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球文明倡议与文明交流互鉴”征文活动启事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全球文明倡议与文明交流互鉴”征文活动启事

来源:光明网2024-02-24 09:18

202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同和广泛关注。为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光明日报社、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共同发起“全球文明倡议与文明交流互鉴”征文活动,面向全球智库、科研机构及高校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征集文章,反映国际社会对全球文明倡议的赞同与理解,对文明交流互鉴的思考研究、真知灼见,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征文主题

全球文明倡议与文明交流互鉴。

二、推荐选题方向

结合个人经历、所见所闻和学理思考、理论研究等,阐释:

1、全球文明倡议与文明交流互鉴的时代价值与思想理论内涵,包括世界文明多样性、全人类共同价值、文明传承和创新、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等,倡导不同文明互尊互敬、相通相融、共生共进、互学互鉴。

2、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人类文明新形态。

3、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三、征文要求

1、文章原创,紧扣主题,具有学理特色。

2、表达生动、论证充分、逻辑严谨,文风便于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理解。

3、每篇文章不少于2000字。

4、文章语言为中文或英文。

四、评选与刊发

1、主办方组织专家对来稿进行评审。

2、来稿择优刊发在《光明日报》、《中国网信》和光明网。

3、优秀来稿汇编成册在海外出版。

五、投稿时间及方式

1、征稿起止时间:2024年2月25日至2024年5月31日。

2、来稿以word格式发送至投稿邮箱,邮件主题注明“‘全球文明倡议与文明交流互鉴’征文”字样。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和通讯地址、联系方式等。

3、投稿方式

邮箱投稿:zhengwen@gmw.cn

邮寄投稿: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珠市口东大街5号,收件人光明网海外编辑部,邮编100062;

联系电话:010-58926308(光明网)、010-55624939(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光明日报社 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

2024年2月24日

 

附:如需注释,请参考以下范例

1、中文注释

中文注释文章中引用的资料请注明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社、出版时间、资料所属页码。格式举例如下:

(1)专著

王铁崖:《国际法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2)论文

王缉思:《民族与民族主义》,载《欧洲》,1993年第5期,第19页。

(3)报纸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载《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

2、 外文注释

外文注释同中文注释的要求基本一致,只是文章名用引号,书名和期刊/报纸名用斜体,专著需要注明出版地。格式举例如下:

(1)专著

Robert O. Keohane and Joseph S.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Little Brown Company, 1997, p.33.

(2)学术论文

Tim Dunne,“New Thinking on International Society,”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s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Vol.3, No.2, 2001, pp.223-244.

(3)报纸

Henry A. Kissinger. M Nixon's Key Adviser on Defense,The New York Times, December 3, 1968.

3、 互联网资料注释

互联网资料格式需要注明作者姓名(如果有)、文献名、详细网址以及访问时间。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精品案例”发布,人民网,

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2/1110/c1004-32563325.html,访问日期:2023年2月9日。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运河文化“慢生活”

  • 500余名中美青年齐聚鼓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一项新研究中,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神经科学家培育出一种特殊类型的人类白血细胞,能促进神经纤维再生。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开发出利用这些特殊细胞的治疗方法,逆转视神经、大脑和脊髓损伤,恢复患者失去的神经功能。
2024-06-28 10:47
本报记者 余晓葵摄/光明图片  6月25日,与会嘉宾在交流讨论。 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一批全球153座“灯塔工厂”中,有62家是中国企业,其中不乏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科技企业。
2024-06-28 10:25
记者陈海波、通讯员王玉琢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获悉,国际计量局(BIPM)官网日前发布北斗授时监测结果,标志着基于北斗的授时服务获国际认可,可以为全球提供精准可信的标准时间服务。 作为BIPM指定的国内唯一一家北斗授时监测机构,中国计量院是此次北斗授时监测数据的主要来源之一。
2024-06-28 10:23
育秧、移栽是人们常见的水稻栽培方式,而将稻种直接播入大田进行水稻直播,是近年来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方式,但也存在出苗率较低的问题。 研究表明,水稻中胚轴伸长对幼苗破土出苗具有关键作用,是提供其迅速破土的主要动力。
2024-06-28 10:19
在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
2024-06-28 10:14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