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免签后首个“五一”假期,这些国家为迎接中国游客做足了准备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免签后首个“五一”假期,这些国家为迎接中国游客做足了准备

来源:新华社2024-05-01 13:10

  “五一”假期将至,已与中国实现双向免签的东南亚国家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已摩拳擦掌,为迎接中国游客的到来做足了准备。

  泰国曼谷市长:

  欢迎中国游客,我们就像兄弟姐妹

  今年3月1日,中国和泰国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泰国曼谷市长差察·西迪汶在“五一”假期前对记者说:“我们非常欢迎中国游客,中国人民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泰国随时准备好迎接中国游客。”

  差察表示,泰国在航空、地面交通等方面已做好准备,将保障好中国旅客安全,提供各方面便利,中国游客“只要能来,就能在曼谷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泰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陈金盛介绍说,今年3月1日免签政策生效以来,到4月底已有约200万中国游客来泰。此前中国游客以“组团游”为主,而现在选择“自由行”的越来越多。

  3月29日,游客在泰国芭堤雅真理圣殿游览。新华社记者王腾摄

  陈金盛说,免签政策对两国民间交往大有裨益,从原本行前必须做好计划到如今只要有护照就可以“说走就走”,“它让我们更加像兄弟姐妹一样亲近,只要想念彼此就能直接出发”。因为出行便利,也有更多泰国人前往中国。“民间交往是促进两国关系的重要部分。”

  差察认为,抵泰中国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有利于泰国经济发展和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与此同时,泰国游客也赴华旅游,这对两国都有益处。“民心相通非常重要,这不仅是为了娱乐,也加强了两国的合作。”

  马来西亚旅游促进局总监:

  要给中国游客愉快的体验

  马来西亚旅游促进局总监马诺哈兰对记者表示,从去年12月实施免签政策至今,中国游客数量增长明显,一些中国二、三线城市也新开通了直飞马来西亚的航线。“中国游客喜爱购物,大多数商场的高端产品,在春节假期销量很好。”

  这是2019年1月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拍摄的双子塔。新华社记者朱炜摄

  马诺哈兰表示,在吉隆坡国际机场和其他大多数有中国直飞航班的入境点,都设立了服务台,聘请了能说普通话的工作人员,在填写电子入境卡等方面为中国游客提供帮助和便利。“机场是中国游客入境的第一站。我们不希望中国游客有任何不愉快的经历,我们想要给游客一个非常愉快和丝滑的体验。”

  语言上的亲近感和便利性也是马来西亚吸引中国游客的一大法宝。马诺哈兰说:“我们有大量华人,他们说普通话或广东话,无论哪种语言,这种熟悉感也会立即成为一项旅游特色。”此外,马来西亚独特的美食、湛蓝的海水、悠闲的海岛风光也对中国游客很有吸引力。

  马诺哈兰说,很多马来西亚人也想去中国旅游,中国对马来西亚游客很有吸引力,这也是他们了解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途径。

  新加坡旅游局:

  适合亲子游

  今年2月9日,中国和新加坡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新加坡接待国际游客435万人次,其中来自中国的游客约78.6万人次,中国成为新加坡最大游客来源地。

  新加坡旅游局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新加坡旅游素以对家庭友好和安全闻名于世,近年来逐渐丰富的旅游产品也不断增强新加坡的旅游吸引力。今年中新两国间的航空运输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随着中国出境游和航班的持续复苏,相信到访新加坡的中国游客数量和消费也将随之增加。

  新加坡旅游局还鼓励本地旅游业者通过微信小程序和直播等方式对旅游业进行数字化赋能,并与微信支付和银联国际等机构签署谅解备忘录,更好满足中国游客的旅行和消费需求。

  近期到访新加坡的中国游客李先生表示,新加坡城市整洁,交通方便,沟通也没什么障碍,微信和支付宝使用率较高,旅行体验很好。

  “免签以来,来自中国的游客,特别是自由行游客大幅增加。我们近期针对中国客户的不同需求推出了一些经济实惠的落地散拼和适合家庭亲子游的定制化小型包团。”新加坡夏日风情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龚娅琼说。(记者:陈倩慈、万后德、李、毛鹏飞、汪艺、程一恒、塔纳(报道员)、祖尔(报道员)、许馨予(实习生);剪辑:韩婧伊(实习生)、连家彤(实习生);编辑:程大雨、董亚雷、鲁豫、徐力宇)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银川:城在湖中城愈美

  • 云南野生菌大量上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已基本掌握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交通工程建造关键技术。专项形成了常导高速磁浮建造关键技术方面系列自主知识产权和指导性设计原则,向工程化应用迈进一大步。
2024-06-18 10:02
鉴于恒星坍缩的极端物理特性,中子星的旋转速度快得惊人——自旋一周只需几秒钟甚至几分之一秒。团队成员表示,这颗天体高度疑似中子星,却在非常“悠闲”地发射无线电脉冲,如此缓慢的速度严重不符射电中子星的一般行为。
2024-06-18 10:00
5月15日,广东省广州市,小鹏汇天广州研发中心,“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现场。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业内通常认为是3000米以下)为依托,以飞行器为主要载体,涵盖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各种低空飞行活动的综合经济形态。
2024-06-18 09:58
沙漠边缘的胡杨、沙拐枣将根系深深扎进沙子里,它们吸收非常有限的水分就能生长。如今,经过选种的沙拐枣、柽柳、梭梭等优良固沙植物,正在沙漠中顽强生长,为治理荒漠化作出持续贡献。
2024-06-18 09:57
赵善芹驾驶智能收割机进行麦收作业。赵善芹是阳谷县的“新农人”,2013年,他成立专业农机合作社,流转承包850亩土地种植小麦。”去年,北彭新村村民王先锋自己播种的玉米出现倒伏,今年赵善芹驾驶智能播种机,从灭茬到播种一气呵成,精细控制种植密度。
2024-06-18 09:55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