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才是乌克兰危机的真正制造者和拱火者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美国才是乌克兰危机的真正制造者和拱火者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4-05-12 18:41

  国际问题观察员 章思远

  乌克兰危机爆发至今已两年有余。这场危机的长期性、影响范围和深度远超人们的预期。乌克兰危机有着复杂的历史经纬,局势演变至今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有一点,国际社会始终看得很清楚:美国是乌克兰危机的始作俑者和最大推手。这个责任是美国怎么都推卸不掉的。

  美国的地缘政治野心是乌克兰危机爆发的根源。美国将北约作为推行霸权的工具,主导北约持续东扩,对俄罗斯的合理安全关切“装聋作哑”,执意要将乌克兰纳入北约,变成俄罗斯边境上的西方堡垒和阵营对抗的前沿阵地,一再挑战俄罗斯的战略底线。《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表示,美国关于北约东扩的重大决策失误导致俄乌关系恶化,美政府应该承担相当大的责任。有个比喻说得十分贴切,如果你拿着木棍戳熊的眼睛,这头熊可能不会对你的做法一笑了之,它很可能会反击。到那时,是怪你有问题,还是熊有问题?

  美国不断拱火浇油是乌克兰危机延宕不绝的关键。美国是军援乌克兰的第一大“金主”。据西方媒体计算,美国迄今已向俄乌冲突投入高达1700亿美元。危机爆发至今,美国不寻求停火止战,而是生怕战争结束,将危机作为针对俄罗斯的代理人战争,持续加码对俄制裁和对乌军援,包括提供巨额的军事资金和武器系统,制造“可控的动荡”,从中持续攫取地缘政治利益,不仅美国高价天然气占领欧洲市场,而且美国军火商收获大量订单,赚了个盆满钵满。

  美国大肆操弄乌克兰问题,拱火递刀、鼓动对抗,其真正关心的不是乌克兰人民的生死,不是国际和平与稳定,而是防止自身霸权地位的衰落。美国精心打造了一个“乌克兰陷阱”,通过对乌克兰的长期支持,企图拖累俄罗斯,掌控欧洲,进而改变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美国希借此进一步维护全球霸权地位,真是好一个如意算盘。

  美国对自己在乌克兰危机上扮演的角色心知肚明。但也正因如此,做贼心虚的美国不断在乌克兰危机上甩锅推责、转移视线,不仅在危机爆发后大量散布虚假信息,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俄罗斯,而且企图让与危机毫无关系的中国也躺枪背锅。近来,美国突然抛出个谬论,声称中国帮助俄罗斯建立国防工业基础。布林肯国务卿访华前夕,美方又放风威胁制裁中资银行,以阻止中国支持俄罗斯军工生产。中方的态度也很明确,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也不是当事方,没有做任何拱火浇油和趁机渔利的事情。中国不会背锅,更不会为别人的行为买单。美国应该停止抹黑施压,停止对中国企业滥施单边制裁。美国这种不负责任、欲盖弥彰的恶劣行为,只会加剧危机,让自己信誉破产,反噬自身。

  中国有句话叫,解铃还须系铃人。美国需要切实反思在乌克兰危机中承担的责任,立即停止输送武器,发战争财,停止甩锅推责,推动局势尽快降温,为当事方和平谈判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这才是一个负责任大国为真正解决乌克兰危机应有的担当。美国究竟会怎么做,全世界人民都拭目以待。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理响中国】开大门走大路,发展自己惠及他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