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汝瓷看中华文化对日深远影响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从汝瓷看中华文化对日深远影响

来源:《参考消息》2024-03-21 10:34

  文/本报驻东京记者郭丹

  “宋朝是对日本文化影响最深远的中国朝代之一,尤其是以陶瓷、茶、禅、汉方药、绘画、丝织、插花、螺钿、刀、扇等文化产品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对镰仓、南北朝、室町时期的日本文化生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促成日本文化的重要底色。”近日,在日本众议院第一议员会馆,日本众议院副议长、日本汉学家海江田万里指着一件天青色的汝瓷作品对记者说。

  这件梅瓶由汝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君子依照宋代工艺精心制作,天青色中若隐若现地泛着一层淡粉,如雨后晴空散发着迷人色彩。王君子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这里是全世界唯一的汝瓷文化发源地。

  海江田万里热爱汉学、喜爱中国历史,致力于推动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事业。这件汝瓷便是王君子赠给海江田万里的礼物。

  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素有“天下名瓷,汝窑为魁”的美誉。汝瓷独特的釉色宛若“雨过天青云破处”的色彩,泛着如霞似玉的光泽和寥若晨星的清新。

  “不可或缺的完美之作”

  日本陶瓷研究专家长谷部乐尔曾在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发表过题为《日本对宋瓷的吸纳》的演讲,里面提到,“据明末《天工开物》记载,日本人好官窑。只要是官窑器具,出重金也在所不惜!”

  然而,哪里才是真正的官窑遗址?这个问题曾长期困扰众多业界专家。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考古学家才确定如今的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清凉寺附近的窑址,就是宋代传世汝官瓷的烧制场所。宋朝时,这里归汝州府所辖。

  虽然日本人极其推崇汝官窑,但由于汝官窑专供皇室所用,连落选品也禁止民间流通,加上北宋存世时间较短,传世器物稀少,流传到日本的更是寥寥无几。

  近日,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东洋馆内,记者发现了一件近乎完美的汝窑瓷盘正在展出。这是东京国立博物馆仅存的一件北宋汝窑瓷器,被该博物馆誉为“中国陶瓷收藏中不可或缺的完美之作”。博物馆记载,这是日本大文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藏品,后被私人买走赠予东京国立博物馆。

  此外,时隔两年,日本陶瓷艺术顶级美术馆——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将于4月重装开馆。北宋汝窑瓷器作为珍品列于展览目录之中。目录写道,“天青无穷”,汝瓷具有独特的“天青”釉,是仅凭自然光就可感知到深远美丽世界的名瓷。

  见证中日经济文化交流

  日本人喜爱汝瓷、喜爱宋瓷,与宋朝时期中日交往的历史息息相关。

  当时中日之间虽然没有签订官方贸易协定,但民间贸易兴盛。大量瓷器和茶叶、汉方药、绘画作品、丝织、插花等传到日本,受到贵族阶层的喜爱。日本陶瓷研究专家满冈忠成在一本名为《日本人与陶瓷》的书中写道,日本自镰仓时期以来就格外重视、尊重陶瓷,并对当时的中国陶瓷进行了分类。

  禅、茶、插花等文化的传播也促进了陶瓷在日本的兴盛。正所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茶酒花香之器在宋代各有专用,而相应的陶瓷器具也随之传入日本,并被作为珍品使用或保存。

  作为宋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汝瓷折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本的深远影响,也见证了中日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交往历史之悠久、民间往来之频密。

  在如今的汝瓷故里——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和汝州市,汝瓷匠人经过数十年专研,接近完美地复原了在宋金战火中失传的汝瓷制作技艺。平顶山市正在积极挖掘汝瓷这一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名片中蕴含的无穷魅力,将其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不断发扬光大,做大做强。

  据介绍,近年来,平顶山市坚持把发展汝窑陶瓷产业作为工业强市的重要抓手,不断探索以汝瓷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让文化软实力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未来,该市还将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建设一批新的汝窑陶瓷项目,打造集陶瓷制作、经贸、科技、文化于一体的“大陶瓷”产业格局。

  汝瓷魅力传天下。随着汝瓷产业的发展壮大,这一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结晶必将在世界舞台上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迎接助残日

  • 阿富汗西部洪水灾害致50人死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金塘海底隧道是甬舟铁路全线控制性工程,位于宁波与舟山之间金塘水道下方,全长16.18公里,其中盾构段长11.21公里。
2024-05-17 10:14
据估算,每辆新能源汽车每年减碳约1.66吨,中国2023年出口120万辆新能源车,每年可减碳约200万吨。
2024-05-17 10:10
5月15日,由载人航天工程投资建设、我国首个液体火箭发动机垂直高空模拟试验台考台点火试验成功,试验台发动机具备在千帕级以下真空工作环境中持续千秒的高空模拟试验能力
2024-05-17 10:08
4月29日11时08分,随着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领航号”刀盘缓缓转动,南通的崇太长江隧道正式进入盾构掘进阶段,这条深潜地底的机械巨龙,将在长江水下掘进11.325千米,崇明岛不通高铁的历史即将终结。
2024-05-17 10:07
立足“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安徽正在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转化为通江达海、左右逢源的发展优势。
2024-05-17 10:03
在建设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方面,江西将立足自身特色,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2024-05-17 10:01
伴随螺旋桨的轰鸣,一辆“空中的士”——旅航者X2正展翅翱翔。看完飞行表演,步入小鹏汇天展示厅,大家对这辆“会飞的汽车”充满好奇。
2024-05-16 10:29
近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2023年全国健康素养监测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9.70%,比202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继续呈现稳步提升态势。
2024-05-16 10:26
这对宇宙线粒子的传播、星系气体的动力学和宇宙磁场演化等研究领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观测结果
2024-05-16 09:36
近日,前往月球探索的中国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
2024-05-16 09:08
《自然》杂志审稿人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们的成果开启了量子互联网研究的新篇章”,“为未来大规模量子网络铺平了道路”。
2024-05-16 09:02
日前,广东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梁勤儒带队上线“广东民声热线”节目,拎着一篮“冻眠”荔枝上台“带货”。
2024-05-16 08:59
既然有“小时”,那么是否也有“大时”?东西方的历法计时方法有何异同?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历法计时的交流与发展?
2024-05-15 17:04
微生物合成天然产物时,大量合成基因仍处于沉默状态,限制了更多新天然产物的合成,这些产物被称为微生物“生命暗物质”。”罗小舟介绍,团队将持续推进菌株的开发改造工作,探索链霉菌在生产抗生素和天然产物等方面的产业应用。
2024-05-15 10:18
十四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中国残联14日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全国助残日活动的主题为“科技助残,共享美好生活”,并介绍科技助残工作进展和科技助残创新案例。
2024-05-15 10:16
为促进数字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将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在着力规范竞争方面,《规定》顺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趋势、新要求,完善各类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认定标准及规制要求。
2024-05-15 10:15
研究团队经过大量研究论证过程,为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装备了多项先进智能算法及技术,充分确保了无人机集群的智能化和稳定性。”团队负责人介绍,未来,团队将继续在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通信距离、速率、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024-05-15 10:14
近日,合肥市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监测中心预警了一起因施工作业导致的供水泄漏三级风险事件:在人流量较大的蜀山区金寨路与南二环交口附近,管道长期暗漏,很可能导致路面塌陷。
2024-05-15 10:13
据近期《自然·通讯》杂志报道,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机器学习工具创建了一个表现出混沌行为的电子电路的数字孪生模型。结果表明,新方法与线性方法相比,实现了更高的准确度,且比以前基于机器学习的控制器的计算复杂性显著降低。
2024-05-14 10:36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物理学家、HEPS工程副总指挥李煜辉表示,HEPS不是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建造,而是从头开始建造。
2024-05-15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