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锐评丨起底美国对华舆论战的产业链
首页> 国际频道> 锐评速览 > 正文

国际锐评丨起底美国对华舆论战的产业链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1-04 16:18

  欧洲学者扬·奥伯格日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美国曾提出一项法案,提议连续5年拨款,培训记者炮制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经《国际锐评》查证,奥伯格提及的法案,与美国国会参议院外委会2021年4月通过的《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内容高度吻合。

  翻看法案内容发现,它提议美国从2022至2026财年每年拨款3亿美元(总额15亿美元),用于对抗“中国的全球影响力”。法案规定,每年拨款1亿美元,支持美国国际媒体署等相关机构,在全球监控和反击所谓中国发出的“虚假信息”;相关政府部门应支持和培训记者,帮助他们获得对“一带一路”相关项目的调查技术。法案还提到新疆20多次,扬言美国应插手中国新疆事务。由此,美国对华舆论战的手段露出了“冰山一角”。

  近年来,美国错误地将中国视为最大战略竞争对手,对华发动全方位打压遏制,舆论战、认知战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中,“一带一路”、中国经济、新疆等议题,成为美方污蔑抹黑的重点。那么,华盛顿是如何操控媒体开展对华舆论战的?经过研究调查,《国际锐评》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套路。

  打造“机构—媒体—政府”造假链条

  长期以来,美国媒体占据着国际舆论场的优势地位,非常擅长搞舆论战这一套。其中,隶属于美国国际媒体署的美国之音电台(VOA)、自由亚洲电台(RFA)等机构,从成立之日起就被认为带有强烈的政治性。

  以VOA为例。《国际锐评》分析了2023年全年它对“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发现高达93%的报道都是负面的,其中“债务陷阱”这样的负面叙事频频出现。

  瑞典“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侯赛因·阿斯卡里追溯了“债务陷阱”这一词语的来源。他发现,直到2018年5月,这个词才进入大众视野。当时,美国国务院向各媒体分发了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一份题为《债务外交》的文件,而文件作者之一正是美国国土安全部官员。数据统计发现,从2018年起,关于“一带一路”债务问题的报道大幅增加。看来,“债务陷阱”不过是美国媒体和政界相互配合的一个产物。

  与此同时,美国一些所谓学术机构也加入进来,形成一条生产、传播虚假信息的产业链。

  2023年11月,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刚举办完两周,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援助数据研究实验室(AidData)就发布一篇报告,声称“一带一路”涉及贷款约80%流向了陷入财务困境的国家。紧接着,美媒争相造势,呼吁美国打造自己的经济发展朋友圈。几乎同时,美国操办了首届“美洲经济繁荣伙伴关系领导人峰会”。会上,美国领导人含沙射影地提到“债务陷阱”,要求美洲国家作出排他性选择、与美合作。

  这个AidData是什么来头?根据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官网信息,AidData是它长期资助的机构之一。不难看出,美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横跨“机构—媒体—政府”的造假闭环。难怪瑞典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近期发布报告称,西方媒体对华负面报道已经形成了一项“指控产业”。

  培植海外媒体诋毁中资企业

  依靠霸权,美国还把“美式新闻”造假套路输出到全世界。在政府资金的支持下,美国在全球的政府分支机构与当地组织合作,培训当地记者,怂恿他们诋毁中方相关项目和企业。

  2022年5月,津巴布韦媒体《标准报》发布了一篇报道,污蔑中国矿企虐待当地员工,称这名员工“受伤送医,还被解雇了”。这家媒体称,报道是和津巴布韦一个名叫“信息促进发展信托基金(IDT)”的机构合作完成的。然而很快,津巴布韦《先驱报》就发文,用大量事实证明,这名员工只是和中方员工发生了小口角,并没有被殴打,也没有被解雇。

  那么,《标准报》为何要发这篇虚假报道?原来,它合作的IDT背景不简单。据《先驱报》报道,2021年9月,该机构邀请津巴布韦和周边国家的12名媒体记者参加了研讨会,给他们分配了“下一阶段任务”——发布涉华负面新闻;同时对他们进行培训,要求瞄准中资企业、重点关注“问题”。文章发表后,记者就能通过代理机构从美国驻津巴布韦使馆,领取每篇1000美元的报酬。

  通过赤裸裸的金钱交易,美国在海外培植当地媒体千方百计抹黑中国。这就是美方一些人言必称的“新闻自由”吗?

  收买“演员”扮新闻当事人

  为了让假新闻显得更“真”,有时还要找“新闻当事人”。在这方面,美方也是轻车熟路:在当地支持反华组织、收买“演员”、给西方媒体喂料。

  2019年,一名自称来自中国新疆的女子早木热·达吾提在镜头前作出掩面哭泣状,声称她的父亲在多次受审后死亡、自己在教培中心被强制绝育。

  很快她的哥哥就出面戳破了谎言。原来,他们的父亲是因为心脏病在医院去世的,生前从未被调查或拘押。至于她自己,根本没有被绝育,而是在医院生第三个孩子时自愿做了剖宫产和结扎手术。据美国独立新闻网站“灰色地带”等披露,这名新疆女子,是当地反华组织炒作的“经典”案例之一。而这些反华组织的幕后金主,正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众所周知的美国政府“白手套”。

  长期以来,美国的舆论战与军事、经济及外交等手段密切配合,以维护全球唯一超级大国地位。然而,随着国力逐渐衰弱,美国越来越依靠舆论战这一武器,塑造自身所谓“道德制高点”。分析人士对《国际锐评》表示,美国试图复活冷战时期舆论战的做法,跟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也蒙蔽不了世界。

  以新疆议题为例。越来越多的人在看到真实的新疆后,自发成为“新疆代言人”。去年夏天,来自25国的40名驻华使节赴新疆参访,感叹“我们亲眼看到的新疆,与西方媒体说的完全不一样”“人们都应该来看看真实的新疆”……法国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在《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这本书当中,以亲身经历告诉人们,新疆不存在任何“集中营”,所谓“新疆搞种族灭绝”纯属无稽之谈。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产品,中国不仅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也给全球治理带来了新模式新理念。“谁在帮助非洲发展进步?”《加纳时报》网站不久前刊文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史诗般的转型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

  2021年,德国作家吕德斯在《伪圣美国》一书中指出,美国政府非常善于通过选择和歪曲事实,来混淆是非、影响公众判断。他希望通过这本书,提醒人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被美国操控的媒体舆论蒙蔽。这也是全球未来研究所创始人钱德兰·奈尔所呼吁的,“我们需要更多的非西方消息源,让读者更多地了解全球问题,避免沦为西方舆论战的牺牲品”。

  (国际锐评评论员)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二届"长城杯"信息安全铁人三项赛决赛举办

  •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工厂化育秧选良种、精培育,提高秧苗成活率,减少农药使用,正成为越来越多农户的“心头好”。
2025-04-27 09:13
“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嫦娥七号还将搭载来自埃及、巴林、泰国、意大利、瑞士等国的载荷飞往月球。”郭嘉昆介绍。
2025-04-25 16:45
国家航天局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同意6个国家的7家机构的申请。
2025-04-25 10:16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的最大拥有国,在全球的占比达到60%。
2025-04-25 10:15
水利部近日印发《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启动实施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
2025-04-25 10:11
这些看不见的技术迭代,正为中国探索更遥远的宇宙空间铺就更坚实的“天梯”。
2025-04-25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