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和评理|挥舞保护主义大棒,只会让全球绿色转型走入死胡同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和评理|挥舞保护主义大棒,只会让全球绿色转型走入死胡同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4-05-23 20:05

  美国打着“产能过剩”旗号对别国先进产业进行打压是其本土产品失去了竞争力。(来源:中国日报 蔡艨英文《中国日报》2024年5月16日8版)

  为了让更多人支持美国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打压中国新能源企业的做法,美国政府试图向欧盟兜售中国“产能过剩”的虚假论调。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本周二在访问德国法兰克福期间表示,为了确保欧美制造业生存,美国和欧洲应以“战略与联合的方式”应对中国工业的产能过剩。“作为一个整体与中国沟通,会更加有力。”她说。

  耶伦发表上述言论前,拜登政府于上周宣布向中国电动汽车、先进电池、太阳能光伏板、钢铁、铝和医疗设备征收新关税。其中,对中国电动汽车进口的税率或将从27.5%增至102.5%,对太阳能电池板的进口税率将翻番,增至50%。

  如此赤裸裸的贸易保护主义,践踏了市场经济原则,违背了国际贸易规则,这一做法在欧洲国家遭到冷遇,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称其为“瓦解全球贸易的馊主意”。

  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欧洲,甚至是一些北美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我们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同时,他还强调了中西方之间贸易的重要性。

  实际上,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得益于补贴,还得益于中国国内激烈的竞争、完善的产业链和密集的研发投入,从而让技术创新得以持续。所谓的产能过剩,不过是美国捏造的谎言,是为了抹黑中国作为全球绿色能源转型领头羊的形象。

  2023年,中国国产电动车959万量,卖出949万辆,其中大多数都供应了国内市场,反映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强劲动力。声称中国向海外市场倾销其电动汽车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中国去年出口的国产电动汽车,只占其总产量的12%。相比之下,日本50%的国产车出口海外,德国的占比则接近80%。美国挥舞着保护主义的大棒,不仅会伤害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同时也会增加美国消费者的生活成本。更严重的是,这将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阻碍全球绿色转型。

  全球亟需加速绿色转型,而非减速,对中国新能源产品的需求量是巨大的。美国阻碍全球低碳转型,只会给世界带来不幸。美国应理性行事,停止将贸易政治化,并与中国和欧洲一起携手推动绿色生活方式,而不是利用制裁和其他保护主义手段阻碍这一进程。

  本文编译自《中国日报》5月23日社论

  原标题:Protectionism will drive green transition to dead end

  出品:中国日报社论编辑室 中国日报中文网

  编译:曹静 编辑:李海鹏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