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式“民主输出”的中东之殇
首页> 国际频道> 锐评速览 > 正文

美式“民主输出”的中东之殇

来源:新华网2024-03-21 14:33

  新华社巴格达3月20日电题:美式“民主输出”的中东之殇

  新华社记者李军

  美国张罗的所谓第三届“民主峰会”3月18日至20日在韩国举行,而21年前的3月20日,正是美军入侵伊拉克的日子,伊拉克人民至今还在承受着美式“民主输出”的恶果……美国嘴上挂着“自由民主”“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等亮眼口号,实际却以民主之名行分裂国际社会和维护霸权之实。

  “在中东的心脏建立一个自由的伊拉克,将成为全球民主革命的分水岭。”21年前的今天,美国小布什政府以所谓“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打着“民主和自由”的旗号,悍然入侵伊拉克。随后,无休止的动荡与不安笼罩在伊拉克人民头上,让这个文明古国满目疮痍,深陷战乱泥淖。伊拉克人民所遭遇的痛苦,只是美式“民主输出”恶劣后果的缩影。

  长期以来,美国将自己的政治制度和价值理念强加于人,以“民主”之名不断输出战争。“民主”早已成为美国干涉别国内政、制造动荡分裂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推翻萨达姆政权后,美国以西方制度为模板,试图将伊拉克打造成所谓“中东民主样本”,但事实却是,伊拉克因此陷入教派冲突、族群对立、派系矛盾难以调和的政治乱局。根据全球统计数据库的资料,2003年至2021年,约有20.9万伊拉克平民死于战争和暴力冲突,约有920万伊拉克民众沦为难民或被迫离开故土。伊拉克政治分析人士纳杜姆·朱布里控诉,美国是一个战争帝国,惯于以民主自由等借口发动战争,将他国变成暴力和冲突之地。美国用“民主”“自由”“人权”等口号欺骗伊拉克人,“在美军占领的第一个月,我们就发现这是个天大的谎言”。

  这是2月13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国会大厦水中倒影。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美式民主背负累累罪债,中东地区是美式民主荼毒最深的地区之一。美国强行抛出所谓“民主改造中东”计划,声称要将“茉莉花革命”的种子播撒到中东的每一片土地,然而这场中东版“颜色革命”给各国带来的只有无尽的动乱。以突尼斯的动荡为起点,埃及、也门、叙利亚……一个接一个西亚北非国家陷入内乱,而在幕后煽动这波“颜色革命”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却美其名曰“阿拉伯之春”。埃及政治学者穆罕默德·阿提夫·马哈利夫指出,美国常以所谓“民主”为由干涉他国内政,引发地区局势动荡、恐怖主义滋生和生灵涂炭。

  一直以来,美国自我标榜为“人权灯塔”,而这座“灯塔”却制造种种非人道恶行。美军在入侵伊拉克和阿富汗期间肆意屠杀平民,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和阿富汗巴格拉姆监狱的虐囚丑闻举世哗然,制造叙利亚危机并长期偷盗叙利亚石油和小麦,发动“奥德赛黎明”行动让利比亚民众深陷无尽的黑暗……自去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军队在加沙地带的无差别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3万人死亡,加沙平民正遭受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美国却漠视上百万加沙民众的生命,一味地偏袒以色列,不仅多次阻挠安理会通过要求停火的决议草案,还不断向以色列提供军火援助。

  2023年2月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一名抗议者手举标语在林肯纪念堂前参加集会。“不要更多战争!不要更多战争!不要更多战争!”美国上千名反战人士当日下午在林肯纪念堂前举行集会,齐声高喊。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美国到处叫卖“民主”,并非真的关心民主,真实用意是假民主之名分裂世界、挑动对立、维护霸权。“华盛顿统治世界的野心,其驱动力不是来自更深层次的民主或自由、更加公正的世界、结束贫穷或暴力,或者更适宜居住的星球,而是来自经济和意识形态。”美国外交学者威廉·布鲁姆在《民主:美国最致命的输出》一书中一语道破。为追求霸权利益,美国给中东国家和人民造成了无法抚平的伤害,也给世界的和平稳定带来沉重打击。事实一再证明,美国导演的所谓“民主大片”从来不是世界的福音,而是动荡的祸根。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各国将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民主发展道路。美式民主弊病缠身,美国却依然好为人师,打着民主幌子损人利己,必遭全世界唾弃。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乌鲁木齐:老巷道提升改造成打卡新地标

  • 山东青岛:盘活闲置土地 助力乡村振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