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日报记者TikTok账号被封竟与南海有关?美菲勾结藏不住了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中国日报记者TikTok账号被封竟与南海有关?美菲勾结藏不住了

来源:中国日报双语新闻2024-06-13 16:55

  导读

  近日,CNN在节目报道中抹黑中国日报起底工作室记者为“AI人”。记者联系CNN要求更正,却未得到回应。

  经调查,记者发现这并非一起偶然事件。此前,起底工作室拥有近35万粉丝的TikTok账号突然遭到封禁,这两起事件实际上暗含关联。

  美国如何操纵菲律宾媒体打压中国媒体人?海外社交媒体上来自非西方国家的不同观点是如何被噤声的?为什么说我们早已被卷入了舆论战和认知战?本期视频将为您揭开事件背后的来龙去脉。

  01 分享观点,却被盯上了

  自今年1月起,中国日报起底工作室(@MediaUnlock)在TikTok上陆续发布了大约十条视频,从历史、法理和现实的角度驳斥菲律宾的非法主张。视频的内容包括揭露“菲律宾非法侵闯黄岩岛是为了摆拍炒作”“菲律宾民兵伪装渔民强闯黄岩岛”,这些视频从内容到观点都与西方媒体塑造的叙事完全不同,引发了很大反响。

  这些视频揭露了菲律宾方面在中国南海问题上的虚伪与偏见,很快就聚集了一波热度。其中也不乏一些水军的攻击,他们的共同点是没有真正讨论视频内容,仅仅使用空洞苍白的语言谩骂,显示的IP地址都在菲律宾。

  菲律宾主流新闻网站Interaksyon针对这些视频发布了一篇文章,称菲律宾一些网友“希望集体举报起底工作室的TikTok账号”,文章甚至主张对工作室的账号内容进行更多的审核。

  无独有偶,另一家菲律宾媒体PressOne也发布了大量文章针对起底工作室,其中大部分由费利佩·萨尔沃萨二世(Felipe Salvosa II),一名所谓的“独立”媒体人撰写。

  这个名字眼熟吗?

  他就是CNN请来抹黑起底工作室两名出镜记者的那位“专家”。属实是自说自话了。

  02 美国撑腰,菲律宾动手

  费利佩·萨尔沃萨二世的身份不只这些。

  他还在菲律宾新闻调查中心担任编辑,该中心是“自由媒体倡议”的一员。“自由媒体倡议”由非政府组织Internews发起,该组织背后的金主正是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

  在2019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美国国际开发署共为这项“自由媒体倡议”提供了770万美元的资助,用于“支持独立和自由的新闻界,反击虚假信息”。

  The Initiative for Media Freedom has received $7.7 million from July 2019 to July 2024 to "support an independent and free press and counter disinformation".

  说白了,其实就是“按照美国政府的命令行事,压制其他的声音”。

  至此,TikTok账号被封禁的逻辑链渐渐清晰起来。

  美国和菲律宾政府通过非政府组织或其他白手套确定目标后,菲律宾的媒体开始撰写文章造势,不仅攻击特定的社交媒体账号,还用水军“煽风点火”、鼓励网民举报这些账号。

  It starts with the US and Philippine governments identifying their targets through NGOs or other intermediaries. Next, the media in the Philippines, people like Salvosa, begin to churn out articles that not only attack social media accounts but also rally trolls. These trolls are then manipulated into mobilizing en masse to report these accounts.

  因此社交媒体平台为了应对激增的举报,将账号封禁。

  但是,起底工作室发布的视频那么多,为什么这几条关于中国南海的视频却激起了格外大的水花?

  03 舆论战就在身边

  近年来,中美之间的认知战愈演愈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体现在经济和军事上,还渗透到了舆论、文化和价值观层面。美国为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开展针对中国的“影响力行动”,试图在国际舆论场上占据优势。

  2022年,美国和菲律宾联合推出针对南海的“妙手计划”,该项目由菲律宾和美国政府资助,支持菲律宾船只在中国水域执行任务,反对中国在该区域的任何举动。

  2023年,美国空军上尉本杰明·戈里戈尔扎里(Benjamin Goirigolzarri)在美国海军研究所网站上发表了《点亮灰色地带》(Lighting Up the Maritime Gray Zone)一文,讨论到美国在南海的战略时,他吹嘘“妙手计划”是一项与美国目标一致的民间举措。

  “妙手计划”还将中国塑造成侵略者,并向媒体提供宣传材料,目的在于控制有关南海问题的报道并影响公众看法。

  Project Myoushu, secretly funded by the Philippine and US governments, casts China as the aggressor and provides propaganda materials to the media to control the narrative and influence public percep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在这场争夺南海话语权的认知战中,是对美国公民进行洗脑的“中坚力量”。

  为确保自己在国际舆论中的主导地位,西方媒体在这场认知战中先声夺人,指控起底工作室是“国家媒体”,“传播虚假信息”以及“使用人工智能”等。他们用一种经不起推敲的方法,封杀与其相左的意见。

  从执着于散布有关新冠病毒来源的虚假信息,到攻讦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的关系,再到在中国南海问题上试图塑造一个“强权即霸权”的中国形象,美国通过媒体宣传、学术研究和非政府组织等多种途径,大肆渲染中国的威胁,企图引导国际舆论站在对中国不利的一边。

  而现在,起底工作室通过努力,成功改变了南海问题的国际叙事方式,揭露了真相,展示了中国的真实立场和合法权益。这一改变直接挑战了美国长期以来对国际舆论的控制,使得更多国家开始理解和支持我们的立场。

  霸权遭到挑战,美国非常害怕,开始加大对华认知战攻势,试图通过虚假信息和舆论操控重新掌握话语权。因此,起底工作室被迫卷入了这场认知战。

  我们置身其中,早已是局中人,深知这场认知战的影响力和复杂性。这种认知战不仅是一场舆论较量,更是一场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碰撞。我们正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着来自各个方向的信息洪流,更需要通过发出自己的声音和讲述真实故事,捍卫我们的立场。

  起底工作室遭到的封禁与违反政策无关,恰恰相反,美国和菲律宾只是为了压制那些挑战西方话语权的声音。

  出品人 曲莹璞

  总监制 邢志刚

  监制 柯荣谊

  统筹 何娜 李畅翔

  记者 孟哲 徐潘依如

  编导 戈鑫阁

  微信编辑 商桢

  运营宣发 侯俊杰 高亚美 郭欣然

  研究支持 沈斌 王荣

  摄影 朱赟海

  剪辑 朱赟海 蔡振昊

  实习生 袁哲 刘佳媛 王晓萌 刘志扬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