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外网评:白宫首度谴责《排华法案》,却拔不掉种族歧视“病根”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海外网评:白宫首度谴责《排华法案》,却拔不掉种族歧视“病根”

来源:海外网2023-12-20 11:21

2021年3月20日,人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圣加布里埃尔参加集会,抗议针对亚裔的暴力和仇恨犯罪。(图片来源:新华社)

  当地时间12月17日,美国总统拜登就废除《排华法案》80周年发表声明,批评该法案带来的种族歧视历史,并强调华裔移民的贡献。这是白宫141年来首次正式谴责《排华法案》,对于长期遭受不公待遇的美国华裔乃至少数族裔来说,141年才等来的谴责显然来得太迟了。更令人忧虑的是,《排华法案》背后的种族歧视阴影仍然笼罩着美国。

  《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法案之一。这部法案于1882年5月通过,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部针对单一族裔实施歧视、排斥和打压的法案,直到1943年12月17日才被正式废除。61年间,因受到法案的移民限制,在美国的华侨华人数量不断减少,并且在就业、居住、教育等方面遭受歧视,甚至受到暴力威胁。同时,这部法案不但加剧了美国的恐华、排华情绪,还在西方世界引发了连锁反应。《排华法案》生效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相继在20世纪初出台类似政策。可以说,这部法案是美国移民、法治与人权史上永远无法抹去的污点。

  虽然80年前这部法案已经被废除,但其造成的恶劣影响至今仍在延续。这部法案不但令生活在美国的华人遭受越来越多暴力袭击,还为美国进一步限制移民、特别是来自亚洲的移民开了恶例。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称,直至1965年,美国移民局仍在按种族、而不是国籍对来自亚洲的移民分配签证指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5月6日刊文称,《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对自由移民的第一个重大限制”,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历史书上记录的时间”。

  白宫此次谴责《排华法案》,正值美国对华裔和亚裔的歧视和暴力行为再度抬头之际。近年来,包括华裔在内的美国亚裔,正是美国种族仇恨犯罪的主要攻击目标之一。根据美国“停止仇恨亚太裔”组织的统计,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激增,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美国发生了1.1万多起仇恨亚裔的案件。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和非营利组织“百人会”4月28日公布的一项民调显示,近3/4的美国华裔曾遭受过种族歧视,有一半以上的人表示曾遇到“日常歧视”,另有27%的人在过去一年中经历了“偏见和仇恨事件”,大约55%的人担心仇恨犯罪或骚扰会威胁他们及家人的安全。此外,9%的人报告称曾受到人身恐吓和攻击,7%的人称他们的财产曾遭到破坏。

  仇华、排华情绪沉渣泛起,一些美国政客难辞其咎。近年来,不少美国政客以所谓“国家安全”等为借口,炒作中国威胁,谋取政治私利。美国上届政府制定所谓“中国行动计划”,对美国大学中的华裔科学家实施骚扰和迫害;2022年,一些美国议员和美国空军官员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迫使美国北达科他州大福克斯市取消了一家中国企业在当地建设玉米加工厂的项目;美国国会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包括佛罗里达州、弗吉尼亚州、阿拉巴马州、蒙大拿州等在内的15个州通过了法律,限制中国等国家的公民、企业和机构在这些州购买土地;另有约20个州的相关法案在审议中;佛罗里达州今年7月通过法律,限制该州公立大学和学院从中国等国家“接受个人或学校的资助,或参与合作或协议”,这直接导致一些学校暂时冻结了2024学年向中国申请人发出录取通知书……在《纽约时报》发表的题为《美国“排华法案”会卷土重来吗?》的专栏文章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艾明如写道,这些美国政客们的种种行径,“无异于是在让公众将中国人(也可以推及所有亚裔)视为美国人在种族、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上的敌人”。

  在《排华法案》被废除80周年的当下,这种明里暗里的“排华”以及改头换面针对华人的立法,其政治社会影响都是十分危险的。美国国会参议院2011年10月和国会众议院2012年6月的正式道歉决议,没能阻止10年后针对华裔的种族暴力激增,白宫例行公事一般的“首度谴责”恐怕也很难清除针对亚裔仇恨滋生的土壤。正如艾明如所言,美国政府不应仅仅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待同中国的交往,“只要这种关联继续存在,华裔和其他亚裔美国人就会继续成为种族主义骚扰、暴力和歧视的受害者”。(聂舒翼)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景德镇陶阳里:城市更新激发文旅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