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周刊丨“极端天气”背后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世界周刊丨“极端天气”背后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12-25 09:54

  山火、高温、暴雨、飓风、洪水,你是否觉得今年全球的极端天气格外多?

  英国天空电视台注意到,仅过去一个星期,极端天气就袭击了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阿根廷。此前,美国气象学家贝拉尔代利发出警告,2023年或将是全球极端天气的惊人之年。

  12月18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一条长达2.8米的咸水鳄鱼进入英厄姆小镇的中央购物区,惊呆了当地民众。

  当地民众:从没这么近距离地见过(鳄鱼) ,我在这里出生长大。

  好在野生动物专家及时赶到,带走了鳄鱼。

  让鳄鱼游进城镇的,是澳大利亚东北部50年来最严重的洪水。野生动物专家警告,如果水位不降,会有更多鳄鱼通过排水系统游向居民区。

  昆士兰州州长迈尔斯:一夜之间,昆士兰远北地区的降雨量打破了纪录,还有山洪暴发。远北昆士兰人有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但这种规模的降雨是另一个级别(的灾害)。

  今年9月,新南威尔士州环保局指出,澳大利亚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正在不断增加。

  科罗拉多大学气象学者迪内齐奥:过去的三个冬天,拉尼娜现象给澳大利亚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超级多雨。

  今年3月,澳大利亚气象局宣布,始于2020年的拉尼娜现象正式结束,仅仅3个月后,该国气象局又将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提升至“警惕”级别。

  科罗拉多大学气候科学家迪内齐奥:刚从拉尼娜现象中出来,就立刻进入了厄尔尼诺现象,这是很少发生的情况。

  科学家指出,虽然厄尔尼诺现象整体上让澳大利亚变得更炎热干旱,但也给东部地区带来强降雨。12月13日,热带气旋“贾斯珀”登陆澳大利亚东北部,气旋带来的暴雨沿着昆士兰州北部400公里的海岸线肆虐。

  澳大利亚气象局警告,凯恩斯机场河流水位可能达到4.4米的峰值,打破1977年4.1米的纪录。

  记者:过去24小时对你来说是怎样的?

  凯恩斯居民:可怕,可怕,太可怕了。

  记者:你家发生了什么?

  凯恩斯居民:被水淹了。

  昆士兰州消防和紧急服务局18日称,他们在24小时内接到1000多通求助电话,救援人员出动了370多次。

  乌加尔乌加尔镇(Wujal Wujal)近300名原住民不得不全体撤离至附近的库克敦。

  获救原住民吉布森:救援人员来了,他们会再次飞往乌加尔乌加尔镇,我们在这里等着家人和朋友被接过来。

  东北部地区洪水泛滥,东南部地区山火蔓延。

  12月19日,悉尼歌剧院和港湾大桥笼罩在烟雾中。

  浓烟来自西北方约420公里的皮利加森林。当地消防局当天表示大火已经“失控”,过火面积达到约13.6万公顷,几乎相当于英国大伦敦地区的面积。

  新南威尔士州乡村消防局官员谢波德:这是很大的火,火线长度达到300公里。

  皮利加森林大火只是澳大利亚东南部众多山火的最新一起,据新州乡村消防局19日发布的声明,全新州仍有多达76处火灾,其中27处仍未得到控制。

  当地民众:我一辈子生活在这里,但从没见过这样的景象,这是最糟的情况。

  这让路透社想起了2019年9月至2020年初,那个令澳大利亚绝望的“黑色夏天”。

  蔓延4个月之久的山火,烧毁超过3000座房屋,过火面积达2400万公顷,造成至少33人丧生,近30亿只动物死亡或被迫迁移。

  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澳大利亚的夏天,澳大利亚当局警告称,这个夏天又是一个高风险的山火季。

  过去200年中,澳大利亚最致命的山火分别发生在1851年、1939年、1983年、2009年,发生间隔不断缩短。

  新南威尔士大学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学者基尔帕特里克指出,极端天气事件在澳大利亚呈现出日益频繁的趋势。而澳大利亚只是全球各地极端天气加剧的一个缩影。

  今年2月、3月,热带气旋“弗雷迪”袭击非洲南部,成为持续时间最久的热带气旋之一,导致数百人伤亡。

  5月,热带气旋“穆查”登陆缅甸,是该国10多年来遭遇的最强热带气旋。

  7月,全球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南欧的意大利达到了48.2℃,北非的突尼斯达到创纪录的49℃,南美的“地球之肺”亚马孙雨林遭遇百年罕见的干旱。

  8月,夏威夷毛伊岛大火造成近百人死亡,成为美国100多年来最致命的野火。

  9月,飓风“丹尼尔”袭击利比亚东部引发洪灾,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10月,“非洲之角”地区进入雨季,肯尼亚、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均遭遇持续暴雨并引发洪灾,上百人死亡,数百万人受灾。

  今年,加拿大遭遇史无前例的野火季,持续超过5个月,累计过火面积超过18万平方公里,打破1989年7.3万平方公里的纪录。

  麻省理工学院能源专家帕尔采夫:全球不同地区将以不同的方式受到(极端天气)影响,极端天气的模式也会发生变化。或许你认为自己所在的地区很好,不会经历那么多极端天气事件,可实际上并非如此。

  今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3年气候服务状况年度报告》,指出在所有极端天气事件中,造成最高死亡率的是“极端高温”。

  今年6月,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66岁的邮递员尤金在上班时心脏病发作不幸去世。

  尤金的妻子卡拉:我一直都清楚,也坚信,我丈夫的死亡与高温有关。

  卡拉表示,丈夫尤金病亡当天,达拉斯的体感温度达到了43.3摄氏度,而尤金的送信卡车上没有空调。

  据美国疾控中心统计,美国每年有600至700人因高温死亡。

  美国流行病学家克里丝蒂·埃比:众所周知,与高温有关的死亡人数统计不足,大多数人都不会被标记为因高温而死。

  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认为,与高温有关的死亡率可能比目前的统计高出30倍。

  美国气候研究者古德尔:高温将首先杀死那些脆弱的人。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高温会给心脏带来很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极端高温也在“烤问”经济。

  户外露台消费是美国精酿啤酒厂收入的主要来源,约占60%。亚利桑那州荒野啤酒厂(Arizona Wilderness Brewing)在凤凰城有2家店,曾经熙熙攘攘的露台如今在热浪中变得门可罗雀,只有零星几位“勇士”。

  老板不得不花2500美元购入一台蒸发式制冷机,避免啤酒因高温而坏掉。

  美国《对话》杂志刊文指出,高温会以4种方式损害经济。第一,降低工作效率;第二,降低农作物产量;第三,增加能源消耗;第四,影响教育和收入。

  美国总统拜登:与天气有关的头号杀手是高温。专家表示,极端高温每年给美国造成1000亿美元的损失。

  大西洋理事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极端高温每年可能给美国生产力造成1000亿美元的潜在损失,如不加以控制,到2030年这一数字会翻一番,到2050年将增至5000亿美元。

  达特茅斯学院的研究人员今年10月更新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1992年至2013年,极端高温造成的全球累计损失为5万亿至29.3万亿美元。

  美国气候研究者古德尔:对于高温,人们不了解的另一件事是,温度是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所有这些变化的主要驱动力。野火、海平面上升、干旱,所有这些事件发生都是因为天气变得越来越热。

  更为严峻的是,高温带来极端天气“复合事件”的频率正在增加。

  比如极端高温和干旱同时发生,为野火季提供了天气条件,而野火会减少植被覆盖,增加暴雨期间土壤侵蚀和泥石流的可能性。

  这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更极端的天气。——《福布斯》杂志

  12月15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宣布,2023年将成为地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刚刚过去的11月,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温度比20世纪平均温度高出1.44摄氏度,是该机构有观测记录的174年中最温暖的11月。

  席卷全球的高温是怎样产生的呢?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2023年,由于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现象,我们的平均气温已经(较工业化前的基线)上升了1.4摄氏度。

  厄尔尼诺现象,被视为“幕后推手”之一。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服务主任休伊特:在过去三年里,我们一直处于拉尼娜状态,也就是热带太平洋的海水相对寒冷,这种情况在今年早些时候结束了。现在我们看到热带太平洋中,厄尔尼诺现象越来越严重,热带太平洋中出现了较暖的海水。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暖的现象,可以理解为“暖水现象”。

  《经济学家》杂志高级编辑莫顿:海洋储存的热量比大气多得多,在厄尔尼诺现象期间,海洋表面有更多的暖水,这意味着更多热量可以从海洋中释放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全球温度会更高。

  198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共有12次刷新纪录,其中10次发生在厄尔尼诺出现的年份。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厄尔尼诺的强度越强,对全球平均气温的提升也就越明显。

  世界气象组织气候服务主任休伊特:随着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世界上不同地区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对某些地区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带来干旱,而对其他地区而言,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带来洪水。

  中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在西班牙语里意为“丰饶海岸”。

  然而,该国卡尼奥岛生物保护区内80%的珊瑚近期出现白化。

  今年6月开展的一项海洋研究显示,哥斯达黎加沿岸的海洋气温达到了31.6℃,显著高于珊瑚正常生存的28℃。

  哥斯达黎加海洋保护机构项目主任范诺普登博斯:珊瑚与藻类相互依存,但水温升高后藻类就会失去作用,迫使珊瑚将藻类排出。色彩鲜艳的藻类减少了,珊瑚就出现白化,白化后的珊瑚最多能存活几个星期。

  研究人员表示,珊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之一,珊瑚大面积白化给人类敲响了警钟。

  美国广播公司新闻主播:现在我们处在这个位置(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较平均水平偏高了1.5摄氏度。很多计算机模型测算认为,未来趋势是朝着强厄尔尼诺和超级厄尔尼诺发展。我不想讨论“强”和“超级”的定义,我只想说,温度偏高1.5摄氏度是很严重的情形。

  11月底,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警告当前的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会进一步加剧2024年的高温。

  气候专家指出,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的厄尔尼诺现象可以说是给极端天气“火上浇油”,而导致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大气科学教授迈克尔·曼表示,气候变化正在重塑地球气温模式,随着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多,气候系统中的“能量”不断上升,这种过剩的“能量”就通过极端高温天气等形式体现。

  美国气候研究者古德尔:我们需要做什么?我们需要停止燃烧化石燃料,因为这是导致地球温度变化的原因。

  世界气象组织指出,2023年打破了多项气候记录,全球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温。

  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彰显了气候行动刻不容缓。

  面对气候危机,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就像英国雷丁大学气候科学家汉娜·克洛克说的,我们采取的行动越多、越早,我们的未来就会越好。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