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喀什论道 | 澳门大学潘维教授:从新中国治疆方略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喀什论道 | 澳门大学潘维教授:从新中国治疆方略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来源:道中华2024-06-13 19:13

  “在我个人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新时代新疆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的康庄大道,更包含全世界所有‘政治共同体’(暨国家)维护和增强内聚力的普适道理。所有大国都有民族(ethnic)问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方案,也为世界指明了增强政治共同体内聚力的道路,是普适的。”

  ——潘维

  6月12日,“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举办。“道中华”对话了论坛主旨发言人——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席教授、全球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所长潘维,探讨了从新中国治疆方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普适意义。

  ▲潘维在“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国际论坛上发言。(图片来源:中国网)

  道中华:您反复提到了“政治共同体”这一概念,应该如何理解其内容和重要性?

  潘维:“政治共同体”(political entity)指的是国土、国民和政权的三合一,即在一块有边界的土地上生活着有统一政权领导的民众,也就是“国”。

  政治上的“国”(nation),不等于文化意义上的“族”。不同的语言文化可能同属一个政治共同体。德国内部有讲土耳其语的族群,但都是德国人。法国内部有源于非洲的族群,但都是法国人。以英语和新教为主流的美国,内部有大量讲西班牙语的天主教徒,但同属美国人,是“美利坚民族”的一部分。而同样的语言文化可能分属不同的政治共同体。在非洲,讲英语的基督徒并非英国人或美国人。在亚洲,讲英语和奉行英国制度的印度人也不是英国人。英国与美国语言文化相同,但英国人不是美国人,不属同一个政治共同体。

  受到以“民族解放运动”为基础的苏联“民族理论”影响,我国称“少数族裔”为“少数民族”。习惯成自然,改也难,就无需改。但需要明确:中国“少数民族”中的民族与“中华民族”中的民族不是并列的,不属同一层次,也不属同一内容。中华民族中的“民族”nation是政治概念,“少数民族”或“少数族裔”中的“民族”ethnicity是语言文化概念。

  而今几乎所有的“国”都是融合而来,国内都包含特殊语言文化群体,即 “少数族裔”或“少数民族”。毋庸讳言,曾经,特殊的语言文化群体曾拥有自己独立的政治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扩展的过程也是不同语言文化群体交流融入的过程。维护政治共同体需要语言文化相通。

  道中华:您提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方案,也给世界指明了一条道路,因而具有普适意义,您可以谈谈这个观点吗?

  潘维:政治共同体与铸牢政治共同体意识,如同肚子和脑子,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和有机的。缺少内聚力,在激烈生存竞争中的政治共同体是脆弱的,会被“开除球籍”。所以,强调“政治共同体”意识,而非其他意识,是处理少数族裔问题的普适规律。

  大国强国都有民族问题,都是“多民族”国家,都需“铸牢”本国民众的“政治共同体意识”。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普适意义。政治共同体与铸牢政治共同体意识是相辅相成的。偏向经济发展,语言文化意识跟不上,经济成果反而可能为政治共同体的分裂意识提供资金。而经济基础不牢靠,语言文化共同体的建设也难持续。所以,强调“政治共同体意识”,而非其他意识,是处理少数族裔问题的普适规律。以一个目标贯穿所有工作,用一个标准考量脑子和肚子问题,就是中国提供给世界的中国方案。

  道中华:您提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治疆方略在新疆取得了一系列成功实践与经验,您认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潘维:新中国的治疆方略取得了显著成功。

  一是新中国坚决反分裂,坚决打击分裂势力,保障我国国土完整。一方面我们实事求是,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承认历史形成的现实。另一方面,我们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无论国际气候如何变幻,坚决打击分裂势力,毫不含糊地维护领土主权。

  二是新中国以饱满的热情和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带领全疆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同发展,共同进步。75年来,新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进步有目共睹,是我国维护领土完整的强大底气。这也是非常困难的事。由于改革开放的国策以建立市场机制为导向,一段时期里新疆南北的发展差距急剧拉大。正是我国坚持全国一体,八方来援,新疆才有了而今与内地继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好局面。比较全世界的情况,虽然历经波折,我国新疆各族人民相处得比较融洽,因为各族互相尊重,携手进步。

  三是新中国在不断的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形成了成熟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方向,概括成一句话,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国各族人民通过交往、交流最终交融为一体,在全体国民中铸成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道路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命运。明确了理论,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新疆近十年来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安定和繁荣局面。从此,无论哪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和方略,有助于增强而不是削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形成新的理论、指明道路和方向很不容易,非常不容易。我们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有时甚至是血的教训,才达成了这个共识。

  道中华:此次国际论坛的主题是“中国新疆的历史与未来”,在您看来,应如何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创新疆更加美好的未来?

  潘维:综合新中国的治疆经验,我个人认为,未来在新疆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加强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南疆农民的城市化。

  我们应集中使用全国的援疆资源,以兵团为依托,有计划地在南疆区域内新建规模较大的城市,形成带动南疆全域发展的经济增长极,以城聚人、聚人兴业、兴业促融,加快南疆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城市里会形成较大规模的维吾尔族工人、技术人员,涌现出色的维吾尔族医生、教师、工程师、艺术家、运动员。若能让内地学校吸收更多的南疆农民子弟,就是两条腿走路,更为理想。经济繁荣昌盛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是加快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和广泛使用。

  普及国家通用语言绝不是语言歧视,正如全国各地普及普通话并非歧视方言。相反,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是促进族裔平等的最有效手段。不能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在全国上学和找工作就会异常困难。不能理解全国通行的法律法规,无法认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还难以获得在全国范围参政议政的平等。所以,普及国家通用语言能有效消弭政治共同体内不同群体间的不平等,特别是教育和工作机会不平等。不平等无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族裔平等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是加强中华主流文化的嵌入。

  “三山夹两盆”的新疆,盆地人口较少,但盆地文化的弱势也是优势,汲取外来文化和本土化相对容易。多元文化是文化进步的动力。所以,在尊重所有以往外来文化的前提下,我们应强化通用语言教育,强化现代科学文化教育。(郭欣欣)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银川:城在湖中城愈美

  • 云南野生菌大量上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已基本掌握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建造关键技术。专项形成了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方面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指导性设计原则,向工程化应用迈进一大步。
2024-06-18 10:02
鉴于恒星坍缩的极端物理特性,中子星的旋转速度快得惊人——自旋一周只需几秒钟甚至几分之一秒。团队成员表示,这颗天体高度疑似中子星,却在非常“悠闲”地发射无线电脉冲,如此缓慢的速度严重不符射电中子星的一般行为。
2024-06-18 10:00
5月15日,广东省广州市,小鹏汇天广州研发中心,“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现场。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业内通常认为是3000米以下)为依托,以飞行器为主要载体,涵盖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各种低空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
2024-06-18 09:58
沙漠边缘的胡杨、沙拐枣将根系深深扎进沙子里,它们吸收非常有限的水分就能生长。如今,经过选种的沙拐枣、柽柳、梭梭等优良固沙植物,正在沙漠中顽强生长,为治理荒漠化作出持续贡献。
2024-06-18 09:57
赵善芹驾驶智能收割机进行麦收作业。赵善芹是阳谷县的“新农人”,2013年,他成立专业农机合作社,流转承包850亩土地种植小麦。”去年,北彭新村村民王先锋自己播种的玉米出现倒伏,今年赵善芹驾驶智能播种机,从灭茬到播种一气呵成,精细控制种植密度。
2024-06-18 09:55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