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定居中国,新疆创业—— 一位法国“90后”的中国情缘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定居中国,新疆创业—— 一位法国“90后”的中国情缘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2024-01-26 19:28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邢晓婧刘欣】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2014年起定居中国新疆的法国“90后”小伙贝桑松·夏尔·汤姆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讲述了家族里的中国故事以及他个人的中国情缘。

  在贝桑松的家乡——法国中部城市布尔日,有不少和中国高校的合作项目。大三那年,贝桑松参加学校的“2+2”项目于2011年来到重庆工商大学留学。在此过程中,他逐渐产生了先试试留在中国工作的想法,没想到12年间在中国结婚生子,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生活至今。

  “我被中国的发展所震惊。”回想起刚来中国的情景,贝桑松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重庆是我踏足的第一个中国城市,完全没想到竟然发展得那么好,要知道,重庆并不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2014年6月,贝桑松和妻子去新疆旅游时,偶然发现新疆有很多企业和一些非洲的法语国家有合作项目,对法语教学有巨大需求,而法语培训机构在新疆几乎是空白。这让贝桑松夫妇看到商机,萌生了在新疆创业的想法。2014年年底,他们举家搬迁至乌鲁木齐,不久后,一家以“乌鲁木齐法语之家”命名的法语培训公司便正式开业了。

  说来贝桑松家族和中国颇有渊源。他的姥姥克里斯蒂亚娜(Christiane)于1932年出生在北京长城脚下,姥姥的父亲是一名法国军官,在当时的法属殖民地越南工作。因为中国各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好,克里斯蒂亚娜在童年时去过北京很多次。

  克里斯蒂亚娜五六岁在长城脚下生活时,那里有个技艺高超的铁匠。有一次,贝桑松的太姥姥给了铁匠一些硬币,他便用融化的硬币打了一柄做工精美的勺子。姥姥小时候用过,后来传给了贝桑松,他一直带在身边,算起来这把勺子也快90岁了。

  大约40年前,法国电力集团(EDF)作为技术总负责方,参与了中国第一个大型核电项目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克里斯蒂亚娜的哥哥正是法国工程师团队的负责人,因为工作原因,多次往返于中法两国,2020年不幸因新冠疫情去世。贝桑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有时候听到他讲起在中国的生活,姥姥也能依稀回想起小时候在中国的故事,祖孙俩因为中国多了很多共同语言。他笑着说,“我姥姥今年92岁了,还很有活力”。

  “西方新闻媒体上的中国,不完全是真实的中国。”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贝桑松说,刚开始听说他在新疆定居了,他的父母专程飞到乌鲁木齐看他。他的家人在乌鲁木齐逛商场时连呼“吃惊”,感叹在法国吃的奶酪、用的东西,几乎都能买到,生活非常方便。他们还惊讶于乌鲁木齐的高度融合,这里不仅有各个民族的中国人,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人。他们亲眼看到之后就放心地回国了。

  贝桑松的其他朋友也来到乌鲁木齐旅游,尤其喜欢新疆独特的风土人情。在这里,有少数民族,有外国人,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也可以过现代化的生活。还有好几个女性朋友表示“很有安全感”,因为她们在国外的时候晚上不敢单独出门,但是在新疆完全可以。

  “我知道西方社会对中国存在误解甚至是偏见。”贝桑松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每当我回国的时候,经常被问起在新疆的生活怎么样。我总会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我在新疆交到了各个民族的朋友,家庭和睦、事业稳定,生活得很好,跟西方新闻媒体报道的不完全一样。有时候对方半信半疑,我就会说,‘不相信的话,你就自己买张机票去看看吧’。”

  贝桑松告诉记者,他曾在很多城市生活过,但算下来在乌鲁木齐生活的时间最长。他说,“乌鲁木齐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很喜欢这里,目前没有离开的打算。”

  如今,贝桑松夫妇把“乌鲁木齐法语之家”经营得有声有色,他的学生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锡伯族、汉族等各个民族,有退休老师,也有小孩子,有的在乌鲁木齐,还有的在上海、青岛、烟台、宁波甚至是法国、加拿大等地,通过线上课程跟贝桑松学习法语。

  贝桑松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他的一个学生憧憬进入香水行业,在他的帮助下去了法国留学;还有个学生在法国学习酒店管理专业,现在在深圳的一家高级酒店工作。“我帮助中国学生实现梦想的同时,他们的励志故事也让我受到鼓励。我愈发感受到了作为沟通中法两国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发挥出的作用。”

  在贝桑松经营的法语之家,常常举办法国文化交流活动,不管是哪里人,只要对法语感兴趣都可以参加,一边品尝法式美食,一边谈天说地。贝桑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我们计划组织相关活动,让中法两国民众有更多机会交流,增进了解、认识对方的国家,是成为好朋友的第一步。”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景德镇陶阳里:城市更新激发文旅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