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拉经贸合作稳步推进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拉经贸合作稳步推进

来源:经济日报2024-05-25 09:34

  近期,国际机构陆续发布的最新预期显示,在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拉美地区今年经济增长走势总体较为疲弱。世界银行和美洲开发银行都将预期下调至1.6%。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拉加经委会)小幅上调预期,但同时指出该地区将继续走近年来的低增长道路。在此背景下,中拉经贸合作仍稳步推进,这为拉美国家化解经济困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

  拉加经委会等机构预测认为,从外部层面看,2024年拉美地区面临的国际发展环境仍将较为复杂,尤其是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远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拉美地区国家特别是南美洲国家对初级产品及自然资源出口的高度依赖,使其尤其易受全球经济周期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所长岳云霞表示,2023年伴随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拉美出口收入明显下降;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保持稳定,但在全球发展放缓、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拉美经贸增长依然缺乏活力。尤其是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等拉美主要油气出口国和智利、乌拉圭等拉美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受到较大影响。比如玻利维亚2023年出口额为109.11亿美元,同比下降20%;今年1月份至2月份出口额仍在下滑,较2023年同期下降22.7%,其中天然气出口下降26.3%,黄金出口下降达77.6%。

  “伴随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全球对锂矿的需求不断提升;拉美凭借丰富的锂矿资源,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出口商。然而2023年锂价格跌幅累计超75%,而且目前跌势可能仍未结束。”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副所长步少华表示,这也将给拉美地区的经贸复苏带来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

  此外,拉加经委会指出,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正引起全球价值链急剧重塑,越来越多的限制性贸易措施以及一些主要经济体采取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政策等,将对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影响。

  政策调整空间受限

  2023年以来,拉美地区通货膨胀水平整体呈下降态势,但可能导致通胀反弹的隐忧未消,拉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空间依旧有限。

  比如墨西哥央行自2021年开启加息周期后,于今年3月份首次宣布降息,并预计通胀水平有望继续下降。然而紧接着的4月份,该国通货膨胀率便再次回升,墨央行近日宣布维持借贷成本不变,消除了连续第二次降息的可能性。

  步少华表示,美联储激进加息政策是造成拉美主要经济体高通胀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美联储降息政策前景未明,美元仍然保持强势,这种情况下拉美国家通胀水平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

  “拉美国家本轮通胀属于输入性通胀。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危机加剧、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推迟主要央行降低政策利率的时间,拉美通胀风险仍然较大。”岳云霞表示,在此情况下,拉美国家将不得不倾向于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不利于刺激经济复苏;美欧高利率也将进一步增加拉美国家债务负担,加剧财政平衡压力。

  拉加经委会指出,当前该地区深陷低增长、严重贫困、高度不平等的结构性陷阱,而其自身也缺乏有力有效的治理模式和能力。

  “疫情加剧了拉美地区本就存在的内部发展问题,低增长背景下的就业质量令人担忧,劳动阶层将处于更弱势的状态,平均工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无法激发拉美内部市场的消费潜力;同时也不利于发展教育和人才培养,难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使得拉美更难以完成产业升级。”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研究所执行所长孙岩峰表示。

  中拉合作增添活力

  拉加经委会报告指出,拉美地区必须改进资本积累、利用模式,聚焦基础设施、电信、数字化等新兴领域,在加强工业基础和促进创新方面迈出重要一步,以实现更可持续和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

  孙岩峰表示,拉美正处于工业化或再工业化的关键时期,但与其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缺口大,已成为制约拉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也是拉美迟迟未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之一。而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制造业正是中国的优势所在,与拉美开展经济合作有着诸多的契合点。

  当前,中国正在为拉美转型发展注入动力。数据显示,2023年中拉贸易额突破4890亿美元,同比增长1.1%。同时,中拉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在玻利维亚,中资企业近年来修建了2000多公里公路;在乌拉圭,中企助力打造的输电网络跨越乌北部5省……中拉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

  中拉资金融通也日益多元,中拉基础设施专项贷款、优惠性质贷款和合作基金运行良好,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加入亚投行和新开发银行。“当前中国对拉美的投资结构正迅速提质升级。”岳云霞表示,中国在信息通信技术、可再生能源、关键矿产等多个新兴领域对拉美开展投资,双方产业链价值链更加深度嵌合;但应注意合作链条加长,也使面临的外部环境挑战在增加,下一步双方要维持稳定、透明、可持续的合作,必须注重加强合作的制度化建设。

  “2024年将是中拉合作快速跃升的一年。”步少华表示,从双边合作层面,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三国外长访华,纷纷寻求中国投资、市场和技术;从次区域合作层面,今年9月份将在海南举行第四届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论坛,推动中国同加勒比国家整体合作;从国际合作层面,巴西担任二十国集团(G20)轮值主席国、秘鲁将担任202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道主,也将与中国在更大范围内推进经贸合作。相信中拉双方经贸往来将进一步深化,助推拉美国家实现工业化发展和出口多元化,也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南南合作带来新的活力。 (经济日报记者 杨啸林)

[ 责编:张璋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