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深一度:一包小零件9万美元?美国军费查账,真相太离谱!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国际深一度:一包小零件9万美元?美国军费查账,真相太离谱!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4-26 16:48

  中新网4月25日电 (闻天夏)近日,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一名美国议员手举一袋据称采购价格高达9万美元的小零件,把美军高官问得哑口无言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

  不光是花了9万美元的小零件曝光,还有1280美元的咖啡杯,1万美元的马桶盖,9万美元的山羊……细查美国军费“账单”,“黑历史”一桩桩浮现,美国的军费开销,原来根本经不起查!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在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一场听证会上,遭遇了尴尬场面。美国会众议员沃尔兹以一袋金属衬套为例,质询肯德尔有关军费超支的问题,并质问他为什么如此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物品,都得花天价采购。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平台视频截图

  “部长先生,这是一袋衬套,”沃尔兹说:“这袋衬套是机器冲压出来的,不需要(工人)有高中文凭,没有什么高科技,都符合美国FAA规范。您认为,空军要花多少钱买这袋衬套?”

  肯德尔回答说“不知道”,沃尔兹接着指出:“9万美元。”

  然而,报道指出,这么一小袋金属衬套,实际市场售价仅约100美元。

  沃尔兹以此为据,猛烈批评五角大楼浪费资金。他表示,五角大楼是直接从原始设备制造商那里采购这些部件,没有中间商,这意味着它们应该比货架商品的价格更便宜,而不是更贵。沃尔兹还说,不合理的军事超支“正在让美国政府破产”。

  该视频在美国社交媒体上流传后,引发了网民对美国军方的强烈批评。有人评论称,这是“典型的美国政府浪费和欺诈行为。”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网友评论截图

  然而,这些现象对美国政府来说,似乎早已司空见惯。

  早在2018年,就有报道披露了美国空军使用的咖啡杯每个要花费1280美元,这一消息也让空军成为众矢之的。

  图片来源: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时任美国空军部长威尔逊承认,自2016年以来,购买和更换这种咖啡杯已花费超过32万美元的军费。

  为什么要在小小咖啡杯上花这么多钱?美国空军发言人的解释是,这种咖啡杯在跌落时,塑料手柄容易断裂,但由于没有可以用来更换的零件,美军“只能”直接采购新的杯子。

  当然,这种明显的谎言一戳就破。

  威尔逊在回复相关质询时也承认,花数千美元购买新杯子是“完全不负责任的”,用3D打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美国空军快速维修办公室此前就成功用3D打印的方法制造出咖啡杯手柄,成本只需要50美分。

  这已经不是美空军第一次出现天价采购事件,类似“任性”的开销和“花式腐败”层出不穷。

  2018年6月,还曾传出美空军C-17、C-5运输机的马桶盖采购单价高达1万美元的新闻。

  另据《华盛顿邮报》披露的一份美政府内部文件显示,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斥资近5亿美元购买了20架G222货运飞机,但实际使用的只有4架,剩余的16架长期闲置在机场跑道上。最终这些原本的高科技产品被当做废品,以3.2万美元一架的价格卖了。

  以上这些美国军费的浪费情况至少是有迹可循,实际上,由于缺乏监管,美军还有大量资金去向不明。

  据英国《独立报》报道,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军曾花费600万美元,从意大利“空运了9只山羊到阿富汗”。而美国媒体“找遍整个阿富汗”,都找不到这9只山羊的影子。

  按照美军方面的解释,这9只山羊是为了改善阿富汗山羊的品种而引进的,是一项对当地人有很大帮助的项目。

  图片来源:英国《独立报》报道截图

  但是,根据《独立报》报道,五角大楼从未监督过该项目,以了解它创造了多少就业机会,生产了多少羊毛或者这些山羊最终是否真的上了餐桌……

  “我们都不知道。”美国政府阿富汗重建行动特别督察长约翰·索普科说。

  事实上,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山羊可能是被吃掉了……这个耗资600万美元的项目“也从未完成”。

  索普科后来承认,许多类似项目都遇到了管理不善或根本没有管理的问题,它们被“浪费和滥用”。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美国国防部的资金去向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监管。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美国联邦法律要求对所有政府机构进行强制性审计。由于组织架构过于庞大等问题,美国国防部的审计工作一直拖到2018年才开始,且每年只进行“渐进式改进”。

  而从2018年到2023年,美国国防部已经连续六年未能通过年度审计。

  更糟糕的是,美国政府仍无底线纵容,给军队花钱的时候,毫不手软。

  在美国2024财年8860亿美元的国防预算中,拨给美国国防部的预算占到8420亿美元。2024财年的国防预算约占美国2024年GDP的3.2%,是和平年代占比最高的一年。

  2023年未通过年度审计后,美国防部方面称,五角大楼正努力完成“审计改善”,但想要达成目标还需要数年时间。然而,五角大楼所谓的整改,不过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承诺。

  也许,沃尔茨手里拿的那袋“9万美元”的零件根本不算什么,只是,在美军的“肆意挥霍”中,到底还有多少个9万美元从未被曝光呢?(完)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