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法媒:移民问题是美国政治僵局关键所在
首页> 国际频道> 外媒聚焦 > 正文

法媒:移民问题是美国政治僵局关键所在

来源:参考消息2024-02-05 18:30

 

  参考消息网2月5日报道法国《世界报》网站1月30日刊登题为《移民问题既是美国安全当务之急又是政治僵局关键所在》的文章,作者是彼得·斯莫拉尔。全文摘编如下:

  得克萨斯州州长拒绝执行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共和党初选领跑者特朗普敦促本阵营议员拒绝与民主党达成任何妥协。拜登总统宣布,如果国会赋予他手段,他打算在紧急情况下关闭与墨西哥的边境。公共舆论很焦虑。美国在移民问题上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美墨边境压力增大

  在今年这个总统选举年,移民问题是公共辩论的焦点,也是拜登的弱点之一。但这也暴露了共和党人的政治算计,他们准备为选举煽风点火,阻挠任何新的援助乌克兰计划,援乌已沦为相关问题。

  美国与墨西哥边境的压力很大。在美洲大陆的其他地区,造成移民问题的原因很多,数百万人被迫一路向北流离。还因为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无法以两党合作的方式彻底改革联邦移民管理体系。

  拜登承认:“系统崩溃。”他在任期前两年里希望取消前任总统备受争议的政策,然后越来越多的移民涌入。自2023年1月以来,他一直在努力重塑自己的方法。白宫的构想是迫使寻求庇护者在抵达美国之前先在过境国提交申请,或通过应用程序预约。

  但压力越来越大。去年12月,近30.2万名无证件移民被讯问,高峰期每天有1万人。这是前所未有的数字。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边境警察共控制了240万人,与前一年的人数基本持平。其中有169人被列入“恐怖分子监视名单”,这份名单上有近200万人被认为是需要美国情报部门特别关注的对象。共和党民选代表普遍担心潜在的恐怖分子会通过漏洞百出的边境渗透进来。

  装铁丝网引发内斗

  得克萨斯州共和党州长格雷格·阿博特是这场政治和安全危机的参与者之一。2023年,他以分担负担为名,组织将9万多名无证件移民转移到由民主党管理的大城市(如洛杉矶、芝加哥和纽约),从而引发热议。阿博特最近下令在格兰德河沿岸、伊格尔帕斯镇周围紧急安装带刺铁丝网墙。这些铁丝网部署了将近50公里,会劝退墨西哥一侧跃跃欲试的过境者。但是,这些铁丝网阻止联邦军队进入边境,而这是联邦军队的特权。

  1月22日,最高法院做出了有利于联邦政府的裁决。对此,阿博特指责白宫不履行“宪法职责”。在宣布得克萨斯州遭到“入侵”后,州长援引了本州的“自卫权”。该州对联邦政府的反抗启发了其他州长。25名共和党州长签署了一份文件,声援他们的得州同僚,并解释说,如果联邦政府不履行职责,各州可以取代华盛顿。

  在华盛顿,共和党官员发现自己处境尴尬。在指责白宫不作为数月之后,他们现在决定“拉布”(西方议会政治的专业术语,指在议会故意发表冗长演说、提出过多修正案以拖延议案表决或者瘫痪会议——本网注),以阻止参议院两党四个月前谈判达成的协议。在众议院,议长迈克·约翰逊在特朗普派的不断施压下表示,参议院的法案虽然尚未公之于众,但等传到众议院就会“胎死腹中”。

  该法案计划大大增加获得庇护的难度,并加强边境安全和驱逐前的拘留能力。然而,这对民主党人来说是一个艰难的妥协。它已经引发党内左翼的强烈敌意。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在一次闭门会议上承认,特朗普拒绝接受任何两党折中方案。这位前总统在他的“真实社交”网站上解释说:“在边境问题上达成一项糟糕的协议远比达不成协议糟糕。”特朗普派现在的论点是,拜登可以在没有新立法框架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而此前两年多以来,他们的说辞恰恰相反。

  移民危机成为工具

  对特朗普来说,移民危机是他攻击拜登政府的一个有利角度。他倾向于通过向民选代表施压来维持危机,不给拜登提供任何政治喘息机会。他还利用这一议题来对抗共和党的初选对手妮基·黑利。

  另一方面,保守派则把该问题打造成焦虑之源,故意把移民问题与犯罪和毒品问题混为一谈,特别是在美国城市中盛行的合成阿片类药物芬太尼。

  众议院的共和党人则由“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主导,出于原则和姿态,他们对妥协的概念持敌视态度。

  白宫在被动和否认之间摇摆,不能免除对当前危机的责任。面对2023年9月底对乌克兰军事援助耗尽,白宫在众议院遭遇“共和党骚乱”。10月初,凯文·麦卡锡在同意暂时延长联邦政府拨款后,被自己的党团赶下了议长职位。

  随后,拜登郑重呼吁共和党人投票支持总额为1110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其中包括向乌克兰提供610亿美元,向以色列提供140亿美元。但共和党的民选代表们却决定将这一关乎美国信誉及其全球盟友关系的援助与移民问题挂钩。尽管在1110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中,有140亿美元专门用于加强边境的警力和司法力量。

  拜登的亲信一直声称两党中仍有多数人赞成向基辅提供大规模援助。他们似乎低估了特朗普对共和党的控制力,也低估了强烈的孤立主义和优先考虑国内事务的要求在积极分子群体中的上升趋势,而这一群体在共和党初选中发挥决定性影响。国内优先事务首先从移民紧急情况开始。但如今,特朗普派的当务之急似乎只有一个,而且与国家安全和美国利益毫无关系——在11月击败拜登。(编译/赵可心)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