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诺曼底登陆地访问记:探寻80年后的二战记忆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诺曼底登陆地访问记:探寻80年后的二战记忆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6-07 08:43

  中新社巴黎6月5日电 题:诺曼底登陆地访问记:探寻80年后的二战记忆

  中新社记者 李洋

  在诺曼底登陆80周年之际,中新社记者本月初走访了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探寻80年后的二战记忆。

  诺曼底登陆被认为是20世纪规模最大的登陆战役,也是战争史上影响深远的登陆战役之一。诺曼底登陆使二战的战略态势发生重大变化,欧洲第二战场被成功开辟,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日也被称为“D日”。

  在法国西北部巴约区滨海欧尔,坐落着诺曼底登陆中著名的奥马哈海滩。该海滩是诺曼底登陆期间五个盟军登陆海滩之一,曾见证了登陆期间最残酷的战斗。在这里曾有2500名盟军士兵阵亡,因此被称为“血色奥马哈”。随着诺曼底登陆80周年即将来临,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军人、官员、游客、军事爱好者等也来到这里。狭窄的诺曼底乡间道路作为这里联通外界的陆路命脉,发生很严重的交通拥堵,原本仅需半个小时的车程竟然要两个小时才能抵达目的地。

  记者走向奥马哈海滩,看到这里已没有多少80年前残酷战斗的遗迹。海滩通向陆地的大片区域都是悬崖峭壁,表明这里易守难攻,80年前的胜利并非轻而易举。

  记者到访时正逢退潮,天气晴好,“桑葚人工码头”的残骸完全显露出来。这个人工码头是诺曼底登陆期间盟军修筑的大型军事设施,用于将大量军事装备、物资和人员从海上转运至陆地。然而码头投入使用后不久,诺曼底地区遭遇特大暴风袭击,码头遭到严重损坏,盟军不得不放弃使用该设施。80年的日月风霜让人工码头基本只剩下一个基座,但人们仍可以想象的到当年使用时的壮观场景。

  海滩退潮和晴好天气让松软的沙地变得结实,军事爱好者驾驶着军事车辆在沙滩上驰骋。带领记者查看诺曼底登陆地情况的卡昂博物馆工作人员奥黛丽向记者介绍,80年前盟军也选择了退潮时段登陆,但天气则要恶劣得多,是造成较大伤亡的原因之一。她说,登陆开始时盟军进展并不顺利,遭到巨大损失,但在强大火力支援下,盟军终于在登陆日晚间在奥马哈海滩站稳脚跟。

  距离奥马哈海滩不远的位置便是奥克角悬崖。诺曼底登陆日当天,200多名美军特种兵组成突击队,攀登上了30米高的悬崖,摧毁了德军部署在这里的多门大炮,为诺曼底登陆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记者看到,这里仍然保持着战斗结束时的模样,地面上仍残存着很多巨大的弹坑,德军指挥部的掩体上弹痕累累。

  虽然美军特种兵完成了既定任务,但遭到德军的猛烈反击,突击队三天后获救时已有77人阵亡,另有100多人受伤。

  奥马哈海滩所在的巴约区,是法国卡尔瓦多斯省下辖区,其主要城镇巴约,是盟军解放的第一个法国本土城镇。1944年6月7日诺曼底登陆次日,这里便被盟军成功收复,是诺曼底地区几乎未遭二战炮火损毁的少数城镇之一。

  在巴约的诺曼底战役纪念博物馆,详细介绍了自诺曼底登陆到1944年8月底巴黎解放这段军事史。记者注意到,有不少来自英国等国的外国军事人员来到博物馆仔细查看诺曼底登陆的历史文物,如当年的军事作战地图、军事车辆等。

  盟军原本计划在诺曼底登陆日当天就攻占诺曼底地区最大城市卡昂,但德军的严密防守令盟军攻势受阻。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两个月后才攻下卡昂,卡昂这座城市也在战火中被严重破坏,现已几乎找不到二战前的建筑。

  记者来到位于卡昂郊外的卡昂二战纪念馆。作为欧洲最大的二战纪念馆,这里保存着相对完整的二战记忆,有全面介绍诺曼底登陆的完整展区。值得一提的是,卡昂二战纪念馆也是欧洲战争纪念馆中唯一设有日本侵略军南京大屠杀内容的二战纪念馆。

  卡昂二战纪念馆生动还原了战争的本来面貌,80年前诺曼底登陆的艰难与战胜德国法西斯的喜悦都历历在目。该纪念馆曾表示不仅在欧洲也要在世界范围内全面还原二战记忆,这种正视历史的态度在今天显得弥足珍贵。

  诺曼底登陆被认为是世界反法西斯盟国共同努力下取得的胜利。外界期待在诺曼底登陆80周年之际,人们能够在诺曼底登陆地更好地反思历史,辨明通向和平的正确道路。(完)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 无人驾驶插秧机助力春耕生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