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外媒:2023年中美两国“逐渐靠近”
首页> 国际频道> 外媒聚焦 > 正文

外媒:2023年中美两国“逐渐靠近”

来源:参考消息2023-12-26 13:32

  参考消息网12月26日报道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12月23日文章称,在美中关系经历动荡的一年后,两国逐渐靠近。

  文章称,11月15日,美中两国元首在旧金山举行了长达数小时的会晤。这让人们对美中关系出现缓和一事抱有谨慎的希望。大约一个月后,一些初步成果似乎开始显现,变得更加具体。

  两国恢复了一度被冻结的军方对话。12月21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朗与中国中央军委委员、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进行了视频通话。

  大约一周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成立50周年庆典致贺信。这增添了友好的氛围。

  他在贺信中强调,中国将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带来更多机遇。

  贺信还呼吁该委员会及其会员企业在两国之间搭建更多友好交往的桥梁,编织更多务实合作的纽带。

  文章说,在美国方面,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也发出了积极信号。作为美中关系发展中的重要对话者之一,耶伦表示,她计划在2024年再度访华,并称将重点关注“棘手领域”,努力找到解决方案。

  耶伦前不久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沟通具有韧性,这样当我们意见不一致时,当发生冲击时,我们就能防止误解令事态升级并造成伤害。”

  耶伦还提到了在两个领域取得的进展,这可以为前行铺平道路。其一,中国正在兑现其作出的承诺,推进对芬太尼类物质的治理行动。另一个积极情况是,为解决经济金融领域相关问题而成立的工作组正在定期举行会议。

  文章认为,与今年早些时候相比,如今的两国关系有所升温。

  文章援引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实力研究项目主任林洋的话说:“就中方官员得到授权和鼓励、与美方进行接触而言,我们正看到一些积极势头。比如,我们看到在高层,军事关系有所恢复。”

  虽然氛围令人鼓舞,但林洋也指出,在这一以竞争多于合作为特征的关系中,棘手问题未发生根本改变。

  文章还说,台湾地区在2024年1月即将举行选举,南海相关局势持续紧张,这些很可能会使两个竞争的超级大国在亚太地区焦虑不安。

  在中国,恢复军事沟通交流被视为防止误判和稳定关系的良好开端。但中国媒体也援引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强的话报道称,美国不应将军方沟通渠道的恢复视为“没有大问题”的信号。

  他说,两国关系正处于至关重要的转折点,交流在增多,不确定性也仍然很大。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12月20日的文章称,美中关系在2023年经历了种种波折,可谓是跌宕起伏的一年。在去年巴厘岛元首会晤后,众人在年初对美中关系寄予种种期望。然而2月气球事件后双边关系迅速降温,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几乎陷入冰点。6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重启部长级官员沟通互访,最终11月的旧金山元首会晤得以举行,为稳定双边关系打下基础。

  文章预测,在2024年,双方都有比美中竞争更重要的议题,拜登在2024年将集中精力寻求连任,而中国在未来一年中需要着力解决经济挑战。因此,在2023年将近年终这一关键节点寻求双边关系的稳定也就变得愈发顺理成章。

  文章还说,经过两国工作部门长达一年的努力和经营,美中关系似乎终于在经历了数年下滑后呈现出一些积极起色。预计2024年美国财政部将领衔处理对中国的经贸协调和协商,金融界和商界对此抱有相当的期望。虽然拜登政府到目前为止未能撤销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但美中之间除了关税之外,仍有很多丰富的领域可资商讨。(编译/胡婧)

[ 责编:孙琦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今日腊八,来一碗家乡的腊八粥

  • 多彩活动迎腊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2025-01-06 02:50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2025-01-06 02:15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2025-01-06 09:49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2025-01-06 09:48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2025-01-06 09:47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