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遇见丨“中欧需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遇见丨“中欧需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1-29 20:31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发布联合公报,向世界宣告两国建交。法国成为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大国。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掀起了强烈的国际舆论,被西方称为“一次突发的外交核爆炸”。

  60年后的今天,中法两国元首一致同意要以中法建交60周年为契机,全面重启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中法关系再上新台阶。面对变乱交织的国际局势,作为拥有灿烂文明的古老国度,中国和法国将携手促进文化文明间的相互尊重与包容,在世界人民心中播撒和平的种子。

  CGTN欧洲分台在庆祝中法建交60年之际,推出融媒体系列《遇见—法国篇》,讲述为中法双边关系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故事。本期带您“遇见”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

  作为曾经法国乃至欧洲最资深的政治家之一,帕斯卡尔·拉米在2005至2013年间担任了两届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在这期间,他目睹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的崛起,以及这些国家对国际经济秩序产生的深远变化。

  拉米与中国的不解之缘要从1986年说起,那时,作为时任欧盟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办公室主任的拉米随行德洛尔访华。拉米回忆起当时北京街头满是自行车,汽车非常罕见,谁能预料到几十年之后曾经的“自行车王国”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国?然而拉米对中国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关于她飞速发展的经济。

  “当今时代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是一个现代化、充满活力并不断发展的成功的经济大国。”拉米在巴黎办公室接受CGTN欧洲分台专访时谈道,“我对中国的第一印象是它历史悠久而纷繁浩瀚的文明,中国有着不可思议的历史艺术和文学。”

  今年77岁的拉米身兼数职,并仍然活跃于国际舞台上。拉米同时还是主校区位于上海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特聘教授,成为继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和法国前总理让-皮埃尔·拉法兰之后,又一位在该学院任教的国际著名政治家。拉米表示在中国任教的经历向他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全新的窗口。

  “中国学生更加渴望向我学习知识,他们觉得‘这位教授知道我需要掌握的知识,我得汲取他所有的学识’,这也使得同样教课一小时更加让人感到疲惫。”拉米笑着说道,“这些学生坚信他们的生活将比他们父母的更好,只要你有抱负,未来就会更好,中国在不断发展这个观念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其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拉米曾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入世”全过程。当年在担任欧盟贸易代表时,他曾促成欧盟和中国就“入世”问题达成双边协议。

  “我认为当时谈判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幕,是时任总理朱镕基与我的会谈,我对他有着非常崇高的敬意。”拉米表示,“谈判是一项你把底牌隐藏到最后一刻的博弈。这有点像打扑克,谈判一直持续到谈判者最后摊牌才得以结束。”

  “当朱镕基对我说‘这项条件我不能接受’时,我回答道‘虽然您不情愿,但您不得不接受,因为同您一样我也不会改变我的立场。’”拉米回忆道。

  中国“入世”谈判的艰难程度在世界谈判史上极为罕见。自1986年7月10日正式递交复关申请起,一谈就是15个春秋。

  2001年,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的一声槌响,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入世”的捷报。木槌落定只在一刹那,会议审议仅有几分钟,却凝聚着中国15年“复关”“入世”的艰辛与汗水。

  “中国的确付出了一些代价,但是我认为她成功了。”拉米评价道,“由于中国比其他国家付出了更大的‘入世’代价,中国也从贸易开放中获得比其他国家更多的利益。”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更是惠及世界的历史大事件。“入世”以来,中国始终高举多边贸易旗帜,不断地向世界发出“开放强音”,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所经历的这段高速增长期的持续性和持久性。”拉米表示,“数亿中国人民因此成功脱贫,加入世贸组织使得中国教育水平提高,并且推动中国在附加值和技术层面稳步提升。”

  拉米充分肯定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总体表现。他评价说,在总体上,中国很好地履行了“入世”谈判中的承诺并执行了世贸组织的贸易政策。如今,中国已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货物贸易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一切都让拉米印象深刻。

  然而,中国在发展的同时还得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剧烈演变和冲突动荡,去全球化主张不绝于耳,全球化的前路究竟如何?

  “我认为世界并不会走向逆全球化,只是全球化会以另一种方式进行。”拉米表示,“当今时代,效率与安全之间的平衡正发生变化,世界上某些地区的安全性会得到提升,但或许会以经济一体化程度降低为代价。我认为世界经济体并不会分化,我们只会面临一个不同的全球化,并且全球一体化的速度会减缓。”

  过去的一年,中欧关系在巨变的世界中密切互动、快速发展。双方十多次高层会晤空前频繁,尤其是第二十四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成功举行,增进了政治互信。经贸关系上中欧贸易额继续高位运行,2023年底中国对欧盟5国采取免签证政策,进一步促进了人文交流。

  “中欧未来的稳步发展需要双方建立起独一无二的伙伴关系,并且该关系是基于承认双方的分歧,这才是真正的起点。”拉米表示,“就像在谈判中一样,我们必须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试着去理解对方是如何看待当前情况、如何看待你。一旦我们这样做了,我们就向真正意义上的伙伴关系又近了一步。这必须是双向的,我们中欧双方必须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监制丨梅焰主编丨郭醇记者丨王其伟视觉丨汤姆·劳斯·布朗摄像丨约翰·比弗题字丨郭启宏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

  •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