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说】枪支暴力让美国儿童面临终身挑战:残疾、心理创伤和经济负担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世界说】枪支暴力让美国儿童面临终身挑战:残疾、心理创伤和经济负担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4-04-22 18:50

  中国日报网4月22日电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枪支已成为美国儿童和青少年的头号死因。据估计,枪击事件的幸存儿童数量是死亡儿童数量的2到4倍,这些幸存儿童可能面临终身的挑战,如残疾、疼痛、心理创伤和经济负担。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2023年6月22日,13岁的亚伦·亨特(Aaron Hunter)在与朋友玩耍时头部中弹。幸运的是,子弹没有击中要害,他没有瘫痪,也没有失明,但是枪伤导致他视野缺损,在走路时会失去平衡。在2023年,亚伦是因枪伤在美国儿童专科医院接受治疗的15个儿童患者之一,而在2019年因枪伤在该医院救治的儿童只有5个。如今,2024年才过了三个月,已有5个孩子因枪伤送往该医院救治。

  《卫生事务》(Health Affairs)期刊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遭受枪伤的儿童患上疼痛障碍、心理健康问题、药物滥用的可能性要高得多。这些儿童在遭受枪伤后的一年内医疗费用增加了17倍。该研究针对有商业医疗保险的美国家庭开展的调查发现,枪击事件幸存者的父母患精神障碍的几率暴增30%,其中母亲因心理健康问题就医的几率暴增75%。

  该研究发现,相比没有经历过枪击事件的人,遭受过枪伤并幸存下来的儿童和青少年患上疼痛障碍的几率要高出两倍多,患上精神疾病的几率高出68%,滥用药物的几率高出144%。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网站截图

  发表在《创伤护理杂志》(Journal of Trauma Nursing)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枪支暴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包括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幸存者还普遍存在高度警惕和恐惧的心理状态,有些幸存者甚至表示不愿离家外出。杜兰大学创伤学研究所所长查尔斯·费格利教授(Charles Figley)告诉《今日社会工作》(Social Work Today),幸存者可能会通过解读和判断声音、面容和身体语言来保证自身安全,这种高度警觉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损害。

  印第安纳大学与普渡大学印第安纳波里斯联合分校的刑事司法学助理教授、研究枪支暴力及其影响的专家劳伦·麦基告诉《科学美国人》杂志(Scientific American),另一方面,枪支暴力幸存者也可能会认为自己“天下无敌”。这种错觉会促使他们去做危险的事,比如滥用药物。阿尔伯特医学院精神病学与人类行为系研究学者妮可·R·纽金特教授(Nicole R. Nugent)告诉《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幸存的儿童可能会重演他们的创伤事件,名为“创伤游戏”。

  在美国各地,为最坏情况做准备已经成为许多美国儿童的生活方式。据美国诺斯韦尔健康中心网站(Northwell Health)报道,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枪支暴力研究专家梅根·兰尼博士(Megan Ranney)在2023年曾表示,她发现自己的女儿总是穿运动鞋去参加任何活动。当兰尼询问原因时,女儿回答:“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跑。”兰尼的儿子也给妈妈展示了在幼儿园学到的“龟壳掩护时间”,即蹲下来蜷成一团并保持安静。

  现在几乎所有美国学校都会开展枪击演习,研究表明这可能会加剧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压力和抑郁症状。

  无论自己的孩子是否遭遇过枪支暴力,美国父母的压力水平也很高。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家有学龄儿童的父母有三分之一“十分担忧”孩子的学校会发生枪击事件。(编译:陈丹妮 审校:董静、齐磊)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闭幕

  • 海南万宁获救海豚“万万”成功回归大海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