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马克林 | 新疆:从历史的视角看未来的前景展望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马克林 | 新疆:从历史的视角看未来的前景展望

来源:道中华2024-06-13 19:14

  “尽管新疆的历史包含了一些动荡的时期,但新疆对中华文明和人类发展的整体贡献远比大多数历史学家所提出的要重要得多。新疆目前正处于一个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繁荣的时代,并且预示着充满希望的未来。”

  ——马克林

  6月12日,“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举办。“道中华”围绕从历史的视角看新疆未来的前景展望,与论坛主旨发言人——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联邦人文科学院院士马克林进行了对话。

  ▲马克林在“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上发言(图片来源:中国网)

  道中华:喀什曾经是南北丝绸之路交汇的城市,请问您如何看待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马克林:丝绸之路是一张以中国为中心的历史悠久的道路网络,它在喀什汇合成为一条主干道,向西穿过中亚和波斯,通往罗马和西方。这条路主导了交流,包括宗教、文化和各种商品,最初最重要的是丝绸。

  需要强调的是,这条丝绸之路完全颠覆了仍然在西方甚至可能在其他地方被当作常识传授的欧洲中心论的历史观。没有人否认罗马和拜占庭帝国的重要性。但丝绸之路展示的是这些帝国在整个历史中所占的不过是一小部分。西方的诸多王国只是广阔欧亚大陆西缘的一小部分。

  我们知道,汉朝与罗马帝国不相上下。当两者因分裂而衰落后,中国又在隋唐重新统一。而欧洲从未再次统一,导致其历史上比中国出现了更多暴力。并且已经明确的是,一直到15或16世纪,中国的科学传统都远比欧洲的重要。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科学传统的卓越性。

  另一个展示了中国的发明如何影响了世界的重要物品是纸张。纸张是由中国宫廷官员蔡伦发明的。此后,造纸技术逐渐传播到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到了12世纪,甚至传到了欧洲。

  ▲《天工开物》中造纸术荡料入帘、透火焙干的工序图。研究表明,中国造纸术的相关组画与文字至少向欧洲传入了十项新的造纸技术思想与工艺,极大地推进了欧洲造纸术与造纸业的近代化。(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纸张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它使得行政管理更加高效,因为法令可以更有效地传播。纸张使得诗歌、小说、戏剧和历史写作的撰写和传播变得容易得多。它是文明传播的一个主要因素。

  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丝绸之路。它也将一些重要的文化现象带入了中国,包括通过新疆进入。这些现象包括佛教和琵琶等乐器,在几个世纪里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早期开始,丝绸之路就是双向的,并且主要是积极的。

  道中华:在您看来,西方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是如何形成的,中国的崛起又是如何改变这一地缘政治格局的?

  马克林:所谓的“西方”与“其余地区”之间的地缘政治平衡开始向西方倾斜,这一变化始于哥伦布等人建立了欧洲与美洲大陆之间的重要联系。这一时期从15世纪末开始,并持续到19世纪,在这过程中势头逐渐增强。

  我还要补充的是,中国在15世纪最初的几十年,也就是明代的永乐皇帝时期,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海上探险。这比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早了几十年。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并未显示出利用这些探险来统治世界的迹象。

  在很大程度上,欧洲王国成功地满足了它们征服世界的渴望。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为西方提供了技术和工业上的优势,使得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国家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殖民地,从而巩固了他们的主导地位。

  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遭受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屈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成立,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诚然,自那时起,有些年份的政策和现实情况并不理想。但总的来说,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社会和文化普遍经历了巨大的改善,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

  在1991年底苏联解体之后,世界出现了所谓的美国“单极时刻”。在此之后,标志着地缘政治格局从西方转移的最重要事件就是中国的崛起。美国人喜欢将中国的崛起归功于自己,认为尼克松总统1972年的访华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动力。我的观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来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自身。与西方和其他地方当然有一定关系,但它们并非主要因素。

  道中华:基于您的研究,您如何看待喀什和新疆在中国整体格局中的地位?

  马克林:我的基本论点是,喀什和新疆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实际上远超大多数人所给予的认可。喀什位于新疆西南部的一个绿洲中,最初在中国史料中被称作疏勒,它作为一个文化和经济中心已有约2000年的历史。喀什在许多世纪以来因其丝绸之路上的角色、政治角色、繁荣的多种宗教以及文化的丰富性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评论喀什对商业的重视:“他们依靠商业和制造业为生,尤其是棉织品。他们拥有漂亮的花园、果园和葡萄园……该国的商人前往世界各地。”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使新疆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新疆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它经历了文化、宗教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其辉煌在遍布该地区的众多考古遗址中得以体现。在19世纪,喀什曾短暂是阿古柏之乱的中心。1877年,左宗棠平定了这次叛乱,确保了喀什仍然属于中国。

  1949年新疆的解放开启了它新的更好的时代,1955年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除了经济增长外,新疆人口中妇女和少数民族的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除特殊时期外,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活动一直是自由的。

  道中华:作为关于丝绸之路国家和中国问题的专家,您怎么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和新疆的影响?

  马克林:“一带一路”倡议由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包括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显然,它们重新确立了曾经促进欧亚大陆交流的重要路线。

  西方媒体一直喜欢贬低“一带一路”倡议,称其造成债务并且未能兑现承诺。然而,事实是,从全球南方来看,它在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产生了巨大而积极的影响。正如彼得·弗兰科潘所言:“丝绸之路再度兴起。”

▲一列中欧班列通过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新华社记者 马锴摄)

  在中国与西方力量对比发生戏剧性变化的同时,新疆和喀什自然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期。2000年,中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中包括新疆。这一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功。无论从哪个角度看经济发展,新疆近年来都表现优异。与此同时,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完成率、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平均预期寿命等指标的较大提升也表明了民生的大幅改善。

  我2018年访问新疆和喀什期间,当地的发展程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去了很多地方,对它们的现代化和清洁程度印象深刻。特别是喀什给我留下了极其现代化的城市印象,有很高的建筑和非常好的公共服务。城市的老区比我上次访问时干净多了,但非常明显地保留着维吾尔族风格和文化。

  道中华:一些美国官员声称中国试图消灭维吾尔族群及其文化,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一说法?您眼中的新疆和喀什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马克林:我认为没有必要深入探讨这些不公正和不真实的指控。对我来说,人口普查中包括维吾尔族,国家政策又在全国范围内促进民族平等,这表明国家并没有意图削弱,更不用说消灭维吾尔族这个民族。我认为这种说法是荒谬的。

  经济发展当然很重要,但并非唯一重要的事情。我想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来观察活生生的维吾尔族文化。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美国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指责中国对维吾尔族进行种族灭绝,部分理由是破坏他们的文化。

  我曾多次访问位于喀什东南部的新疆莎车县,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这个小城有一座美丽的古老清真寺,旁边是一个公园,公园里有一个纪念阿曼尼莎汗的陵墓。阿曼尼莎汗是中国维吾尔族一位令人尊敬的文化人物,她负责收集和整理《十二木卡姆》,这是维吾尔族传统上最重要的作品。对我来说,看到这些木卡姆是一种非常感人的体验。同样,在喀什,我购买了一张《十二木卡姆》的DVD,并享受观看它的乐趣。在莎车期间,我还参观了一所维吾尔舞蹈家和音乐家的培训学校,并欣赏了他们的艺术样本。

  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的基本事实是,新疆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种族灭绝、文化灭绝。如果一个政府想要消除一种艺术形式,它为什么会花钱花精力去培训人们来表演这种艺术?他们为什么会通过录音和DVD来推广它?这对我来说完全没有道理。

  现实是,新疆和喀什通过丝绸之路在将文化特别是中华文化传播到欧亚大陆上做出了巨大贡献。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以及经济增长、现代化和社会稳定,新疆正在经历另一个伟大的繁荣时刻,新疆的未来将拥有光明前景。(郭欣欣)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过年——春节主题展”在京开展

  • 2024新疆热雪节暨第八届赛里木湖冰雪旅游季启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两根“玻璃针”机器手,快速翻转细胞,准确无误地找到细胞切入点,精准提取细胞核后,再注入体细胞核……前后不过86秒,一个完整的细胞胚胎就已“孕育”完成,随后开启“克隆之旅”。
2024-12-20 09:51
当你看到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最重要的事就是确保自己要登上这趟列车。
2024-12-20 16:14
12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带领师生团队倾力打造的“人机共生:未来艺术的共创”画展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开幕。
2024-12-20 15:00
我国科学家获取人类首份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填补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
2024-12-20 12:57
近日,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4)》(以下简称《蓝皮书》)在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上正式发布。
2024-12-20 09:11
在位于地下700米的液体灌装间里,江门中微子实验项目经理、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宣布“启动灌注”。紧接着,工作人员按下按钮,水经过层层过滤变成超纯水,并以每小时100吨的流量注入探测器水池中。
2024-12-19 09:27
由中国工程院院刊《工程》(Engineering)评选的2024全球十大工程成就18日在京发布,CAR-T细胞疗法、嫦娥六号、低轨通信卫星星座、柔性显示、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智能工厂、无人驾驶汽车、手术机器人、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超大型风力发电装备入选。
2024-12-19 09:27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十八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白皮书。
2024-12-19 09:26
持续且旺盛的研发创新活动是国际科创中心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动力来源。
2024-12-19 09:26
日前,在天津市蓟州区有人拍摄到天空中一道神秘的绿光,并将其形象地称为“天上一根‘葱’”。一些网友甚至认为发射绿光的设备是“天外来物”。然而,经过核实,这道绿光是由气溶胶激光雷达发出的激光。
2024-12-19 09:22
12月1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核柴一号”正式发布。记者从中国广核集团获悉,“核柴一号”多项核心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我国首次完全具备核电站应急柴油发电机组自主设计及制造的能力。
2024-12-18 09:41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的研究称,在宇宙约6亿年时形成的小质量星系“萤火虫闪烁”的详细观测,能为早期星系的形成提供新见解。该研究成果基于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的数据,增进了人们对银河系演化的理解。
2024-12-18 09:31
近日,《自然》杂志在线发布了由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18国科学家团队联合署名的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以下简称“‘π-HuB’计划”)白皮书。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布中国科学家领衔发起的全球性大科学计划白皮书。
2024-12-18 09:2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在研究雾霾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
2024-12-18 09:26
按计划,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期间还将实施人员和应用载荷出舱活动,并开展大量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
2024-12-18 09:26
12月16日18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024-12-17 05:25
自10月30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48天,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生活和健康保障、舱外航天服巡检测试、
2024-12-17 05:25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人类社会已进入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大应用时代。针对AI在医疗领域应用的风险问题,需要从数据、安全和管理等角度进行应对。
2024-12-17 09:54
近年来,科学家试图通过抑制促纤维化因子的活性、促进胶原纤维的降解等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心肌纤维化情况,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临床干预方式。
2024-12-17 09:35
从渤海湾到山东半岛,从长三角到北部湾,我国海上风电可开发量巨大。国家气候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海上150米高度、离岸200公里以内且水深小于100米的风能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7.8亿千瓦。
2024-12-17 09:3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