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共享机遇 共创未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分论坛观察(环球热点)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共享机遇 共创未来——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分论坛观察(环球热点)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4-04 16:46

  嘉宾在博鳌亚洲论坛二○二四年年会分论坛上发言。本报记者 彭训文摄

  春天的海南博鳌,思想在这里激荡,共识在这里凝聚。不久前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设立“世界经济”“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国际合作”四大板块数十个议题,涵盖40多场分论坛活动,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凝聚起博鳌共识,提出了博鳌方案。

  关键词一:新动能

  当今世界,变局与变革纷呈,挑战与机遇并存。在保护主义、泛安全化冲击世界经济的背景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出现了哪些变化?论坛今年设置了“世界经济展望”“减少贸易碎片化”等议题,力图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探寻更确定的前行方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表示,当前全球经济虽然面临高通胀、低增长的困境,但具有韧性,全球通胀正在下降,亚洲的通胀下降更为迅速,预计2024年世界经济将实现3.1%的增长。面对地缘政治割裂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吉塔·戈皮纳特呼吁各国必须在享有共同利益的领域进行合作,针对人工智能、债务、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等挑战达成共识、扩大合作。

  如何激发增长新动能,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世界关注亚洲力量。数据显示,今天的亚洲,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经济总量占全球的40%,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70%。尤其是中国,去年经济增速5.2%,对东亚乃至亚洲经济增长形成显著支撑。近日发布的“全球及亚洲经济信心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的受访论坛会员和合作伙伴对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或相对乐观预期。

  在“中国经济展望”“全球南方的兴起”“深化亚洲金融合作”“打造亚洲增长中心”“投资亚洲未来”多个分论坛上,与会嘉宾纷纷对亚洲和中国报以极大期待:“全球经济中的亚洲经济板块分量明显上升,中国经济仍是重要引擎”“地缘政治冲突撕裂了全球统一的市场、统一的产业链布局,希望亚洲成为开放的领头羊”……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认为,中国仍将是全球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有望每年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30%左右的贡献。

  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区执行合伙人吴淳表示,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展现出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特点,这无疑为复苏中的世界经济增添了信心与活力。

  关键词二:新景象

  花朵造型的风机不断旋转收集风能,建筑屋顶上的光伏板“遮阳帽”吸收阳光,新能源汽车成为博鳌道路上的名片……论坛期间,来自国内外的与会嘉宾和记者亲身体验了科技创新带来的“绿”生活。

  科技正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论坛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新兴产业发展前沿和面临的治理问题,设置“科技革命‘奇点’离我们有多远?”“生成式人工智能改变世界”“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未来”“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等多个分论坛。

  科学家通常将人类科学技术“爆炸式飞跃”的时间点,称为科技革命“奇点”。近年来,以ChatGPT、Sora为代表的大模型取得技术突破,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正在创造新的生活景象。韩国首尔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李炅武说,2017年一项针对人工智能科学家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人预测下一轮科技革命“奇点”将在2045年到2090年之间产生,他认为“奇点”可能更早出现。“可以确定的是,人工智能与量子计算等技术互相赋能,丰富的数据、算力、能源将催生更强大的人工智能,加快‘奇点’到来。”

  科技创新助推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784亿元,增速达13.9%。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在“‘创新、绿色、数智、融合’引领高质量发展”“融合与创新的数字经济”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对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优势十分关注。德国数字营销服务公司董事总经理尼尔斯·霍斯特曼说,在数字化方面,中国的创新成果令人惊叹,包括新平台、新模式,德国企业可以从中借鉴经验。

  关键词三:新思路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如何通过跨国合作提高罕见病诊疗技术和药物的可及性?论坛设置“展望老龄友好型社会”“关注罕见病,促进健康公平可及”“社会治理与区域安全”等议题,就相关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人口老龄化是亚洲范围内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建立老年友好型社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需要做好家庭生活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完善针对居家养老的登门服务、长期护理保险等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提供针对个人的养老金融产品,并改变一些传统观念。

  凯西中国总经理邓浩青认为,人口结构变化引发的新型公共卫生挑战不容忽视,特别是针对老年人的慢病防治与管理,医药界等相关方应一起为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提供更多支持。

  罕见病指在人群中发病率极低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将罕见病定义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0.065%到0.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统计显示,全球约有3亿人受到罕见病的影响,而治疗药物只有800多种,95%以上的罕见病无药可用。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表示,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非常重要,还要做好确诊后的治疗工作,建立相应治疗网络,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激励机制,支持企业以合理的方式开发治疗罕见病的药物。

  中国正在为罕见病诊疗做出不懈努力,迄今超过80种罕见病治疗药品已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名单。中国罕见病联盟执行理事长李林康呼吁,应加强国际合作,共享医学成果到每一位罕见病患者身上,让他们享受到全球共同努力的成果。

  关键词四:新共识

  复苏乏力、气候变化、能源转型、科技伦理……人类社会面临诸多共同挑战。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以“船”为喻,发出呼吁:“全球危机迫使我们坐在一条船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向同一个方向划,而且是正确的方向。我们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论坛中,团结合作的声音成为与会嘉宾的共同心声。“瑙鲁支持‘架桥’而不是‘筑墙’。”首次参加论坛年会的瑙鲁总统阿迪昂态度鲜明支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多米尼克总理斯凯里特也认为,当今世界面临巨大挑战和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各国加强团结与合作。两个国家,一个位于太平洋,一个位于加勒比海。虽远隔重洋,但观点一致,正印证了那句古话: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一系列中国方案,为破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思路。在“‘一带一路’绿色投融资圆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安全倡议:破解安全难题共促世界和平”等分论坛上,嘉宾广泛认同中国倡议。

  非洲地区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贝曼亚·特韦巴兹频频提及蒙内铁路、亚吉铁路等中非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认为“这一倡议是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提升了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全球安全倡议提出以来,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的支持赞赏,写入了多份双多边文件,在国际安全领域形成了以团结合作谋求共同安全的共识。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政策顾问扎法尔·乌丁·马赫默德表示,“安全是国家实现发展的前提,全球安全倡议具有远见和智慧,为各国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实现友好合作贡献了中国智慧。”

  演讲、握手、讨论……论坛期间,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各个会议室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人们在此分享智慧,为促进世界团结协作凝聚起广泛共识。与会人士纷纷表示,携手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打造世界的和平稳定锚、增长动力源、合作新高地,不仅是亚洲人民共同愿望,也是各国共同责任。(本报记者 李晓宏 彭训文 汪文正)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

  •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我国排名提升至第11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6个,连续两年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025-04-25 10:08
搭载着3名航天员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直冲云霄,熊熊尾焰映照着千年胡杨,也照亮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崭新篇章。
2025-04-25 10:07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