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马来西亚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匪浅 ——专访马来西亚第一副总理扎希德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马来西亚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匪浅 ——专访马来西亚第一副总理扎希德

来源:人民网2024-06-07 09:55

  人民网北京6月3日电(杨春燕、王婧、舒克里)今年5月31日是中马建交50周年纪念日,马来西亚第一副总理兼乡村及区域发展部长扎希德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过去50年,马来西亚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匪浅。

  扎希德说,过去50年,两国领导人以非凡的远见卓识,不仅在外交上建立了紧密关系,还在贸易、教育、科技等领域开展密切合作。“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是马来西亚重要的贸易伙伴,并和整个东盟也建立了良好关系。马来西亚能从中国的发展中受益,对马来西亚人民和政府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马来西亚是最早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建国家之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早期收获最丰硕的国家之一。扎希德表示,基建方面,中国企业承建了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城建方面,中国企业将“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带到了马来西亚。“无论技术还是速度,中国经验都非常值得马来西亚企业学习,在工业、通信、制造、服务等其他领域也是如此。”

  扎希德还对当前中马汽车领域合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吉利与马来西亚国产汽车品牌宝腾的合作拉开了两国汽车领域合作的序幕,吉利帮助宝腾转亏为盈,并通过收购实现了从中国到马来西亚的技术转移,包括设计、引擎、底盘等。最近吉利和宝腾还启动了一项新的计划,拟推出马来西亚本土的电动汽车。对此,扎希德表示,这是一次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尝试。

  扎希德还透露,马来西亚乡村及区域发展部下属机构人民信托局子公司与中企达成合作,将推动马来西亚柴油巴士在未来10到20年逐步转向电动化。同时,扎希德还盛赞目前进入马来西亚市场的中国电动汽车,认为这些品牌为消费者带来了高性价比的商品选择。

  青年交流被视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和希望。50年来,中马两国互派留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扎希德表示,仅在上海就有5000名马来西亚留学生。“在我看来,教育交流将会对两国关系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两国应进一步加强青年组织等层面的交流。”

  同时兼任马来西亚国家技职教育理事会委员会主席的扎希德特别提到,中国职业教育机构为马来西亚学生提供接受技术和职业教育培训(TVET)的机会,并表示希望未来能派遣更多马来西亚学生到中国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

  作为马来西亚乡村及区域发展部长,扎希德还高度关注中国脱贫攻坚实践与乡村振兴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我关注到中国政府正致力于探索中部地区的发展,并详细阅读了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的相关报道。”扎希德说,“我认为其首要目标是消除贫困,二是要创造就业,三是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四是通过新产业引领地区发展,五是统筹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的平衡发展。第五点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一点。我认为此举旨在避免农村向城市大规模人口迁移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农村地区创造就业,推动劳动力回流,反哺乡村建设,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做法。”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 银川:做好供热保障 群众温暖过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