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软实力优势时代已结束:年轻人更容易看好中国”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美国软实力优势时代已结束:年轻人更容易看好中国”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2024-01-15 21:03

  原创 齐倩 观察者网

  去年11月,华盛顿动物园“美香”一家三口启程返乡,旅美大熊猫自此全部回国。“中国大熊猫何时再次赴美”,成为美国民众和各大美媒关注焦点。这一现象令一些美学者和媒体忧心忡忡。

  “与中国相比,美国全球‘软实力’战略正在老化。”1月13日,美国《国会山报》发布专栏文章,以大熊猫为由,渲染中国通过所谓“熊猫外交”、对外援助、全球媒体布局等计划对美国构成的“软实力威胁”。

  文章指出,相比年长者,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更有可能对中国政治、技术和文化持积极看法,即使在日本也是如此。而在发展中国家,美国凭借好莱坞、流行音乐和快餐获得“软实力”优势的时代早已结束。

  当前,中美地缘关系紧张局势持续。在美国政客渲染炒作下,涉台、关键技术出口管制、对俄关系等议题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阻碍。但尽管如此,在“大熊猫有可能回归”的消息传出后,大熊猫便迅速登上包括《纽约时报》、NPR、福克斯新闻、《华尔街日报》等主流美媒的头版头条。

  “这就是文化符号(cultural symbols)的力量,”专栏文章作者、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进出口银行行长霍赫伯格(Fred P. Hochberg)如此写道。

  中美双方1996年开始开展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美国是最早和中国开展合作的国家之一,也是和中国开展大熊猫合作单位最多的国家,先后一共有4家动物园参与,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为濒危物种的保护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目前,我国已与美国、日本、俄罗斯等18个国家、20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去年,共有17只到龄到期大熊猫先后从日本、美国、法国、荷兰、马来西亚、英国、德国等国家返回。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在国际交流中,大熊猫深受外国游客的喜爱,可以说是友谊的使者和桥梁。对于所谓的“熊猫外交”,我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此前表示,中国同很多国家开展大熊猫的保护合作研究,目的是提高濒危物种的保护水平,促进全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然而,《国会山报》在文章中将“熊猫外交”视作中国在国际“软实力”外交战略的一部分。文章还提及了中国开展孔子学院、全球媒体布局等文化交流计划,同时表示,通过对外援助和“一带一路”倡议,南半球的社会经济与中国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在发展中国家,美国凭借好莱坞、流行音乐和快餐获得软实力优势的时代早已结束。”文章称,美国政府应该在未来的全球文化外交战略上投入更大的力量,因为中美正在全球南方展开“认知战争”,而美国当前大部分文化战略为冷战时期的遗留产物。当前,局势对于美国来说不容乐观。

  文章举例说,不同于欧洲,在主要位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中等收入国家中,民众对于中美两国都持积极看法;相较于年长者,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更有可能对中国政治、技术和文化持积极看法,即使在日本也是如此。数据还显示,在非洲国家,大多数人认为中国文化高于平均水平,甚至是世界上最好的。

  最后,文章呼吁美国政府加强文化外交努力,就什么是“美国文化”达成共识,并找到一种方法来协调美国在舞台、博物馆和电影院等传统高雅文化场所之外的影响力。

  其实,在美国内部,对于美国将输掉影响力争夺战的担忧已经由来已久。

  美国《新闻周刊》2022年10月曾援引英国剑桥大学民调结果称,在赢得发展中国家民众青睐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斗争”中,中国首次击败美国。当时的民调显示,发展中国家已经对世界中所谓“自由民主国家”失去信心,有62%的民众支持中国,61%的民众支持美国。

  去年3月,CGTN智库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全球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球35个国家3776名受访者中,有74.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政治权力更倾向于为少数富人服务,而非广大民众。

  来源|观察者网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明日召开!敬请关注2025年数字丝路发展论坛

  • 百年量子路:从理论诞生到改变未来的量子信息革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刘世荣院士团队日前发布“气候智慧型适应性造林”新范式,构建起气候—树种—立地精准匹配体系
2025-07-23 02:40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小麦大麦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团队在一种小麦野生近缘种——冰草中鉴定出一个可调控穗粒数的关键基因AcRR1
2025-07-23 02:40
22日17时37分,随着330千伏玛玉二线结束试运行,330千伏玉树第二回线路工程宣告正式投运。
2025-07-23 02:4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2025-07-22 10:35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2025-07-22 02:35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2025-07-22 02:35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2025-07-22 02:35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2025-07-22 02:3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