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透视】美媒:美国民众看衰本国经济,隧道尽头的曙光还没有出现!
首页> 国际频道> 外媒聚焦 > 正文

【透视】美媒:美国民众看衰本国经济,隧道尽头的曙光还没有出现!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4-02-08 18:10

  中国日报网2月8日电(党超峰)当地时间7日,《华尔街日报》网站报道,对全美各地的美国人进行的采访显示,他们都表现出对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感到恐惧,在这样的世界里,政府或企业中没人有能力带领国家度过危险时期。受访者中,有些人生活富裕,有些人勉强糊口;有些人拥有高学历,有些人从事蓝领工作;有些人是共和党,有些人是民主党。

  当向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询问美国经济状况时,他们都流露出同样的悲观情绪。

  Alfredo Arguello在纳什维尔郊外的两家Mooyah汉堡加盟店的其中一家与顾客交谈,并在厨房帮忙。(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网站)

  疫情暴发时,Alfredo Arguello在纳什维尔郊外购买并经营一家Mooyah汉堡加盟店,现在他又开了第二家并雇佣了近50名员工。

  尽管他个人取得了成功,但Arguello说,他认为对于一个刚刚摆脱疫情和高通胀创伤的国家来说,“隧道尽头的曙光还没有出现”。他说,附近的许多其他餐馆最近都关门了,而且从整体来看,他担心美国正在承受苦难,因为政治领导人把他们政党的需要置于国家的需要之上。

  Arguello表示:"你可以说失业率是 3.7%,但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下,谁还会在乎呢?因为这就是人们的感受。他们感受不到希望。他们感受到的是一个分裂的美国。”Arguello用“不稳定”来形容美国经济。他说:“人们能感觉到的不是通货膨胀是否正变得温和,而是乌云依然没有散去。”

  Theresa Foster和丈夫。(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网站)

  Theresa Foster估计,她的家庭净资产有所增加,因为自疫情开始以来,她家位于纽约州奥尔巴尼郊区的房子价值上涨了约20%。Foster说:“但每次去商店,我都被价格吓一跳。”她和丈夫的收入加起来超过20万美元。她表示:“我觉得我们的处境如履薄冰,非常脆弱,两个政党拿出的处理经济问题的办法都没有任何理论基础。”

  现年57岁的Foster靠《退伍军人权利法案》的福利获得硕士学位,在一家非营利机构兼职,她的丈夫则全职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对她来说,通胀降温能缓解她的财务担忧这种说法,就好比告诉一个正在流血的人血流速度已经减慢了一样。

  Foster说,令她感到不安的是,美国政府不断地花钱却屡次犯错。比如美国从阿富汗混乱撤军。这一切都让人们无法对领导人处理其他复杂问题的能力抱有信心。

  她表示:“我觉得无论他们怎么谈论经济,他们并不真正清楚,因为他们没有一套连贯的计划。”

  护士Funck和爸爸(图片来源:Funck FAMILY)

  来自俄亥俄州米尔福德的护士Funck说,她在辛辛那提一家大型医疗中心照顾病人,那里有许多没有保险、无家可归的病人。

  52岁的Funck称:“政客们似乎过得很好,而其他人都在挣扎。”

  她的年收入约为9万美元,学生贷款在20年后被免除,也没有子女需要抚养。尽管如此,她还是经常担心自己会被意外支出拖垮。她说,除去房贷、车贷、日用品和水电费,她的收入所剩无几。她优先为退休储蓄,“因为我不指望社会保险还在,我必须能够养活自己”。

  Haleigh和Clayton Wiles (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网站)

  在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市,Clayton Wiles一家尽管加了薪并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但仍感觉家庭财务状况似乎在倒退。

  44岁的Clayton是一名拖车司机,他工作的年收入比三年前增加了1万美元,家庭年收入达到5.8万美元。但Clayton夫妇负担不起修理他们有故障的卡车,并计划动用微薄的退休储蓄,在他们的两个孩子今年失去医疗补助资格时为他们支付医疗保险。

  30岁的Haleigh正在学校学习,希望将来成为一名老师,但她担心即使能给家里带来另一份收入,他们也无法开始攒房子的首付。Haleigh称:“我认为美国梦已经不复存在了,美国梦无法实现。因为你需要钱来赚钱,你现在要么一开始就领先,要么就一直在追赶”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