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澜湄合作像“蓝莓”一样结硕果
首页> 国际频道> 锐评速览 > 正文

澜湄合作像“蓝莓”一样结硕果

来源:海外网2023-12-26 21:16

  10月8日,“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从云南省昆明市王家营西站驶出。(图片来源:新华社)

  12月25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湄公河五国领导人共同出席。会议以推进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为主线,取得一系列新成果。澜湄合作被比作一株充满朝气的“蓝莓”,澜湄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相互支持、并肩前行,将结出更多硕果。

  回望过去,澜湄合作硕果累累。澜湄合作是首个以建设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由流域六国共同发起和参与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启动7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推动本地区互利合作的新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各方扎实推进各领域合作,经贸往来全面提速。2022年,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年贸易额达到4167亿美元,相比7年前翻了一番。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所周边外交室主任周士新认为,澜湄各国都处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且将国家发展的重点放在经济上,各国经济稳步发展,为跨境贸易提供重要基础。区域内互联互通取得重要进展为经贸往来装上“加速器”。例如,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管网等不断完善,成为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的“骨骼”,中老铁路可谓其中典型代表,极大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与此同时,东盟一体化为澜湄六国贸易投资发展带来强大动力,中国经济回升向好在地区形成带动效应,这种种积极因素创造了天天有进展、月月有成果、年年上台阶的澜湄速度。

  立足当下,澜湄合作意义重大。区域内国家合作不断拓展,带来的不仅是一份份亮眼“成绩单”,更直观地体现在民生福祉的持续改善。“丰收澜湄”项目集群、澜湄甘泉行动计划、绿色澜湄计划等惠国惠民的合作项目,给流域民众带来实打实的利益,让区域内老百姓真切感受到澜湄合作红利。作为首个以建设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新型地区合作机制,澜湄合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当前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而澜湄各国都处于加快发展和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关口,更需要聚焦地区稳定与繁荣,着眼培育地区发展新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中柬、中老、中缅、中泰、中越已先后宣布共建双边命运共同体,进一步助力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树立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此次领导人会议释放的信号清晰明确:推动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努力打造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区、全球发展倡议先行区、全球安全倡议实验区和全球文明倡议首善区,持续增进各国人民福祉。

  展望未来,澜湄合作前景广阔。此次会议发表《澜湄合作第四次领导人会议内比都宣言》《澜湄合作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和《澜湄地区创新走廊建设共同倡议》,将进一步推动澜湄合作走深走实,构建澜湄经济发展带。例如,澜湄六国将培育稳定的区域产业供应链,加强供应链韧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深化务实合作和跨国商业伙伴关系,促进研发、与国际工业标准一致的标准制定和修订,开展矿产资源、原材料、汽车、消费品、生物基及农业产业等产业测试和认证合作,并探索在电子芯片和设备领域合作的可能性。六国科技主管部门还就建立澜湄区域创新走廊会晤机制达成共识,包括定期举行会议、开展政策协调并就新兴技术趋势、合作平台与项目等议题进行商讨,这将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澜湄合作中的作用,深化卫生健康、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科技创新合作,促进创新创业国际交流。周士新举例说,泰国等多国在5G、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新能源车等领域加大投资,与中国在相关领域深化合作空间广阔。

  澜湄合作已成为国与国关系的典范、区域合作的样板、南南合作的标杆,随着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建设不断走深走实,澜湄合作的根基将更加扎实,步伐更加稳健,道路更加宽阔,更好造福流域各国人民。(栾雨石)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内蒙古阿尔山:避暑胜地引游人

  • 盛夏里的向日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