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已经能像本地人一样支付了”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我已经能像本地人一样支付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3-22 17:39

中国多措并举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外国友人感受到明显变化——

“我已经能像本地人一样支付了”

一名外籍人士在北京望京一家咖啡店内体验使用手机小程序预定公园门票。康杰 摄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核心阅读

  中国已经和超过150个国家缔结涵盖不同护照的互免签证协定,越来越多外籍人士来到中国旅游、学习、生活、工作。近段时间以来,中国相关部门推出多项措施,指导相关机构进一步提升支付服务水平,更好满足外籍来华人员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开户、注册、绑定境外银行卡流程更便捷了,更多重点场所和重点商户接受境外银行卡了,外币兑换网点更多了……在多方努力下,一个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支付环境正在形成。

  “欢迎来到中国。您可以选择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一系列支付服务。本指南将为您介绍各类支付服务的获取方式和使用流程……”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指南》,用图文并茂方式介绍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5种支付服务的获取方式和使用流程,在许多外国友人的朋友圈“刷屏”。

  加快推动商户开通境外银行卡受理、进一步优化外币兑换服务、推动境外银行卡更方便地绑定微信或支付宝……近段时间以来,中国支付服务再升级,得到很多外国友人点赞:“一部手机走四方,在中国支付很‘丝滑’”“多种支付方式,让我在中国的生活工作变得更加便利”。

  “整个绑卡过程不到一分钟就成功了”

  “前几天,我试着用我的维萨(VISA)卡绑定微信和支付宝,没想到整个绑卡过程非常快,不需要用护照验证,不到一分钟就成功了。”澳大利亚人杰克的妻子是中国人,最近他跟随妻子来华探亲,听家人说现在用手机软件绑定外国银行卡流程简化了,他决定试试。

  杰克此前随妻子来过中国几次,当时绑定移动支付流程有些复杂,他只得作罢,每次都是由妻子支付。“绑完卡后,我在中国终于可以自己出门支付消费了,这里的商店基本都接受移动支付,现在出门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就行。”

  杰克的体验,源于中国近年来接连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举措。202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提高入境游客使用境外银行卡及各类电子支付方式便捷程度以及外币兑换便利性。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在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等方面提出要求。

  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支持和指导下,自2023年以来,支付宝、财付通携手商业银行、清算机构、卡组织陆续落地系列优化举措,一方面推动“外卡内绑”,境外银行卡可绑定支付宝或微信在国内商户消费;另一方面支持“外包内用”,越来越多境外电子钱包可在国内使用。

  目前,外国友人可以使用他们已有的境外手机号、银行卡号等,在华开通移动支付。中国银联已与近200个境外钱包进行互通,支持如K PLUS(泰国)、Naver Pay(韩国)、GoPayz(马来西亚)等境外钱包使用者在中国境内便捷消费。支付宝、财付通等已引进13个境外钱包,如Touch'n Go eWallet(马来西亚)、Kakao Pay(韩国)、HiPay(蒙古国)、Changi Pay(新加坡)等。此外,支付宝和微信外卡支付均已实现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注册和认证流程更加简化。以微信支付为例,境外用户首次开通使用时,可在仅绑定外卡的情况下,在一定额度内直接进行免认证小额支付。后续,用户可选择完善实名认证,提高交易额度。针对外国人姓名格式特点,微信支付支持多种格式兼容。当用户需要更改相关认证信息时,无需注销原有实名账户即可对主要信息进行修改,并支持通过客服、人脸验证等方式,进行快捷重置密码等安全操作。财付通在今年春节前夕推出分层核验方案,境外人士仅需提交简单的身份信息即可直接绑定外卡,在一定额度以内可在大多数生活场景支付。

  更多细节服务在优化。3月18日,支付宝App试点上线多种语言翻译服务,从原有中英两种语言拓展至16种语言,翻译服务可以应用于支付宝App内的打车、订酒店、预订景点门票、乘坐公交车、汇率查询等场景。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境外来华游客使用的高频场景为重点,引入更多面向外籍用户的专属服务;同时扩大服务覆盖,接入更多卡组织和境外电子钱包,让更多外籍来华游客可以使用本国的电子钱包在中国境内扫码付款。

  “中国的移动支付很方便,现在我已经习惯使用了,去餐厅、咖啡馆、超市都可以扫码支付,而且会实时显示汇率。”杰克说。

  刷外卡取现金有了更多去处

  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俄罗斯女孩惠仁来到全新启用的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咨询。来中国之前,她已经和预订的酒店提前确认,可以使用境外银行卡进行支付。初到中国,她对在更多地方能否使用境外银行卡支付十分关心。工作人员告诉她,现在北京很多酒店、景区、餐馆都可以刷外卡,还协助她汇兑了零钱。“我不用担心支付会遇到问题,对在中国的旅程很期待。”惠仁说。

  由于中外支付习惯不同,一些外籍来华人员习惯使用银行卡或现金,支付时遇到一些不便。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介绍,外籍来华人员在华支付不便有3个难点:一是境外银行卡刷卡费率高于国内银行卡支付费率;二是受理境外银行卡的商户数量较少;三是商户有时候没有零钱找零。

  多家银行加速拓展境外银行卡受理环境。目前,中国工商银行13万户商户外卡POS机均支持五大卡组织外卡消费,80万台POS机具备外卡收单功能;截至2月底,中国银行受理外卡商户数较今年初增长13%。

  近日,中国银联联动产业各方启动“锦绣行动2024”,以“全域、全场景、全解决方案”为目标,将按照“30+X”模式,由产业各方联合推进。中国银联将率先投入30亿元资金,用于重点城市、重点场景的受理终端改造、标识布放、宣传推广等。在境外,中国银联在81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逾2.3亿张银联卡,35个国家和地区落地近200个本地钱包,这些银联支付产品涵盖刷卡、扫码和取现等功能。境外人员可在本地申请银联卡,携带至中国境内使用ATM机取现或使用商户POS机刷卡。

  针对外卡费率较高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正在指导支付清算协会发挥行业自律组织作用,与维萨、万事达(Mastercard)等主要国际卡组织协商推动降低交易费率,以减少商户受理成本。

  为实现现金兜底,外币兑换和现金服务水平也在提升。国家外汇管理局提出,将确保口岸、涉外酒店等重要场景具备5类外币兑换渠道中的至少一种。主要是有兑换标识的银行网点、支持使用境外银行卡提现的ATM机、银行授权的外币代兑机构、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还布置了一些自助兑换机,可以自助兑换外币。鼓励有条件的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和银行网点扩大外币兑换的币种供应。

  目前,中国交通银行的现金类自助设备均支持外卡取现;具备结售汇资质的网点均可提供外币现钞兑换服务。交行已与全国多家酒店等涉外服务机构合作开展代兑点业务。中信银行加大ATM机改造力度,增加受理维萨、万事达等境外银行卡的现金自助设备数量。在外币兑换方面,目前中信银行近1200家具备外汇业务资质的网点均可受理外籍来华人员外币兑入业务,并可向客户提供人民币小面额现钞。

  协同健全便利支付链条

  提升外籍人士支付便利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多种力量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多个部门提出改进措施。文化和旅游部提出,将推动国家4A级以上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等建立受理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对旅游景区、度假区、文博场馆等重点文化和旅游场景进行支付便利化升级。交通运输部提出,将推动丰富购票渠道,方便国内外人员持身份证、护照、外国人永居证等多种证件线上购票,并继续保留人工售票窗口、人工检票方式;积极推动国内主要网约车平台企业拓展支付渠道,一些企业为外籍人士提供“境外手机号注册+国际信用卡支付”的服务。商务部提出引导零售业等各类消费场所提供现金、银行卡、移动支付等多样化的支付方式,满足各类消费群体的支付需求。

  各地在努力行动。北京市正在推动全市重点商圈、景点、公园、酒店等重要场景的外卡受理能力升级改造,并建立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示范区。两大机场共有银行网点5家,兑换特许机构网点7家,大兴机场还设置了微信刷掌支付录入设备。运行一个多月以来,示范区累计办理业务超过7万次。

  上海市门户网站专门设立专题,汇总关于外籍人士支付的相关信息,方便用户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内容。点击网页,第一栏便是“如何像本地人一样支付”,包含英文版视频和文字解释,步骤清晰。上海市还部署推动三星级及以上酒店、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等场所开通外卡POS机,优化境外游客支付服务。

  浙江省自2023年11月启动实施境外人员支付便利化工程,着力创建一批优质服务区,探索一批创新应用,开展一系列主题宣传。截至今年2月底,全省可受理境外个人移动支付的商户已达256万户。

  支付环境不断优化,让很多外籍游客有了更好消费体验。来自摩洛哥的游客万明川,在入境中国时从ATM机上取了几百元人民币现金,但旅行中基本没用上,因为他大部分时间都使用移动支付,并搭配着刷了几次信用卡。他说:“这次旅程很完美,很短的时间里,我已经能像本地人一样支付了。在中国,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支付方式,而且这些支付方式都很方便。”

  (叶子、彭训文、康杰、朱嘉乐、张岳怡、张淇参与采写)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渝昆高铁长水机场站建设取得新进展

  •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在西安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正式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
2025-05-22 21:54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网络的经纬,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今这张网络正被快速撕裂。联合国也呼吁各国迅速编制与KMGBF目标一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025-05-22 09:44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
2025-05-22 09:4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2025-05-22 04:35
与大科学装置近距离接触,聆听院士专家讲解科学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学现象……近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所属135个单位“开门迎客”,
2025-05-22 04:35
从闽北山乡到广袤神州,科技特派员制度历经20余载深耕厚植,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5-05-22 03:40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本文原载于《科普时报》)
2025-05-21 17:56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全球雪豹可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基因组水平评估发现,相比雪豹南部支系,北部支系的基因组杂合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些特征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的有效种群大小相吻合。
2025-05-21 09:38
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1 09:43
科学家发现,在线辩论中,GPT-4一类的大语言模型(LLM)如能根据对手的个性化信息调整论据,其说服力将比人类高64.4%。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Francesco Salvi和同事分别将900名美国人与另一个人或GPT-4配对,使双方辩论各种社会政治议题。
2025-05-21 09:40
近日,清华大学李菂团队联合意大利、澳大利亚、德国等多国天文学家,综合“中国天眼”FAST和南非MeerKAT阵列望远镜的优势,对银河系球状星团进行了高精度的脉冲星偏振普查。
2025-05-21 09:37
人形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外形特点,可以在很多工作空间实现与人类相似的工作效能,并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
2025-05-21 09:36
研究团队综合了多种来源的观测和模拟证据,揭示了极地关键气候要素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北极气温以每十年0.68摄氏度的速率升高,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南极和青藏高原也呈现出明显增温趋势。
2025-05-21 09:35
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几乎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每个过程。
2025-05-21 09:33
科研人员近日首次公布在我国空间站发现一个微生物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天宫尼尔菌”,相关科研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上。
2025-05-20 10:24
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肺活量从童年到老年的演变过程。
2025-05-20 10:21
津潍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沪通道和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5-20 10:20
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杨荣贵与其在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团队,制备出一种可大规模生产的多级有序穿孔结构铜网,其散热能力优于已报道方案。
2025-05-20 10:19
按照经典理论,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后,每个子细胞核应当至少获得一套完整的单倍体染色体,以确保细胞正常发育和功能发挥。然而,最新研究却发现,在某些特定真菌中,
2025-05-20 03:55
最新气候数据显示,全球气温仍然极高,2025年将与2024年一道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5-05-19 10:4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