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社评:在涉疆问题上,谁才是自蒙双眼的鸵鸟?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社评:在涉疆问题上,谁才是自蒙双眼的鸵鸟?

来源:环球时报2024-05-22 17:56

  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周一(20日)发布报告,指责几家欧洲汽车制造商从一家所谓涉嫌与中国新疆地区“强迫劳动”有关的企业采购零部件。据美国《国会山报》报道,该委员会主席罗恩·怀登点名宝马、大众、捷豹等汽车制造商,指责他们“把头埋在沙子里”、拒不承认其供应链中有任何“强迫劳动”。这显示美国借涉疆问题对中国实施的非法单边制裁仍在继续,不过在强拉盟友一起上阵的时候遭到了反抗。

  必须要说,这是对欧洲汽车企业的恐吓,本质上是一种胁迫和霸凌。美国议员们拿着一部美国国内的恶法,私设了一个没有任何合法性的政治法庭,就想要审判一切,看谁有嫌疑就要求对方出庭自证清白,逼着它们向华盛顿的规则下跪。而那些“审判对象”如果不愿意这么做,就很可能“没有好果子吃”。这股歪风邪气早让国际社会不堪其扰,是美国骚扰、威胁、破坏经济全球化正常生态的又一个明证。

  新疆是否存在“强迫劳动”?答案是一目了然的,任何真正到过新疆、了解新疆的人都知道,这是彻头彻尾的政治谎言。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单边强制措施对人权负面影响问题特别报告员阿莱娜·杜晗一行刚刚结束对新疆的访问,杜晗在上周五(17日)的记者会上明确表示,现在只要和新疆有任何关系都会被指称是与“强迫劳动”相关,而被指称的一方需要去举证证明自己的清白,这完全是举证责任倒置。她还呼吁有关国家取消和暂停所有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而对中方实施的单方面制裁。可见,在所谓“强迫劳动”的问题上,孰是孰非并不难看清。

  杜晗此行访问了乌鲁木齐、石河子、昌吉、和田等新疆多地,她发现滥施单边制裁才是阻碍新疆人权和民生发展的根源:“在访问期间,我收到了许多关于单边制裁不利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人民生活的社会经济后果的报告。”美方制裁没有任何事实依据,严重损害有关企业和个人的权益,对当地经济和就业造成直接打击。打着人权旗号侵犯人权,对新疆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视而不见,这种鸵鸟心态不止是自蒙双眼,还有赤裸裸的虚伪和双标。

  鸵鸟心态下的华盛顿,不仅对新疆真正的人权视而不见,对广泛依赖新疆产品的全球供应链和市场更是不管不顾。杜晗证实,在美方单边制裁影响下,目前在全球市场占很大比重的新疆棉花、西红柿等农产品以及光伏产业等遭受多重冲击。这使人们有理由警惕:在华盛顿重组全球产业供应链的棋盘中,涉疆谣言已从政治工具变身“经济战武器”,扮演着扰乱全球产业供应链、打压别国竞争力的不光彩角色。

  在美方宣布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重税之时,美国国会此时又打出新疆“强迫劳动”这张牌,打压中国汽车工业以及胁迫欧洲盟友站队跟中国“脱钩断链”的目的昭然若揭。然而“脱钩断链”早已成为全球化的公敌,今天即便是那些最希望与中国“脱钩”的美国极端政客,也不敢轻易公开表明要这么做。这正是他们必须要在新疆问题上编造一个谎言,来给自己寻找“道义制高点”的根本原因。

  很多人都还记得,几年前美欧媒体对德国大众公司的穷追猛打——仅仅因为它多年前在新疆开设的一家工厂。迫于巨大压力,大众公司按照西方标准委托第三方进行了独立调查,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但这一结果在西方舆论并没有得到什么理会。当时环球时报刊发社评指出,在新疆所谓“强迫劳动”问题上,他们要的不是真相,事实上他们非常害怕真相。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西方记者、国际友人和专家到访新疆,得出与杜晗女士相同的结论。越来越多外国人开始了解,所谓的新疆“强迫劳动”,无非是华盛顿“以疆制华”、行使经济霸权的一块遮羞布。谎言总会遭到清算,涉疆恶法及其流氓条款终将成为开放多极的国际贸易大潮中被冲破的一股逆流。拒不接受这个趋势的人,总有一天会发现,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那只鸵鸟,原来就是自己。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