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铁杆”塞尔维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铁杆”塞尔维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5-08 14:09

  中新网5月8日电题:“铁杆”塞尔维亚,是个怎样的国家?

  作者 吴蓓蓓

  平静蜿蜒的多瑙河如一条蓝色飘带铺展在欧洲大地上,孕育着沿岸国家的文明与希望。这条古老河流的五分之一都流经同一片美丽传奇的国土——塞尔维亚,巴尔干半岛上的一颗明珠。

  时隔8年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此访对中塞关系提质升级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欧洲的十字路口”

  塞尔维亚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中北部,被称作“欧洲的十字路口”。在这片土壤肥沃、雨水充足的土地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1.12%。

  首都贝尔格莱德位于多瑙河和萨瓦河畔,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也是东西方交通的重要枢纽。因曾被《孤独星球》评为“十大夜生活城市”之首,贝尔格莱德拥有“不夜之城”的名号。

  塞尔维亚人热情、豪爽。被称为“国酒”的水果白兰地是最受当地人们珍爱的烈酒。每年,塞尔维亚还会举办香肠节、烧烤节等各种节日。如果你想要体验大口吃肉、尽享美酒的快感,这里是个不错的选择。

  谈到塞尔维亚,不得不提的还有叱咤体坛的网球、篮球名将们,塞尔维亚篮球明星约基奇曾为中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鼓劲加油。

  经受住考验的“铁杆朋友”

  中塞两国情谊深厚。5月7日,习近平在塞尔维亚《政治报》发表题为《让铁杆友谊之光照亮中塞合作之路》的署名文章,其中写到: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塞始终是真朋友、好伙伴。我们的铁杆友谊历久弥坚,树立了国家和人民交往的典范。

  塞尔维亚是中东欧地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对中国免签的欧洲国家。2023年10月,中国与塞尔维亚签署自贸协定,这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

  2020年2月,在中国人民全力抗击新冠疫情的关键时刻,一场主题为“塞尔维亚人民永远和中国兄弟在一起”的音乐会在贝尔格莱德举行,到场的塞尔维亚各界人士用中文高喊“中国加油”。

  同年3月,同样在贝尔格莱德,中国援助塞尔维亚的专家医疗队抵达机场时,武契奇总统亲自迎接,与医疗队成员一一碰肘表示感谢并亲吻五星红旗。

  中塞人民彼此支持、携手前行的一幕幕温情场景历历在目,一个个合作项目硕果累累。

  贝尔格莱德“泽蒙-博尔察”大桥成为见证中塞友好的“友谊桥”;在塞尔维亚境内长183公里的匈塞铁路使塞尔维亚跨入高铁国家行列;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在多瑙河畔奏响优美的“钢情曲”……

  “一份非常诚恳严肃的承诺”

  8年前,习近平主席访问塞尔维亚期间,曾专程来到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许下“一份非常诚恳严肃的承诺”:提供先进的技术、管理、设备,开拓更好的市场,改善这里的就业、环境,惠及广大的民生。

  钢厂在中资企业投资后迅速扭亏为盈,让5000多名职工的工作岗位得到保障,如今已然成为斯梅戴雷沃市发展的有力支撑。

  近日,河钢集团斯梅戴雷沃钢厂30名塞籍职工代表致信习近平主席,表达对习近平主席亲自关心和促成该项目的感激之情。

  习近平在给钢厂职工的复信中说:“斯梅戴雷沃钢厂的良好发展,是中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生动实践,也是两国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

  “我愿通过这次访问,同塞方一道努力,发扬光大中塞铁杆友谊,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更好造福两国人民,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署名文章中说。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津至中亚图定班列首发

  • 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庆祝成立40周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