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社评:达沃斯将再次见证中国与世界相互成就
首页> 国际频道> 锐评速览 > 正文

社评:达沃斯将再次见证中国与世界相互成就

来源:环球时报2024-01-15 14:27

  备受关注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即“冬季达沃斯论坛”)1月15至19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来自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名各界代表齐聚一堂,以“重建信任”为主题,深入探讨世界经济的未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出席论坛年会开幕全会,并作为受邀领导人发表特别致辞。

  此次年会在“几十年来最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背景下”召开,有西方媒体总结为4个“C”开头的词语:冲突、“新冷战”、气候和混乱。国际社会对本次论坛寄予厚望,300多位政要将出席,其中包括6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希望达沃斯成为促进合作的加速器。中国的积极参与和展现出的开放、合作态度,无疑是各国与会者都渴望看到的,也是地缘政治及世界经济不确定性中最大的确定性和可依靠力量。

  自从1979年首次参加论坛年会以来,中方一直是达沃斯论坛的积极参与者,达沃斯论坛也是中国与世界融合发展、相互成就的最佳见证者。如今达沃斯论坛已经成为中国领导人向外界阐明中国发展理念的重要场合,各方代表都希望在这里听到中国的声音。从中国总理的特别致辞,到中方各领域代表在论坛多个场合就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等主题的讨论,本次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将一如既往展现扩大开放、支持全球化的坚定态度,不断续写中国与世界融合发展、相互成就的故事。

  作为一年一度给全球经济把脉问诊的重要场合,今年的达沃斯论坛不仅延续了去年“在分裂的世界中加强合作”的基调,再次就世界分裂与对抗的危险性发出预警,还直指当前世界面临的信任危机这一核心矛盾。论坛希望通过讨论重建信任的基本原则,为艰难复苏的世界经济提供增长新机遇、创造发展新条件。正如施瓦布主席所指出的,目前的悲观情绪前所未有,重建对未来的信任至关重要,为此需要全球、国家和地方的合作,“创造一种积极的叙事”。

  在推动世界重建信任、加速经济复苏方面,达沃斯跟中方一直以来倡导的通过团结合作解决重大危机、摒弃零和博弈回到合作共赢、反对“脱钩断链”“小院高墙”高度契合。尤其是,今年讨论的核心议题,如为新的时代创造增长和就业,人工智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施长期气候、自然与能源战略等,与中国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方向一致的。而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正是中国一直在努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中国与达沃斯的不谋而合,正说明世界主流与人心所向。

  有必要强调的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持续疲软这个大环境之下,重建信任绝不可能是通过所谓“去中国化”的方式实现的,而只能是在不断地深化与中国的合作中实现,从真正理解中国与世界不可分割的融合发展开始。在面向未来的经济框架中,立体、丰富、有活力的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支持全球化的中国,必将是世界各国的发展机遇和伙伴。

  达沃斯论坛主办方在官网上对于本次年会的展望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未来一年将是一个“永久性危机”时期,还是决心、韧性和复苏的时刻?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经济未来繁荣的机遇所在,由中国释放出的积极信号,正是达沃斯最希望听到的,同样也是世界最希望听到的。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体育代表团成都世运会首金诞生!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实验室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2025-08-08 10: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能够提高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从而减少电子废弃物。
2025-08-08 10:16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2025-08-08 10:12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2025-08-08 10:11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2025-08-08 10:09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2025-08-07 10:18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如何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2025-08-07 10:18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2025-08-07 03:40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什么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2025-08-07 03:4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2025-08-07 03:40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2025-08-06 09:38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2025-08-06 09:35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2025-08-06 09: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2025-08-06 09:25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测情况。
2025-08-06 09:22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2025-08-05 10:16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越来越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2025-08-05 10:15
》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2025-08-05 10:14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2025-08-05 10:13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
2025-08-05 10:1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