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洋洋大观 | 达莎西游记之甘肃篇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洋洋大观 | 达莎西游记之甘肃篇

来源:新华社2024-04-01 15:46

  新华社兰州/比什凯克3月31日电 公元前126年,一位历尽沧桑的中年人回到故土长安。他衣衫褴褛、形容枯槁。距离他离开这里,已经过去了13年。

  他就是公元前139年手持节杖出使西域的外交家张骞。回望归途,伟大的丝绸之路便从他的眼眸深邃处向西延伸开去。

  此后,这条连通中西的干线上,商旅不绝于途,使者相望于道。多元的文明随人群涌动,在古道上交汇涤荡出绚烂涟漪。

洋洋大观 | 达莎西游记之甘肃篇

  3月10日,游客在甘肃简牍博物馆观看展品。新华社记者赵宇摄

  甘肃省地处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从省会兰州出发一路向西,可见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古城呈串珠状分布在古丝路沿线。

  走进这些古城中形形色色的博物馆,丰富的文物藏品借助现代化声光电技术,立体再现了丝绸古道的繁荣昌盛:展陈的古代文献中,不仅有汉简典籍,还有古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梵文、西夏文文献;展览的器物中,不仅有出自中原地区的丝绸,还有印度的香料、波斯的织锦、罗马的玻璃器皿,以及东罗马的“金钱”、萨珊波斯的“银币”;展示的雕塑、砖画中,不仅有中原人,还有很多高鼻深目的粟特人、波斯人、希腊人……

  位于敦煌的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无疑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集大成者。公元4世纪至14世纪,洞窟营造千年不绝,现存的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精彩纷呈,体现着文明的多元。

  营建于西魏的莫高窟第285窟,是莫高窟最早有纪年的洞窟,也是一座“万神殿”。壁画中,有来自印度的飞天,有中国神话中的伏羲、女娲,有道教的朱雀、玄武。壁画中的日神形象,就有古希腊的太阳神阿波罗、佛教的日光菩萨、婆罗门教的太阳神等诸多解读。

洋洋大观 | 达莎西游记之甘肃篇

  3月11日,游客在甘肃省博物馆观看展出的唐代佛像。新华社记者赵宇摄

  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阿曼巴耶娃说,敦煌佛教文化达到的历史高度令人神往。佛教在中世纪早期从中国传入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地区,在楚河州碎叶古城遗址发掘的两座佛教寺庙遗迹就是例证。

  “交流互鉴有助于增进不同文明的互相了解,促进不同族群的和谐共处,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正是有了古丝绸之路,东西方彼此拥抱开放,才造就了多元文明百花园的盛景。

  眼下,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新时代深入推进。延续千年的交融之“道”,正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民心相通带来深远、积极的影响。

  2023年10月中旬,从事鲜花贸易十余年的俄罗斯商人阿格耶夫第一次通过陆运将产自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鲜切玫瑰带回俄罗斯。他的玫瑰订单通过冷链车运输,经阿拉山口过境至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最终到达莫斯科。

洋洋大观 | 达莎西游记之甘肃篇

  3月14日,新华社外籍记者达莎在甘肃嘉峪关城楼前。新华社记者赵宇摄

  阿格耶夫表示,这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便利条件,他还希望与当地鲜切玫瑰生产企业建立长期合作。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逐步拓展,“一带一路”助力甘肃实现与世界的联通。如今,东南亚的热带水果和海产品、中亚的矿产品、欧洲的木材可以进口至甘肃;甘肃的苹果、洋葱等农产品和石棉、纯碱等工业品也得以远销中亚、南亚、东盟国家。

  文化的纽带也日渐牢固。2014年6月,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此后,国家间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合作仍在继续。

洋洋大观 | 达莎西游记之甘肃篇

  3月16日,新华社外籍记者达莎在莫高窟前同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交流。新华社记者赵宇摄

  阿曼巴耶娃表示,与丝绸之路有关的一切对于吉尔吉斯斯坦来说都是热度很高的话题,她希望在文物保护方面与中国继续保持合作。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专家多次前往伊朗、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开展丝绸之路古遗址的考察和交流。通过联合考古等形式,敦煌文物保护技术逐步走向吉尔吉斯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古道悠悠,驼铃声仿若从未飘散。千年前随驼队而来的胡麻、胡萝卜、葡萄等早已在中国大地扎根,丝绸和瓷器上的东方美学始终在激发西方人关于中国的浪漫幻想。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道”,穿古越今,向未来绵延。

  -END-

  策划:倪四义 向清凯

  监制:金学耕 冯俊扬 马维坤

  制片:闫珺岩 宋常青

  统筹:赵宇 齐紫剑 张钦 魏忠杰

  导演:周天翮

  记者:何问 张文静 关建武 周天翮 张智敏

  剪辑:周天翮

  编辑:杨耀华 刘浩 周晓华 李彦南 徐力宇

  洋洋大观工作室制作

  新华社国际部 甘肃分社 比什凯克分社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的世界第一高桥进入建成通车倒计时

  • 2026届上海高校毕业生秋季校园招聘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