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记者Vlog丨土耳其“粽子”东咸西甜
首页> 国际频道> 大千世界 > 正文

记者Vlog丨土耳其“粽子”东咸西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6-10 17:29

  土耳其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地方美食,有一种叫多尔玛的食物,其做法和外观都与中国的粽子异曲同工。有意思的是,中国的粽子南咸北甜,土耳其“粽子”多尔玛,口味也有地域差异。戳视频!跟随 总台记者一起去尝一尝,土耳其“粽子”多尔玛!

  总台记者陈慧慧:土耳其的多尔玛跟中国的粽子有些相似,不过不是用粽叶包裹,而是用青椒、茄子作为外皮。而挑选什么样的青椒或者茄子来制作,就非常有讲究。

  土耳其厨师 艾蓝:青椒也分雌雄,三瓣的是雄青椒,四瓣的是雌青椒。雌青椒皮薄一点更适合制作多尔玛。

  将青椒洗净、掏空,保留根蒂部分做盖子。米饭不需要浸泡,洗干净即可,再准备好洋葱、西红柿、肉馅儿、葡萄干等配料备用。这些配方和制作方法,据说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的奥斯曼时期。

  总台记者陈慧慧:有意思的是,在土耳其的不同地区,多尔玛的口味也不一样。比如土耳其西部,盛产橄榄,所以人们会在多尔玛里加橄榄油,是素馅儿的。但在东部地区,人们喜欢加肉,就是肉馅儿的多尔玛。

  无论是素馅还是肉馅,原材料都需要提前炒至半熟。填入馅料时还要注意不能填满压实,而是要保留足够空间,以防加热后馅料膨胀破裂。

  总台记者陈慧慧:这样就应该差不多,大概是一半。

  送入烤箱180摄氏度烤制30分钟至45分钟,满室飘香的土耳其“粽子”多尔玛就新鲜出炉啦。

  总台记者陈慧慧:素馅儿的橄榄油多尔玛比较爽口,一般作为凉菜,开胃菜,尤其夏季非常适合。肉馅儿的味道丰富,因为一口咬下去有蔬菜、有肉、有米饭,很有层次。

  多尔玛在中东和高加索等地区都很流行,在土耳其更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美食。

  土耳其厨师 艾蓝多尔玛的制作繁琐费时,所以我们一般只为在意的人制作。特别的晚宴、重要节日或庆祝活动时,多尔玛凸显了主人的好客与热情。(总台记者陈慧慧 梁慧)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银川:城在湖中城愈美

  • 云南野生菌大量上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已基本掌握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建造关键技术。专项形成了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方面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指导性设计原则,向工程化应用迈进一大步。
2024-06-18 10:02
鉴于恒星坍缩的极端物理特性,中子星的旋转速度快得惊人——自旋一周只需几秒钟甚至几分之一秒。团队成员表示,这颗天体高度疑似中子星,却在非常“悠闲”地发射无线电脉冲,如此缓慢的速度严重不符射电中子星的一般行为。
2024-06-18 10:00
5月15日,广东省广州市,小鹏汇天广州研发中心,“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现场。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业内通常认为是3000米以下)为依托,以飞行器为主要载体,涵盖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各种低空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
2024-06-18 09:58
沙漠边缘的胡杨、沙拐枣将根系深深扎进沙子里,它们吸收非常有限的水分就能生长。如今,经过选种的沙拐枣、柽柳、梭梭等优良固沙植物,正在沙漠中顽强生长,为治理荒漠化作出持续贡献。
2024-06-18 09:57
赵善芹驾驶智能收割机进行麦收作业。赵善芹是阳谷县的“新农人”,2013年,他成立专业农机合作社,流转承包850亩土地种植小麦。”去年,北彭新村村民王先锋自己播种的玉米出现倒伏,今年赵善芹驾驶智能播种机,从灭茬到播种一气呵成,精细控制种植密度。
2024-06-18 09:55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