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位法国摄影师眼中的“中国桥梁之魅”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一位法国摄影师眼中的“中国桥梁之魅”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2024-05-09 19:46

  法国摄影师格雷瓜尔·戴高乐在花江峡谷大桥施工现场拍摄(4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骆飞 摄

  新华社贵阳5月9日电 题:一位法国摄影师眼中的“中国桥梁之魅”

  新华社记者骆飞

  站在悬空数百米的猫道上,耳边不时刮过一阵峡谷疾风。尽管身子会随着猫道略微晃动,格雷瓜尔·戴高乐仍一手抓住猫道上的护栏绳,一手举起相机继续拍摄高空作业的桥梁建设者们。

  这是位于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省六安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花江峡谷大桥的施工现场。建成后,大桥将飞架于被称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之上,桥面距离峡谷水面垂直高度达625米,将成为世界最高的大桥。

  顶着烈日,与桥梁建设者们一起感受着桥梁施工的艰辛,让这位68岁的法国摄影师颇有感触。

  花江大峡谷壁立千仞,两岸地势陡峭,大桥核心施工区紧邻悬崖绝壁。工人们不仅时常要在距离地面几百米的高空开展大重量吊装作业,还要应对突如其来的暴雨、大风天气,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眼前的施工场景特别壮观,尤其是这些勇敢的桥梁建设者们,不仅要克服恐高等心理因素,还要很好地完成桥梁建设任务,特别值得称赞。”戴高乐说。

  戴高乐多次来到中国,这次是他第二次到贵州,主要参与近期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贵州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的贵州大桥专题拍摄活动。一路上,他和多位中国摄影师一起,深入多座在建的世界级大桥施工一线,感受“中国桥梁之魅”。

  花江大峡谷孕育着雄奇险秀的高山峡谷风光,但也是影响交流往来、地区发展的天堑,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驾车2个多小时,才能从峡谷的一边抵达另一边。待花江峡谷大桥建成通车后,驾车不到2分钟便能跨越峡谷。

  “中国投入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世界级大桥,将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显而易见的变化。”戴高乐说,这些世界级大桥的魅力不仅在于桥体壮观、工艺复杂,更在于便利出行、改善民生。

  在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贵州省,92.5%的国土面积是山地和丘陵。多年来,贵州一直致力于打破交通瓶颈。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随着一座座世界级高桥在广袤的贵州喀斯特山区相继建成,崇山峻岭间形成“高速平原”。目前,贵州已建成20余万公里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8000公里。

  贵州还是名副其实的“桥梁博物馆”,已建和在建桥梁近3万座,几乎涵盖所有桥型,囊括近半数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桥。

  在改善交通的同时,贵州也不断探索做好“世界级大桥系列文章”,积极推进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山区旅游注入新活力。

  花江峡谷大桥项目总工程师刘豪介绍,目前花江峡谷大桥“桥旅融合”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力争打造成世界级旅游标识和5A级“桥旅融合”景区。

  百米观光电梯、锚锭攀岩、桥塔顶“高空观光水吧”、玻璃栈桥式餐厅……即将实施的这些“桥旅融合”项目,也给戴高乐带来了惊喜。

  “这些计划改变了我对传统桥梁单纯作为交通设施的认知。通过‘桥旅融合’,世界级大桥的意义和价值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将让全世界对中国桥梁建设技艺和用途有不一样的认识。”戴高乐说。

  近年来,贵州相继打造了平塘大桥、坝陵河大桥等一批“明星桥”,并加快编制交旅融合发展规划和交通服务支撑荔波、黄果树、赤水打造世界级旅游景区规划。

  戴高乐希望,这次拍摄的照片不仅能记录中国推进世界级大桥建设的历史,也能通过影像语言向更多人“讲述”贵州桥梁建设故事。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杭温高铁启动联调联试

  • 文旅“热”澎湃经济脉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通过碳普惠机制,公众的绿色减排行为可以在互联网数字化平台被量化、记录,生成自己的碳账户和汇总的碳账本。
2024-05-20 10:36
据介绍,草地贪夜蛾、棉铃虫、玉米螟、稻纵卷叶螟、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大农业害虫,对棉花、玉米等农业生产构成重大威胁。
2024-05-20 10:33
选取载人航天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等领域代表应用,展示航天科技如何服务国计民生,创造美好生活。
2024-05-20 10:29
老一代科学家身上,总有一股迎难而上、舍我其谁的慷慨之气
2024-05-20 09:44
科学传播质量一定能够不断迈上新台阶,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024-05-20 10:30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4-05-20 10:18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供图  1979年的那个下午,在原子能研究所所长办公室,原子能研究所党支部召开支部大会,讨论王淦昌的入党申请。”  虽然心潮澎湃,但面对杜祥琬的祝贺,王淦昌谦虚回应:“希望你和同志们多多帮助,能对党和人民做出应做的事。
2024-05-20 09:40
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宁波与舟山之间金塘水道下方,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
2024-05-17 10:14
据估算,每辆新能源汽车每年减碳约1.66吨,中国2023年出口120万辆新能源车,每年可减碳约200万吨。
2024-05-17 10:10
5月15日,由载人航天工程投资建设、我国首个液体火箭发动机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点火试验成功,试验台发动机具备在千帕级以下真空工作环境中持续千秒的高空模拟试验能力
2024-05-17 10:08
4月29日11时08分,随着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刀盘缓缓转动,南通的崇太长江隧道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这条深潜地底的机械巨龙,将在长江水下掘进11.325千米,崇明岛不通高铁的历史即将终结。
2024-05-17 10:07
立足“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安徽正在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转化为通江达海、左右逢源的发展优势。
2024-05-17 10:03
在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方面,江西将立足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2024-05-17 10:01
伴随螺旋桨的轰鸣,一辆“空中的士”——旅航者X2正展翅翱翔。看完飞行表演,步入小鹏汇天展示厅,大家对这辆“会飞的汽车”充满好奇。
2024-05-16 10:29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3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0%,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2024-05-16 10:26
这对宇宙线粒子的传播、星系气体的动力学和宇宙磁场演化等研究领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观测结果
2024-05-16 09:36
近日,前往月球探索的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16 09:08
《自然》杂志审稿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成果开启了量子互联网研究的新篇章”,“为未来大规模量子网络铺平了道路”。
2024-05-16 09:02
日前,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拎着一篮“冻眠”荔枝上台“带货”。
2024-05-16 08:59
既然有“小时”,那么是否也有“大时”?东西方的历法计时方法有何异同?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历法计时的交流与发展?
2024-05-15 17: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