽车的合作,大众汽车将进一步深度融入中国汽车产业生态,更好满足中国客户的需求。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说:“加强创新技术研发合作,将使双方在智能电动汽车产品的技术和成本上都更具竞争力。”

  奥迪集团研发执行副总裁贝恩德·姆勒库什表示,中国市场举足轻重,为奥迪集团持续技术创新提供了不竭动力。奥迪集团愿进一步巩固深化合作关系,为奥迪集团电动化转型及本土研发实力提升不断赋能。

  共促产业绿色转型

  “得知柏林开设了比亚迪门店,我们立即就过来试驾和购买这款知名度很高的比亚迪ATTO 3,外形和舒适度都不错。”来自柏林的罗尔夫夫妇近日对记者表示。2022年8月,比亚迪正式进入德国市场。2024年2月,德国汽车零售商“群星汽车”在柏林开设了比亚迪门店,并展示了比亚迪目前在德国销售的ATTO 3等5款车型,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据统计,2023年德国纯电动汽车市场中增长最快的是中国品牌。其中,上汽荣威进入德国电动汽车销量前10名,长城、比亚迪进入销量前25名。蔚来汽车于2022年11月正式进入德国市场,2023年开设了柏林创新中心,今年4月又在大柏林地区的舍讷费尔德开设智能驾驶技术中心。蔚来汽车位于慕尼黑的全球设计中心拥有来自26个国家的123位设计师,主要负责蔚来全线产品与品牌的设计。

  中国新能源科技企业也相继落户德国,推动双方在绿色转型道路上携手并进。德国第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大型生产工厂由中国企业宁德时代在图林根州阿恩施塔特建造,工厂于2023年1月26日正式投产。据宁德时代欧洲区总裁岑特格拉夫介绍,该工厂将为宝马、戴姆勒、博世等汽车制造商提供电池电芯,预计满产后年产量将达3000万枚电池电芯,可装配18.5万至35万辆电动汽车。

  2023年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商国轩高科德国工厂的首条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国轩国际首席运营官兼德国国轩总经理皮特·威廉森表示,德中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合作,对于德国及欧洲汽车产业绿色转型非常重要。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位于德国勃兰登堡州劳赫哈默地区的电芯工厂预计将于2025年投产。勃兰登堡州州长迪特马尔·沃伊德克表示,蜂巢能源的投资将推动勃兰登堡地区电动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助力汽车能源的电动化转型。

  德国权威汽车经济学专家、波鸿汽车研究院院长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近日表示,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电池技术、自动驾驶和车内娱乐技术等领域也位居前列。德国需要与中国合作,以促进技术创新。德中汽车企业非常期待加强合作,“如果我们能携手并肩前行,汽车产业的未来将非常美好”。

  (本报柏林6月16日电 本报记者 徐 馨 刘仲华)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快速推进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二

  • 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今日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西南大学代方银教授团队首次获得家蚕W染色体完整基因组序列,揭示了鳞翅目昆虫W染色体起源与进化的新机制,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代方银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在基因组与进化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家蚕等鳞翅目昆虫的性别调控的研究方面具有重大价值,并为家蚕分子育种带来新的前景。
2024-06-24 02:45
育种不能停留在实验场,必须把好品种推广出去,到市场上去比拼。
2024-06-24 10:11
前不久,四川泸州市叙永县一位居民因重病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自付医疗费用14万元。在医疗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常规数据推送过程中,该支付信息触发了自动预警。
2024-06-24 02:45
中国海油23日发布消息,我国海上最大自营油田绥中36-1油田累计生产原油突破1亿吨,成为我国首个生产原油超亿吨的海上油田。
2024-06-24 10:11
研究人员通过氢与氘的比值分析证明,嫦娥五号月壤颗粒的最表层的水都是由太阳风高速注入月球表面的。
2024-06-24 10:11
本次建成的智慧工厂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油气行业首个完井工具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整装基地,投产后将用于“海弘”完井工具的智能化生产。
2024-06-21 10:28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朝晖认为,人工智能将重建行业分工协同体系,重构区域经济增长格局,重塑国家发展竞争优势。
2024-06-21 10:27
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设备全速运转,海上风电重大项目技术攻关火热进行。
2024-06-21 10:26
6月14日,“东数西算”芜湖集群创新大会暨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球开服活动在安徽省芜湖市举行,“东数西算”芜湖集群正式上线。
2024-06-21 10:25
2013年到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从67.4%下降到55.3%,累计下降12.1个百分点。
2024-06-21 10:2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