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识局:日本又开始了!才过半年,排入大海的核污水将超3万吨!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国际识局:日本又开始了!才过半年,排入大海的核污水将超3万吨!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2-28 13:20

  中新网2月28日电(张奥林)2月28日,日本正式开始排放第四批福岛核污水,预计将持续17天。这是2024年福岛核电站排放的首批核污水,排放量与前三次大致相同,仍为7800吨左右。

  最近一段时间,福岛核电站问题不断,先是发生了大量核污水泄漏事故,不到一个月核电站内又一度响起火灾警报。而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却不管不顾,仍执意开始第四次排污,引发广泛担忧。

  半年超3万吨核污水流入大海

  2024年度排放量将大幅增加!

  日本在2023年8月24日正式启动福岛核污水排海,并已完成三批次排放,前三批的累计排放量超过2.3万吨。

  日方公布的第四批核污水排放量仍为7800吨左右。也就是说,短短半年时间,将有超过3万吨核污水流入太平洋。

  而这才刚刚开始。

  根据东电公布的最新排放计划,2024年度(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拟分7次排出5.46万吨核污水,是2023年度的约1.7倍。

  有数据显示,在正式排污开始前,福岛核污水已存到了130万吨,要把这些水全部排完,至少需要30年。

  大量核污水泄漏进土壤

  安全事故多发

  日方一意孤行推进核污水排海,并声称排海系统“很安全”,然而频发的安全事故,使外界对东电在处理核污水问题上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产生了极大质疑。

  2月7日,福岛核电站一处核污水净化装置发生泄漏,约1.5吨核污水流出并渗入土壤,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总量高达66亿贝克勒尔!

  东电调查后发现,事故原因并不是多么复杂的设备问题,仅仅是工作人员疏忽未关手动阀门所致。

  这一调查结果引发日本舆论哗然,有日本网友表示:“连最基本的关阀门都做不到,你们(东电)到底能不能确保排污安全?”

  “希望你们能抱有相当的紧张感来对待此事,并能重新思考(你们)正在处理的物质是什么!”近日,针对问题不断的东电,福岛渔业联合会会长野崎哲如是呼吁。

  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2月19日也直接指出:东电内部管理职能不明,存在违反作业规则和安全措施的问题,要求东电彻底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仅仅过了两个星期,福岛核电站就又出问题了。

  日本福岛电视台2月25日获悉,当地时间22日凌晨,福岛核电站内用于燃烧废弃物的设施一度响起火灾警报,现场弥漫大量水蒸气。

  根据东电的说法,周边辐射量未发生明显变化,但数日过去,东电却还没能搞清楚大量水蒸气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更别提事故发生原因。

  而自排放开始以来,包括核电站工作人员被核污水溅射、用于输送核污水的水泵压力降低、过滤器堵塞等问题隔三差五地发生,进一步引发外界对排放设备安全性的担忧。

  长崎大学教授铃木达治郎近日在接受韩媒采访时表示,日本政府应该尽快停止核污水排海,并建立一个相关方都能信赖的“独立监察机构”重新审视此事。

  日本各界坚持反对排海

  福岛民众呼吁:请住手!

  “向海中排放核污水,就是人为扩散放射能!”现年68岁的织田千代是福岛县常磐市居民,2011年的福岛核事故彻底夺走了她在海边的安稳生活。

  13年来,出于“保护海洋”的愿望,织田与同伴们发起了“不要再污染海洋!市民会议”这一市民团体,定期组织反对核污水排放的示威和学习等活动。

  2023年9月,在东电正式开始排放核污水后,他们还与福岛县内外的居民、渔业从业者等一起向福岛地方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停止核污水排海,这也是日本国内首例类似诉讼。11月初,他们还提起了补充诉讼,原告人数扩大至约350人。

  起诉书中写道,“绝对不能容忍核事故和排海带来的双重伤害!”

  在核污水排放引发的问题中,渔民成为受影响最为显著的群体之一。

  现年73岁的高野武来自福岛核电站以北约8公里的浪江町,这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小镇,干了大半辈子渔业的高野武近日在接受日本时事新闻周刊《AERA》的采访时表示,当地渔民并未接受核污水排海,并认为排海这事本身,就是日本政府对此前“不取得渔民理解就不会排海”这一承诺的轻视。

  然而,日本政府和东电却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反而不遗余力地宣传核污水是“处理水”,并认为“稀释并排入海洋是安全的”。

  对于日本政府和东电的作为,日本政坛也不乏有识之士。社民党党首福岛瑞穗2月24日明确表示,该党并不会苟同“处理水”这一叫法,仍将持续使用“污染水”一词。

  福岛穗表示,“目前尚未有完全去除(放射性物质)的证据,即使放射性物质很少也是个问题,所以不能称之为处理过的污染水。”

  她还指出:“完全可以选择将其储存在储罐中或采用其他方法,我们反对将其排放到海洋中。”

  对于家乡和子孙后代的未来,高野武担忧地说道,“无法预测排海对海洋的影响将会持续多久,我希望子子孙孙都能在这片海域生活,我现在仍然希望他们(日本政府和东电)能停止排海。”(完)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地质灾害防治·北京在行动

  • 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活动在维园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四大家鱼,即青鱼、草鱼、鲢鱼、鳙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占淡水鱼类养殖总量的“半壁江山”,尤以长江流域所产鱼品质最优。但人工养殖久了,鱼类品质逐渐下降,需要捕捞野生鱼种来更换,确保鱼类种质“基因库”稳定。
2025-06-30 04:50
FAST如今每天观测时长接近24小时,每年总观测时长超过5300小时,持续不断地为科学家提供宝贵的数据。
2025-06-30 09:52
华南农业大学积极探索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育种创新,“华航香银针”就是创新成果之一。
2025-06-30 09:51
在近日落下帷幕的第十五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一位特殊的“考生”吸引了人们目光。
2025-06-30 09:51
6月29日,在海南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建设现场,各方正全力以赴加快工厂投产进程。
2025-06-30 09:51
作为一所工科见长的大学,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涌现出一批热衷文化艺术的学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庄英赞受邀参加《声声入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京剧票友大会》节目;
2025-06-30 04:50
今年“三夏”生产,该农场配备无人驾驶系统的收割机和拖拉机、气吸播种机、精准水肥轮灌系统、自动巡田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大显身手。
2025-06-27 10:25
6月24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太阳望远镜”(WeHoST)在四川稻城启动建设配套项目,预计2027年望远镜完成装调并投入试运行。
2025-06-27 10:24
古生物研究表明,包括早期犬齿兽在内的一些远古动物,脑袋为一个没有左右脑半球区分的整体,而现生哺乳动物和典型的进步颌兽类则有左右两个脑半球。
2025-06-27 10:18
6月26日21时29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二十号乘组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圆满完成既定任务。
2025-06-27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