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们的中国故事】斯黛夫·康纳:舞动指尖奏出和谐音符
首页> 国际频道> 海外看中国 > 正文

【我们的中国故事】斯黛夫·康纳:舞动指尖奏出和谐音符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2023-12-05 21:44

  在当代音乐领域,斯黛夫·康纳是英国富有创造力,且独具创新精神的作曲家代表。她常常将现代音乐与英国古典音乐、民谣相结合,创作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迷人乐曲,在作曲界占有一席之地。她也在约克大学教授音乐创作和民谣。

  斯黛夫在青年时期便跟随她就读的学校前往中国巡演,并学习中文发音,演唱中文歌曲。对于中文的学习,也为她后来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基础。在2023年秋季于英国剑桥举办的第9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上,斯黛夫受邀为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品《去吧》谱曲,进行二度创作。她根据中文原文诗词的读音制作旋律,并用中英文双语演唱,将东方情调与西方古典音乐和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凭借出色的表现,斯黛夫还获得了徐志摩音乐奖。

  在本次人民网的专访中,斯黛夫带我们走进她的音乐之旅,畅谈她的中国音乐缘、对音乐创作的见解,以及对未来跨文化音乐合作的期许。

  参加中国巡演 感受发现之旅

  人民网:您很年轻时就去过中国,能谈谈您的记忆吗?

  斯黛夫·康纳:我第一次去中国的时候还是青少年。当时,我们学校的学生有机会去上海学习中文。我们有三周的时间,每天都有中文课,那是一次奇妙的经历,也是一次文化上的冲击。很多参加过那次旅行的同学后来都在大学学习了中文。

  后来我在约克大学读研究生时,我们与著名指挥家朱步熹进行过一次很棒的合作,也因此获得了前去中国巡演的宝贵机会。朱步熹担任乐团指挥,我们去了中国许多城市巡演。

  人民网:在中国您有没有感受到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

  斯黛夫·康纳:我希望在中国的时候能有更多的时间在路上,因为中国很大。我非常喜欢中国的西北地区,那里的食物非常有意思,在寺庙里闻到的木质和香火的味道也非常有趣。我还记得我们去了杭州,看到了美丽的湖泊和漂亮的旅游景点。每个城市都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氛围,不同的人,我记得很多令自己喜出望外的时刻。

  人民网:对中国哪个城市的印象比较深刻?

  斯黛夫·康纳:在武汉的经历太令人难忘了,我们去了湖北省博物馆,看到了公元前五世纪的青铜大钟——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它比我想象中更高大,站在它面前,好比站在高墙前。武汉的历史真的让人很受启发。我们的老师都来自武汉,他们带我们一起游历中国,帮助我们练习歌曲纠正发音。

  人民网:您们演唱哪些中国歌曲?

  斯黛夫·康纳:我们大概唱过七八首中文歌曲,唱得最多、学得最好的就是著名的中文歌曲《茉莉花》,我们都记得那首歌,学习的过程也非常激动人心。

  让凝固的诗文 化作流动的歌

  人民网:这次受邀在第九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上为徐志摩的诗歌《去吧》谱曲,能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创作心得吗?

  斯黛夫·康纳:我很高兴能够用徐志摩的优美词句来创作,因为这些词句具有一种抽象性和一种迷人的神秘氛围。他通过自然世界的意象来表达人类情感,并且这种方式是非常客观的,是以对自然的观察和细节来表达的。这些对自然现象的细致描写,让我想起了我所喜爱的唐代诗歌,这也是吸引我最初接触中国文化的原因。

  我尝试着在我的音乐创作中对诗歌的音调曲线加以关注。英语显然不是一种声调语言,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声调语言,而中文具备这一特质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也很优美,于是我谱曲的时候就根据文字的声调设置了一些起伏,并试图在音乐中营造出诗歌的氛围。我非常喜欢《去吧》这首诗的结构,因为诗中会出现一些反复出现的叠句。这与中国古典诗歌不同,更像是民歌。因此,每次听到 "去吧,人间 "这句话时,我都会尝试使用相同的曲段。我每个乐句的开头都是一样的,然后根据后面的词稍微改变一下旋律。我是基于汉语的声调来创作这首歌曲旋律,我觉得这很有趣,从结构上听起来就很优美。

  人民网:您在演出的时候震撼了全场,还获得了徐志摩音乐奖,您觉得这对您的未来会有什么样的鼓励?您认为这种诗歌和音乐项目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斯黛夫·康纳:当我走进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院长官邸,为徐志摩诗歌艺术节演奏我创作的歌曲时,现场坐满了重量级人物,温斯·凯博爵士、奥斯卡最佳设计奖得主叶锦添、艾伦·麦克法兰教授,还有许多学者、艺术家和诗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诗人在同一个地方出现。

  荣获徐志摩诗歌节的奖项让我很受鼓舞,因为我已经有十年没有给中国诗歌配乐了,我很喜欢这样的创作,这太鼓舞人心了。它提醒着我多年来心中梦想的项目,比如与中国歌手合作,或与中国的合唱团体和历史、语言学家一起用唐诗来进行创作。

  我认为,音乐项目是促进文化间相互理解的最好方式之一。音乐要用到你的整个身体,当你们一起唱歌时,你会感觉到和声从你的身体里发出来,这真的是一种惊人的共情体验。这是一个鼓舞人心和加强友谊的好机会。大家共同进行艺术创作是加强跨文化联系的最好方式之一。

  余颖 李玥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再现“海丝”盛景|数智丝路,我们等你来

  • 北京雨后迎晚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2025-07-21 09:46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2025-07-21 09:40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2025-07-21 02:45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2025-07-21 02:45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2025-07-21 02:45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