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加征关税是美国经济政策不合逻辑的又一体现”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加征关税是美国经济政策不合逻辑的又一体现”

来源: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4-05-19 20:31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近日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等产品加征关税。

  舆论认为,美方这一扭曲市场的行为无助于其本土相关产业繁荣,真正惩罚的是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

  美联社报道截图

  “真实目的是捞取选票”

  一段时期以来,美国持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动用出口管制、加征关税、长臂管辖等手段,限制中国在先进制造和高技术领域的发展。

  联合国单边强制措施对人权负面影响问题特别报告员阿莱娜·杜晗17日发表声明强调,单边制裁不得用作针对他国的外交政策工具和经济胁迫手段。

  “(美国)针对中国、中国公司或个人的单方面制裁不符合国际法,也不符合《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第48(1b)条关于‘集体反措施’的标准,因此构成单边强制性措施。”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官网截图

  有分析认为,出口管制、加征关税等保护主义行径不但会让美国丧失在先进产业中的结构性优势,未来还可能导致先进制造业企业离开美国。

  数据显示,面对美方的多重限制,电动汽车、医疗用品和半导体产品当前在中国对美出口总额中的占比仅为5.9%,远不及中国整体出口总额的1%。

  具体到电动汽车,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数量仅超过一万辆;而到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更是降至不足2000辆。

  《外交学者》杂志:2023年,中国对美国的电动汽车直接出口额仅为3.68亿美元,美国国内电动汽车市场仍主要由本土品牌主导。

  针对这一现象,有分析明确指出,中国相关产业并不过分依赖美国市场,因此美方追加的关税措施很难对中国企业产生实质性的经济影响。

  彭博社认为,美国政府在绿色科技领域针对中国的保护主义动作尽管看似强硬,但实际效果可能仅具象征性,几乎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

  彭博社报道截图

  既然如此,美国政府为何还要这么做呢?

  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16日解释得很明白:今年是美国大选年,美方之所以打着公平竞争的幌子搞保护主义,真实目的是打压中国新能源等产业,遏制中国高质量发展,通过竞相对华示强捞取选票。

  谢锋进一步指出,美对华贸易战打了六年,结果美贸易逆差不降反升2000亿美元,物价上涨加剧通货膨胀,到头来买单的是美国消费者,吃亏的是美国企业,冲击的是国际经贸秩序。

  “(美国)在全球化时代开倒车不得人心,升级贸易战、产业战、科技战,阻挡不了中国的发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国经济政策不合逻辑的又一体现”

  拜登政府宣布对华电动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也引发美国舆论的批评。

  美国城堡投资公司首席执行官肯·格里芬日前出席卡塔尔经济论坛时指出,新一轮的加征关税是拜登政府经济政策“不合逻辑”的又一体现。

  “在过去几年里,美国政府一直在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但与此同时,又推出一系列完全与既定的零碳目标背道而驰的政策,对来自中国的低成本、高质量且对美国消费者极具价值的电动汽车征收巨额关税。”

  资料图:肯·格里芬

  事实上,美国惯用的保护主义措施一直被认为是“回旋镖”式的自伤行为。

  美国零售业领导者协会(RILA)负责国际贸易的副主席布莱克·哈登近日发表文章,批评拜登政府决定延续301关税的做法是“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侮辱”。

  文章称,在过去五年里,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已经为华盛顿贸易政策的“失败实验”多支付了超过2150亿美元的关税。

  美国零售业领导者协会官网截图

  与此同时,欧洲国家也对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表示担忧。

  在14日联合接受采访时,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与到访的德国总理朔尔茨共同表达了对美方针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反对。

  在克里斯特松看来,“加征关税是破坏全球贸易的坏主意”。

  朔尔茨则着重强调了与中国开展贸易的重要性。他指出,目前西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有一半是由西方制造商自己在中国生产、然后再出口到欧洲的。

  “我们同样不应忘记,欧洲制造商和一些美国制造商在中国市场上很成功,也向中国销售了大量在西方生产的汽车。”

  彭博社报道截图

  许多西方媒体认为,在全球供应链高度互联的当下,各国应谨慎处理对外贸易,避免导致开放市场瓦解。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不利于各国进行公平自由的贸易,不仅无法获得国际支持,更使美国自己陷入孤立。

  与此同时,与加征关税并行使用的出口管制不仅禁锢了美国本土企业发展、冲击了就业,还在某种程度上切断了美企与全球供应链的联系;而中国经济韧性强,有能力应对短期冲击,长远来看还可凭借自身优势进行新的规划部署。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学者保罗·特廖洛近日发文指出,美国对华实施大规模出口管制几年来,在中国企业的持续努力和中国政府的重视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发生了积极变化,产业格局更加复杂多样,投资类型更加新颖,预计今后几年将出现更多新的技术突破。

  《美国事务》杂志文章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记者丨王全文

  编辑丨邵一平 林维

  签审丨侯晨 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夕发朝至!京港、沪港间开行高铁动卧列车

  • 乌鲁木齐:“游牧文化旅游节”开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2024-06-12 09:25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2024-06-12 09:19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2024-06-12 09:17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2024-06-11 14:27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
2024-06-11 10: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