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闻观察丨加沙地带停火谈判为何难以取得成果?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新闻观察丨加沙地带停火谈判为何难以取得成果?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5-06 13:58

  在开罗进行的哈马斯与以色列停火谈判几经波折,至今仍没有就加沙地带停火问题达成一致。那么巴以双方为什么总是谈不到一起去?达成协议为什么这么难呢?来看报道。

  哈马斯与以色列就核心问题互不让步

  新一轮巴以冲突自去年10月7日爆发,至今已将近7个月时间,除了去年11月在卡塔尔、埃及等多方斡旋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曾同意短暂停火以外,冲突双方的多轮谈判至今未能取得成果,哈马斯与以色列就核心问题互不让步。双方的主要分歧点在于,哈马斯坚持要求以军永久停火、撤出加沙地带;以色列则要求所有被扣押人员获释,并且只同意短期停火,坚持停火结束后仍将继续攻打加沙地带,直至彻底消灭哈马斯。

  巴以在停火问题上各有底线与顾虑

  专家认为,巴以之间之所以难以实现停火,问题就在于双方在核心领域上有各自的考虑和顾虑。

  特约评论员苏晓晖:从哈马斯的角度来说,很明显不能接受的是释放了所有的被扣押人员之后,那么最终没有换来全面的停火。而从以色列的角度来说,近期以色列的顾虑更多的是国内因素,我们多次关注到的是以色列国内民众希望政府能够在临时停火协议达成方面有更主动的积极的动作。但是与此同时,从以色列政府的考虑来说,在面对这种压力的时候,还要考虑到极右翼他们的诉求,现在毕竟在国内政治出现波折之时,正是内塔尼亚胡政府受到了64名极右翼议员的支持,才保证这种政府的维系。所以这个时候当这些极右翼多次强调不能够签署停火协议,要对南部发动行动,要进攻拉法的时候,那么对于内塔尼亚胡政府最终的决定当然会产生影响。

  停火谈判无果 美国难辞其咎

  加沙停火困难重重,背后的美国因素不可忽视。作为以色列的盟友和最大军援国,美国长期在巴以问题上“拉偏架”,在本轮冲突爆发后继续力挺以色列。美方还多次在安理会对加沙地带停火相关决议草案行使否决权,拒绝国际社会关于立即停火的要求。

  尽管美以最近就加沙战事出现一些分歧,且美国作出一定斡旋姿态,但分析指出,美国并未对以色列实质性施压,并在联合国安理会层面偏袒以色列。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文章说,美国政府此举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一是担心偏袒以色列会进一步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二是希望在大选年争取国内民意支持,包括挽回穆斯林选民的选票。

  叙利亚政治分析人士表示,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向以色列提供军援和政治庇护,这让停火遥遥无期,更令加沙地带的和平之路陷入僵局。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蛟龙”号在北极成功完成10余次载人深潜

  • 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 全国铁路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