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西方的“中国恐惧症”是杞人忧天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美西方的“中国恐惧症”是杞人忧天

  当前,中国在世界上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对于熟悉世界历史的人来说,这不足为奇,因为在过去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在大部分时间都称得上是大国或者超级大国。在相当长时间内,全世界没有任何国家能与中国相匹敌。

  你可能来自与中国接壤的十几个国家之一,本国拥有自己的悠久历史和完整的语言;或许你来自欧洲,在帝国辉煌的余烬中啜饮着红茶。无论你身处何方,你大概都听过有人反复描述中国崛起的危险。然而,来自中国的唯一“威胁”或许只是你自助中餐吃得太多。确实,“左将军”会让你烦恼、不安。不过请放心,这只是“左宗棠鸡”,一道菜而已,并不是真的中国人。

  你可能会说,过去的历史并不能对未来形成保证,历史远比我所说的要复杂。又或者你会说,虽然中国过去一直自我限制,避免像其他全球性大国那样采取过度的帝国行为,但不能保证中国将来不会走大国崛起的老路。

  但是,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并没有像七国集团国家那样诉诸于武力征服、种族灭绝、奴隶制、殖民主义和剥削等手段。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实际上,诉诸侵略手段不会有未来,不会带来安全,也不会有互惠发展。既然如此,中国又为什么要选择“侵略”这条邪道呢?中国过去和现在都不依靠剥削他国来发展自己,这有别于许多西方国家。西方大国一直以来执着于对其他国家进行系统性的新殖民主义控制,使得“全球南方”中的很多国家深陷“后殖民主义”困境。

  你可能会说,即使中国过去不是帝国主义国家,但它确实曾实行过朝贡制度,把一些国家作为藩属国,并有过极端行为。比如,大约一千年前,中国对现在的越南北部就采取过短暂的极端行动。又或许你会提起,几百年前中国清朝时期曾攻打过朝鲜半岛。

  中国从未否认过这些历史,但这与美国在西半球主张的“昭昭天命”或其在“911”事件后入侵、征服、占领伊拉克的侵略行为截然不同。同样,中国的这些历史与拿破仑试图统治整个欧洲、亚历山大大帝出兵印度、蒙古骑兵横扫大半个欧亚大陆也没有任何可比性。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这些小规模的、短暂的例外行动,事实上反而证明了这样一条规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总体上没有侵略过其他国家。

  你可能还会说,中国对西藏和新疆的主权声索就是一种霸权。但你要知道,这些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些史实都有据可查。或许你还会提到反华鹰派频繁举出的例子:中国对南海、钓鱼岛的主权声索、中印边界争端。然而,中国对这些地区的主权植根于历史。跟其他国家一样,中国必须维护其无可争辩的主权和合法权利,因为具有侵略性的外部势力企图把这些地区作为中国的软肋并加以利用。

  可能有人会争辩说,不管中国意图是好是坏,美国都会挑起冲突,就像它对待俄罗斯那样步步进逼。美国也会像搞北约东扩那样逐步扩大“奥库斯”,并利用自身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控制,凭借其通过举债而发展起来的军事力量,极力破坏亚太地区稳定。同时,美国还会发动经济战,鼓励对华技术“脱钩”,减少中国在营商、贸易和经济增长方面的吸引力。在此情况下,你可能就会把“修昔底德陷阱”和“文明冲突论”等有问题的历史叙事当成家常便饭。若果真如此,你要么是无知,要么就是刻意充当战争贩子和谎言散播者的同谋。

  事实上,西方对中国的恐惧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末,西方国家就颁布法律驱逐中国移民,并制造出让人恐惧的种族主义叙事,包括“黄祸论”等。“黄祸论”后来还与上世纪50年代以及整个冷战时期的“红色恐慌”交织在一起。历史上,美国曾经认为,经济发展会导致中国政治体系崩溃,中国便会温顺地接受美国的随意塑造,西方也仅仅在这段时期才不惧怕中国。但上述情形并未出现。因此,美西方不再炒作“中国崩溃论”,而是重新翻炒“中国威胁论”。

  远在明朝时期,中国的发展就令到访的西方人大惊失色。但是,当时西方人的恐惧与对华经济或军事竞争无关。相反,这种恐惧更多缘于中国对西方根本不感兴趣。当时,中国总体上对西方文明、宗教、艺术或科学以及西方人的白皮肤和金发碧眼都很不以为然。所以,想象一下,当西方人在“唯一真神”上帝的鼓舞之下,千里迢迢来到中国,洋洋自得地展现自己的种族和文化“优越性”时,对面的中国人却只是兴致索然地打了个哈欠:这确实让西方人怀疑人生!

  如今,美国恐惧中国,不是因为中国对美国构成了直接威胁,而是因为中国以其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发展道路给美国及受美国影响的国家出了难题。美国尤其担心其他国家最终可能会在中国的带领下放弃作为超国家货币的美元,导致美国金融体系崩溃。此外,美国政府功能失调,国家脆弱不堪,社会发展急剧衰落。几十年来,美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失当,并无休止地对外采取错误冒险行动,这已经反噬美国自身。美国人的确害怕很多事情,比如枪支滥用、社会两极分化、无法无天的科技公司和制药公司、老旧的基础设施、糟糕的航空和铁路安全、野火、极端天气等问题。此外,美国对绿色创新长达半个世纪的压制,最终导致其两大经济支柱——石油和传统汽车行业几近落伍。但是这种恐惧跟中国无关,美国只是将自己的问题“甩锅”给中国而已。

  无论你有何想法,无论你主张什么,最后请你考虑以下情况。假设你所说的都是对的,尽管中国并没有诉诸任何侵略手段,却反而从外敌侵略导致的废墟中崛起为大国,国力日益强盛,全球影响持续增强。这时你会说:“这就是理由,我们必须尽快阻止中国这个庞然大物。”但是,亲爱的傻瓜,即使在中国国力最弱的时候,西方对中国的压制都以失败告终。现在中国渐强,而西方渐弱,西方还有多大可能阻止中国崛起?因此,相信中国的承诺,与中国开展合作,确保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得以实现,是不是更加明智呢?

  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中国,包括感性、理性、历史、逻辑的角度,你唯一需要担心的事,可能就是享用太多中餐而导致胆固醇过高。来吧!拿起筷子挑战“左宗棠鸡”!你不会输的!如果你实在用不惯筷子,那还是继续用刀叉吧!(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金鹰和平发展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酷暑催热“清凉经济”

  • 多措并举 应对高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近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我国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制定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2025-07-10 09:33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这1935.3克宝贵的月壤,使得月球样品研究进入“嫦娥时代”,开启了人类认识月球的新纪元,也为中国月球研究走向世界前列奠定了基础。 一年来,中国科学家们已经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取得许多科学突破。
2025-07-10 09:32
2024年嫦娥六号任务首次从南极-艾特肯盆地内部采回月球样品,为揭示该区域物质成因提供了直接证据。综合元素和矿物组成分析,南极-艾特肯盆地镁环物质主要为斜长石(63%~67%)和低钙辉石(25%~27%)组成的亚铁苏长岩。
2025-07-10 09:32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 在神舟十九号乘组中,航天员王浩泽也是一位90后,更成为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飞行工程师。
2025-07-10 09:30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建材行业向更智能、更绿色、更高端方向变革。“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材企业可基本实现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运营一体化、客户服务敏捷化,提升决策效率、协同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2025-07-09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