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内旅游服务环境待改善——入境游问题调查之一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国内旅游服务环境待改善——入境游问题调查之一

来源:经济日报2023-12-06 08:44

  编者按 11月24日,我国宣布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消息一经公布,入境旅游相关搜索猛增。有关部门表示,今后还将进一步加大政策出台力度,推动行业加快复苏。

  今年以来,与国内游、出境游的快速复苏、持续火爆相比,入境游复苏相对缓慢。入境游被普遍认为是旅游市场增量机会所在,也是旅游业均衡发展的关键。针对当前入境游市场存在的堵点和短板,本报即日起推出“入境游问题调查”系列报道。

  11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举行中国入境旅游政策发布会,介绍近期采取的优化签证和提高入境旅游便利化政策措施。此时,距离3月份我国宣布恢复开放来华旅游签证已过去大半年。

  在这段时间里,入境游虽已重启,但复苏速度远不及国内游。据文化和旅游部统计,上半年全国旅行社入境游接待人次为47.78万,而2019年上半年该数据为856.16万人次,巨大的数据落差折射出了行业复苏乏力。与此同时,从业者在接待外国游客时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抢不到景区门票,酒店会说英语的服务员少了,外国人买东西“不会”结账……

  人们不禁要问:入境游难题怎么破解?

  难抢的门票

  “客人到北京,约不上故宫门票,只能拿国子监代替;到陕西,又约不上兵马俑门票,只能拿碑林代替。”桂林唐朝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晓光说,门票是横在游客面前的一只“拦路虎”。

  张维立来自马来西亚,今年10月份,在结束北京公务行程后,给自己留了几天自由活动时间。“来了才知道,现在去景区要预约,各个景区都有自己的预约程序和界面,麻烦不说,有的还找不到针对外国护照的预约选项。”

  “十一”假期,上海虹桥一家旅行社导游李莉带着外国游客到哈尔滨,也遇到了尴尬事。“我们预约了门票,但到景区门口后,工作人员仍让每名客人扫码填写姓名、护照号,逐一核对后才放行。”李莉说。

  长期从事入境游研究的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孙梦阳发现,景区门票预约问题困扰着从业者。“入境游的计划性强,国外组团社上架的旅游产品通常在一年前就确定了线路,但现在国内景区预约周期通常在3天到一周,这会造成之前确定的点位有可能因为约不到门票而去不了。”孙梦阳说,这种情形下,国外组团社担心违约,自然会慎重考虑上架中国的旅游产品。

  断裂的服务

  贺菲是桂林一家旅行社的英语导游。她告诉记者,原来桂林的四星级、五星级酒店都有具备英语交流能力的服务人员,疫情3年中很多人转行了,客人有问题都来找导游翻译。她还发现,西式菜肴、外币兑换等过去酒店提供的服务也基本消失了。

  孙梦阳表示,这几年旅游市场经历了剧烈变化,国内游需求爆发,很多酒店更愿意接待预订“灵活度”更高的内宾,对外国游客的服务因为种种原因“萎缩”。

  张维立此行非常想体验一下民宿,“我在国外的预订网站上看到几家不错的民宿,不知道是商家信息存在偏差还是其他原因,打电话询问,对方却告诉我,他们不具备接待外国人的资质”。

  住宿和餐饮是入境游链条上的重要环节,亟需重塑与整合。孙梦阳建议,入境游企业可集中客户需求,寻找长期酒店战略供应商或考虑与在线旅游平台开展合作。同时,政策应给予民宿行业和国际青年旅社更多支持,进一步开放涉外接待,更好契合入境游散客化、个性化和年轻化的住宿需求。

  中国是美食大国,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期待到中国体验“饕餮之旅”。“国内大部分餐厅还没有针对外国游客进行国际化升级,提供双语菜单、培训员工英语、准备西式餐具,这些便利外国人的举措,更能让他们有宾至如归之感。”孙梦阳说。

  待破的壁垒

  “入境游的计划周期长,去年海外客源地只有少数甚至没有中国的旅游产品在售,所以现在很难见到大规模外国旅游团。”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品牌官徐晓磊表示。除去客观因素,现在真正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是:我们的旅游环境有没有足够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体现在很多细节之中,笼统地说,是旅游服务的便利化程度。

  张维立说,他在中国乘坐高铁,体验很好,美中不足的是使用护照只能到人工窗口排队取票,并且不能直接刷票进闸机,必须通过人工检票、验护照。“闸机上明明贴有护照标识,但不明白为何外国游客不能像中国乘客一样通过机器核验乘车。”张维立说,他在大街上看到了共享单车,很想体验,“但扫码后发现需要实名认证,就操作不下去了。”

  孙梦阳看到了两个“壁垒”:其一,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移动支付、网络订票、共享单车等,给国人带来很多便利。但这种便利与外国游客之间存在“壁垒”,如何让入境游客也体验到互联网服务的便利,需要加以解决。其二,打通国际和国内交通的所有环节,让外国游客享受到出行的便利与快捷,也是入境游产业链重构的重要一环。

  “种草”的启示

  周晓光开始忙碌起来,主要是去国外参展,推介中国旅游目的地和产品。他把这称作重振旗鼓的必要铺垫。中青旅近期也把“走出去”列为重点工作,到海外市场积极营销。

  “‘走出去’主动展示中国旅游的丰富多彩和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入境游要采取的首要市场战略。”孙梦阳认为,除了“走出去”,还要“请进来”。海外旅游批发商、媒体只有亲自体验中国的旅游产品,才能提高推广和售卖中国线路的信心。

  “中国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是很多国家无法比拟的,这一点我们绝对自信。”周晓光说,过去外国人对中国旅游目的地的认知有限,现在网络为他们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

  周晓光和外国同行交流时,提到了两件小事:一是前几年发生在云南的大象迁徙事件,意外获得了日本网友的广泛关注,提升了云南的知名度;二是近来关于重庆的英文搜索热度攀升,关键词为“火锅”“洪崖洞”这些非常具象的词汇,这是由于一些推广重庆的短视频给网友“种了草”。周晓光深刻体会到,开展互联网营销势在必行:外国年轻人也很喜欢刷短视频,旅游推介要改变方式方法,用外国人感兴趣的角度和喜欢的语言给他们“种草”。

  解题的方案

  回顾我国入境游发展历程,改革开放之初,和国内游、出境游相比,入境游占据“龙头”地位,对整个旅游产业体系的构建起到了带动作用。时过境迁,入境游因为种种原因步入了瓶颈期,过去3年更是陷入低谷。

  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要重新认识入境游的作用。北京交通大学现代旅游研究院院长张辉说,入境游不仅是推进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展示大国形象、改善国际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应该得到国家层面更多的重视。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专门就加强入境游工作提出6条具体措施,直指入境游的痛点。

  政策有待落实,信心有待重振。“目前,入境游市场存在的很多问题靠企业自身解决不了,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加以引导。”孙梦阳认为,在宏观战略的指引下,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真正从入境游客的角度出发,深入调研、系统梳理,逐一找到令游客感到不便的痛点,并寻找务实的解决方案。(记者张 雪)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