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会山骚乱三周年,“民主威胁”仍在撕裂美国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国会山骚乱三周年,“民主威胁”仍在撕裂美国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1-07 09:17

  中新网1月6日电(张乃月)尖叫、纵火、打砸……2021年1月6日,美国“国会山骚乱”事件震惊世界,撕下“美式民主”的遮羞布。

  三年过去,美国政治极化、党争恶斗愈演愈烈。随着2024年总统大选即将到来,对于国会山骚乱“如何发生、谁该负责、影响几何”的争议进一步加剧了两党分歧,令美国面临更多的混乱和动荡。

   美国政治的“断层线”

  2021年1月6日,大批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闯入象征美国政治权力的国会大厦,致使认证2020年大选结果的进程被迫中断,5人在骚乱中死亡、约140名执法人员受伤。

  极右极端组织成员、前警官、奥运金牌得主、现役海军陆战队队员……数百人在“国会山骚乱”后的一系列诉讼中被定罪。特朗普也因涉嫌试图推翻美国2020年总统选举佐治亚州结果遭到刑事指控。

  当下,围绕这起事件的审判、调查和听证会远未结束:美国当局仍在努力指认因国会大厦暴力行为而被通缉的80多人;骚乱前一晚在共和党和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外放置炸弹的“帽衫炸弹客”仍然在逃;对被控犯罪人员的审判仍未结束。

  布鲁金斯学会注意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更愿意使用暴力来实现政治目的,其民调结果显示,23%的受访者同意“美国的爱国者可能不得不诉诸暴力来拯救我们的国家”,这一结果高于2021年的15%。

  但更可怕的是,“国会山骚乱”带来的政治余波与党争共振,引发一系列后果不断撕裂美国。虽然无数目击者证词、上百份起诉书、数千小时的录像被曝出,但人们对骚乱认识的分歧却越来越大。

  对特朗普和他的不少支持者来说,“1月6日”后的日子充斥着“不满和政府阴谋”,特朗普多次声称,2020年总统选举结果被民主党“窃取”。

  而美国总统拜登和不少民主党人认为,是谎言助长了这次袭击,国会山骚乱是对美国民主“前所未有的攻击”,特朗普则成了“民主的威胁”。

  政治分析人士和专家表示,围绕国会山骚乱事件,美国政治中出现了一条“断层线”。

   一场骚乱,两种叙事

  2024年是美国的大选年。《国会山报》注意到,眼下美国出现了一系列民主状况令人不安的迹象:

  《今日美国》和萨福克大学的调查显示,受2020大选“被操纵”说法的影响,略多于一半的特朗普支持者对2024年大选的结果没有信心,81%的拜登支持者则充满信心。

  《华盛顿邮报》和马里兰大学公布的调查发现,四分之一的美国人相信“联邦调查局组织了对国会大厦的袭击”。

  《华盛顿邮报》和马里兰大学的调查更形象地表现了这种民意撕裂:超过半数(55%)的美国受访者认为,国会山骚乱是“对民主的攻击,永远不应该被遗忘”,这其中大多是包括民主党和无党派人士,大多数共和党人拒绝接受该观点。

  与此同时,“同意拜登当选总统合法”的共和党人受访者比例,则从2021年的39%下降到如今的31%;超过七成的共和党人认为,国会山骚乱事件“被夸大了”。

   国会山骚乱三周年,“民主威胁”仍在撕裂美国

资料图: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像。中新社记者 廖攀 摄

  对同一事件,巨大的民意分歧从何而来?美联社注意到,当前民调中各自党内支持率最高的拜登和特朗普,都将国会山骚乱作为“政治口号”做出不同叙事,打响选战。

  在国会山骚乱三周年的前一天,拜登开始了2024年大选的第一站活动,矛头直指特朗普。在演讲中,他围绕国会山骚乱事件,抨击特朗普的表现“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总统失职行为之一”,称特朗普“宁愿牺牲美国的民主,让自己掌权”。

  特朗普则称指控他干涉2020年大选是“猎巫”以博取支持,并将国会山骚乱之日称为“美好的一天”,将因参加骚乱被拘者描述为“伟大的爱国者”。特朗普高级竞选顾问认为,是拜登及其盟友对民主构成了“真实的威胁”。

  美联社指出,在一个政治两极分化的国家,美国人在担忧“谁对民主构成威胁”的问题上争论不断,可能意味着更深层次的问题。

  “当各方都开始谈论对方对民主的威胁时——无论现实情况如何——这都是民主正在瓦解的迹象。”哈佛大学政府学教授丹尼尔·齐布拉特说。

   “民主失灵”诱发“信心危机”

  作为“美式民主”象征的国会山三年前遭到的沉重一击,今天已沦为两党相争的话题之一。然而,愈演愈烈的政治极化、社会撕裂远不止于此。过去一年,美国政治乱象频现,危机丛生。

     前总统特朗普官司缠身,背上多起刑事案件,还在多州被裁定取消党内初选资格,仍在上诉;另一边,2023年底,美众议院授权对拜登进行弹劾调查,为其竞选连任蒙上阴影;

  国会运转不畅,民主、共和两党势不两立,年初艰难选出的政治“三号人物”麦卡锡,年底又遭“逼宫”,成为美国史上首位被罢免的众议长;

  长期以来,两党围绕移民、对外援助等问题冲突不断,围绕预算案的“博弈”几度发生,导致政府遭遇停摆危机……

  2024年初,美国外交学会发布“需优先预防事项调查”,其中专家最关心的问题不是来自外国的威胁,而是“由美国政治日益极化导致的国内恐怖主义活动和政治暴力”。

  盖洛普近期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美国政治两极分化呈现出不断加剧趋势。当今许多政客花费大量时间批评和诋毁对手,而非谈论宏观的积极解决方案。同时,美国人对社会制度的信心不断下降,可能会影响社会应对重大外部和内部威胁的能力。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