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致命空投”救不了240万加沙难民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美国“致命空投”救不了240万加沙难民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5-14 10:07

  中新网北京5月13日电 近来,西方对加沙地带空投物资又酿惨剧,一个包裹掉落在一处仓库,导致屋顶坍塌,造成2人死亡、4人受伤。尽管美国一再宣称运用海空手段向加沙进行援助,但透过该事件,不难看出美国对待巴以冲突及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双标”与虚伪。

   暂停送炸弹,管用吗?

  据法新社5月9日报道,鉴于美国空投物资引发新的人员伤亡,哈马斯敦促立即停止“这种无效和错误的援助方式”,并呼吁全面启动陆上过境点。据统计,自2月外界向加沙地带空投援助物资以来,已有至少21人因包裹坠落或打捞争抢食物而溺水、踩踏丧生。

   美国“致命空投”救不了240万加沙难民

    向加沙空投物资。图/以色列时报

  目前对加沙空投物资的主要是美英等国,与此同时,前者仍源源不断地向以色列提供包括武器、情报、防空、资金等在内的各种支持。

  虽然拜登政府5月7日宣布暂停向以色列运送3500枚重磅炸弹,但外媒分析认为,此举主要基于总统大选、党派利益等国内因素的考量。

  据悉,这批“大杀器”半数以上是重达900千克的巨型航弹。按照美军空袭指南的说法,这样一枚近1吨重的炸弹在地面爆炸,杀伤范围足有200米,若将之用于人口密集的拉法市区,后果可想而知。

  美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指出,历史上美方不止一次暂停対以援助,但也仅是推迟,而非取消。比如1981年夏在以色列空军轰炸伊拉克核反应堆后,时任美总统里根推迟2个月向以交付美制战机。

   美国“致命空投”救不了240万加沙难民

    美制重磅炸弹。图/美空军官网

  果不其然,5月10日,法新社援引美国务院发布的报告称,虽然以色列在加沙使用美援武器违反国际法,但因无法明确得出结论,美方将继续向以提供武器。

  事实也证明,雷声大雨点小、挠痒痒式的“略施薄惩”无法真正遏制以方的战争冲动。据《以色列时报》5月10日报道,以军在拉法东部继续开展军事行动,枪声、爆炸声不绝于耳,当天就有至少4名以军士兵阵亡。

   空运物资杯水车薪

  话题回到援助加沙的问题上来。由于以色列的阻挠和封锁,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的说法,加沙240万人中,有约220万人面临饥荒,经常一天都吃不上饭,许多儿童因营养不良死去。

   美国“致命空投”救不了240万加沙难民

    向加沙空投物资。图/英国防务杂志网站

  那么,对此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先说空运。近日,美军中央司令部发表声明,称已向加沙空投1200吨援助物资,相比加沙每天约4000吨的需求量,这点东西可谓杯水车薪。

  实际上,如果美国真想通过空运缓解200多万加沙民众的生存危机,完全可以做到。以冷战初期的“柏林空运”为例,1948年6月26日至1949年9月30日,美英通过飞行近28万架次,向西方控制下的德国西柏林空运超230万吨各类物资,保障了当地250万人的生计。

   美国“致命空投”救不了240万加沙难民

    “柏林空运”期间的美国运输机。图/美国历史网站

  70多年前的美军老式运输机载重不到10吨,所需飞机较多,而今美军空运主力机型C-17最大载荷近80吨,装备数量200多架,理论运力超1.7万吨。如果从距加沙100多公里的约旦空军基地出发,美军运输机每天至少可往返3次,算下来不到20架C-17就能完成空运任务。

  巴以冲突爆发后,美国曾一次派出50多架C-17紧急向以色列补充武器弹药,却凑不够援助加沙的运输机,只能说明其“非不能也,实不愿也”。

   海运也非治本之策

  通常来讲,相比受限较多的空运,海运经济性更佳,美方似乎也是这么想的。据美联社报道,日前美军在加沙海岸附近建起一座浮动码头,预计投用后,每天海陆联运货物量可达150辆卡车。

   美国“致命空投”救不了240万加沙难民

    美军在加沙海岸附近建设浮动码头。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但美海军战争学院的一篇研究论文称,这类浮动码头只能在浪高最大0.9米、风速低于6.7米/秒的平静海况下安全运行。从海事部门数据看,5月以来加沙海域浪高经常超过1.5米,平均风速在9米左右。

  更何况,即便浮动码头无惧风浪全天候运行,也只能满足加沙难民不到4成的需求。而且搭载救援物资的货船从塞浦路斯起航,抵达加沙海域要65个小时,远水难解近渴。

  综上可见,当下行之有效的援助方式就剩公路运输。外界普遍认为,只要美国向以色列加大施压,必能迫使后者完全开放陆上运输通道。正如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所言,从M16突击步枪到F-35战斗机,从坦克引擎到航空炸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严重依赖美制武器装备。

   美国“致命空投”救不了240万加沙难民

    以军炮兵在开火前准备弹药。图/以色列国防军官网

  解铃还须系铃人,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而缓解这一切的钥匙就握在美方手中。何去何从,拜登政府已经到了亟待做出抉择的时刻。(完)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2025考研季科技类专业科普行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的建设和运行维护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以“合理布局、依法备案、资源共享、保障安全”为原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稳步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包括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动公共服务普惠均等、探索创新乡村建设推进方式等。
2025-11-25 09:40
机器人完成一个后空翻动作,关节转动误差需控制在0.5度以内;医疗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25-11-25 03:05
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最新亮点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了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暂现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爆发等领域取得的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系统也刮起了AI风。
2025-11-25 03:05
燕矶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是鄂黄第二过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从国家管网集团西部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获悉,截至11月21日,我国最长原油管道——西部原油管道实现安全平稳运行18年,累计输送原油超2亿吨。
2025-11-24 03:15
作为中国和南非两国合作推动科普教育的重要实践,中国科学技术馆与南非Sci-Bono科学中心合作建设的“倾听科学空间”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逾百嘉宾和观众到场体验。
2025-11-24 03:15
为AI4S领域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产业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助力企业技术创新与行业生态构建。
2025-11-24 03:15
2025年度“十大”科普热词从科技、文化、社会等维度,综合勾勒出2025年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科技前沿动态、科学传播与社会文化融合的整体态势和核心方向。
2025-11-21 15:11
枫清科技与麒麟软件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围绕AI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信创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发展。
2025-11-21 13:13
走进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冷库,零下20摄氏度的寒气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编号的收纳容器中,是进入“深度睡眠”状态的各类野生植物种子。
2025-11-21 09:53
小雪时节,容易发生感冒、皮肤干燥、关节疼痛及咳嗽等不适,大多因为寒燥外袭、津液失调。
2025-11-21 09:52
当前,关于精神疾病与心理治疗,公众还有哪些常见误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定医院多位专家。
2025-11-21 09:49
2023年11月,“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正式发布,截至目前,访问量已突破3700万次,覆盖海内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实验任务数超过270万个。
2025-11-21 09:47
20日,记者从南京大学获悉,该校沈树忠院士团队的侯金波博士等人记录了湖北省通山县一处距今约5.4亿年的埃迪卡拉纪化石宝库,并将其命名为“通山特异埋藏化石库”。
2025-11-21 09:38
完成第一阶段6G技术试验,形成超过300项关键技术储备,资本加速布局6G生态……尽管6G网络预计将在2030年开始部署,但我国6G产业布局正加速铺开,呈现政策护航、技术攻坚、资本活跃的特征。
2025-11-20 09:11
谷山梁3吉瓦/12.8吉瓦时储能电站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向电网输送36亿千瓦时的清洁能源电力。“独立新型储能电站放电时为发电企业,充电时视同电力用户,电网的峰谷电价价差形成利润空间,吸引企业投身于此。
2025-11-20 09: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