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有朋自远方来” 赠予武契奇的纪念邮票有何故事?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有朋自远方来” 赠予武契奇的纪念邮票有何故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5-08 23:23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当地时间5月7日,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塞尔维亚国家广播电视台在贝尔格莱德共同举办“中塞相亲万里如邻”人文交流活动。活动当天发布了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纪念邮票。此前,总台记者专访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时,也向他赠送了这套纪念邮票。

  总台记者李耀洋:我手上这份是刚制作完成的纪念邮票,还透着纸墨香。邮封上除了花朵图案,特别醒目的是中文和塞尔维亚语的“有朋自远方来”。邮票共有3套15枚。这么有纪念意义的邮票,究竟有多少道关键工序呢?背后的故事自然要从邮局说起。

  塞尔维亚邮政有超过180年历史,第一张邮票于1866年印制。

  塞尔维亚邮政发行过成千上万套邮票,这一次有了总台参与,会擦出什么火花呢?

  塞尔维亚邮政局集邮部门主管索夫罗尼耶维奇:这些邮票表现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拥有这种友谊是幸运的。此时此刻,两位伟大的领导人,中国国家主席和塞尔维亚总统会找到一种方式来引领这种伟大的友谊,使两国经济、两种文化、科学和体育之间的合作,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制作邮票总是充满挑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朋友们以及与我们长期合作制作邮票的中国文化中心的朋友们,帮助我们克服了这些障碍,也是“甜蜜的痛苦”了。

  总台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张颖:这三枚邮票分别代表历史对话、共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总台记者李耀洋:这里看到一边是中国的牡丹,那另一个是塞尔维亚的国花吗?

  总台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张颖:对,塞尔维亚的国花,叫“凤凰花”。这就是最终的呈现效果。

  总台记者 李耀洋:这里印有中文和塞尔维亚语“有朋自远方来”,它来自于孔子的《论语》,这字是出自哪个大家的手笔呢?

  总台驻贝尔格莱德记者 张颖:当时我们讨论过选用哪位大家的作品,最后选用的是颜真卿的楷书。

  设计师尼科利奇:我无法准确表达,但我觉得我们两国之间的友谊,不知何故,我们发自内心感到高兴。纪念邮票是一种友好的方式,是一种享受。我非常满意我们制作这套邮票的方式以及最终的呈现效果。我们后续还有扫描及其他工序,然后送去印刷。

  总台记者李耀洋:方寸之间,要印出精美图案,而且每一枚都要一模一样。所以说,邮票的印刷工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印刷水平。像这台机器,一小时就能印制15万枚邮票。

  塞尔维亚印刷厂邮票和贵重物品部门负责人米格林奇:每张纸都会被清点、穿孔后,我们返回印刷店,然后开始手工工作。手工是最复杂的,给邮票“挑毛病”。经过三次清点,检查之后,要对邮票进行人工编号,这是另一次检查。之后是包装、打磨,在包装内的邮票上粘贴贴纸,然后寄往贝尔格莱德。这是前所未有的一次发行,编号“577”是特别送给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的。

  塞尔维亚邮政局局长乔尔杰维奇:我认为塞中“铁杆友谊”会更上一层楼,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合作的空间。塞尔维亚离中国很远,但我们的心很近。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长沙:检修农机备春耕

  • 春耕牛市供销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