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英媒:为何欧美抗击通胀难言胜利
首页> 国际频道> 外媒聚焦 > 正文

英媒:为何欧美抗击通胀难言胜利

来源:参考消息2024-02-07 20:55

  参考消息网2月7日报道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4日报道,在通胀持续减弱的背景下,世界各地的央行官员们已开始为降息做准备。但正如美国就业数据所显示的,火热的劳动力市场成为阻止他们实现2%通胀目标的最大潜在障碍。

  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埃斯瓦尔·普拉萨德说,对各国央行而言,2日公布的数据使宣布抗通胀之战取得胜利成为“一个令人担忧得多的”决定。他说:“现实是,在存在这些压力的情况下,除非生产率增长保持强劲,否则持续抑制通胀将是非常困难的。”

  报道称,不可否认的是,通胀状况已经有了相当显著的改善。一年前,美联储和其他央行曾处于“残忍”的加息过程中,当时有人担心加息将促使经济陷入衰退。

  在德国法兰克福,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1月25日作出积极表态,宣布“去通胀进程”正在生效:欧元区的总体通胀率目前为2.8%,与欧洲央行设定的2%目标差距不大。

  英格兰银行(央行)行长安德鲁·贝利1日在伦敦对记者说,在英国的通胀率在6个月内降低一半至4%后,他正在看到“通胀方面的好消息”。

  东方汇理投资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学主管马哈茂德·普拉丹认为,通胀目前“呈明确的下降趋势,我们会看到央行今年大幅降息,这只是时间问题”。

  他还说:“出于谨慎考虑,央行官员们希望再稍稍多等一阵儿,但我预计美联储、欧洲央行和英格兰银行都将在今年年中降息。”

  报道指出,这个“去通胀”故事的持续进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命运。尽管通胀最初的下降是由外部因素推动的,但目前的进展有赖于更为艰巨的抑制内生性物价上涨的任务。如果就业和工资增长一直过于强劲,这项任务将变得更加困难。

  经济学家们指出,要挤掉物价过度上涨的最后残留物,可能需要政策制定者继续实施强硬的政策,以便进一步抑制需求。

  这完全反映出数个月来一直困扰着各国央行官员的一个问题:在努力将通胀率降至2%目标的进程中,事实是否会证明“最后一英里”是最难的部分?如果真是如此,央行将不得不在降息前格外保持耐心。

  在主要央行中,美联储官员们始终表现得最不担心难以完成抗通胀旅程的最后阶段。

  而拉加德则一直警告称,在现阶段即便是讨论可能的降息都“为时尚早”——关键原因是薪酬不断上涨。欧洲央行和其他央行担心的是,工人们将会要求大幅加薪,以恢复他们在最初的物价上涨阶段丧失的购买力。随着这种增长的消费能力进入经济,它将引发新一轮的物价飙升。

  和美国的情况一样,这些担忧得到了欧元区劳动力市场令人意外的韧性的支撑。欧元区去年12月的失业率继续处于6.4%的创纪录低点。许多企业——尤其是服务业企业——仍在抱怨劳动力短缺是制约生产的主要因素。

  其他通胀“上行风险”引发的担忧则令央行官员们越发谨慎。一个显而易见的风险来自冲突不断的中东地区;胡塞组织袭击红海船只导致航运中断被广泛认为是可能令通胀升至高于预期水平的一个因素。鉴于这条贸易路线对于来自亚洲的进口商品具有重要意义,欧洲似乎尤其容易受到影响。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今日腊八,来一碗家乡的腊八粥

  • 多彩活动迎腊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2025-01-06 02:50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2025-01-06 02:15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2025-01-06 09:49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2025-01-06 09:48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2025-01-06 09:47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