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纵横谈 | 面对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媒体如何作答?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国际纵横谈 | 面对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媒体如何作答?

来源:新华社2023-12-05 09:20

  冬日暖阳,海阔风清。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期间,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媒体代表聚首广州南沙区,共话媒体合作、责任与未来。

  自2009年创建以来,世界媒体峰会机制始终力促媒体共同发展。作为时代风云记录者,全球媒体人士以峰会为契机,共同发出加强团结合作、共促民心相通、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声音。

  搭建民心相通桥梁

  通江达海,融通内外。早在两千多年前,作为“千年商都”广州唯一的出海口,南沙便迎送千帆万舸,见证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本届世界媒体峰会的举行,让南沙再次见证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联通和交融。

  “努力做民心相通的传播者、人文交流的促进者,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2021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寄语第四届世界媒体峰会,为国际媒体合作指明发展方向。

国际纵横谈 | 面对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媒体如何作答?

  12月3日,聚焦“提振全球信心 共促媒体发展” 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在广州南沙开幕。

  在3日举行的本届峰会开幕式上,与会代表在发言中纷纷呼吁,媒体应架起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增进世界人民相知相亲,让世界更加紧密团结。

  媒体是民心相通的桥梁纽带。30多年前,正是通过媒体一篇报道,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了解到美国人密尔顿·加德纳魂牵梦萦福州鼓岭的感人故事,随后邀请加德纳的遗孀访问中国,帮助她完成丈夫梦回故园的遗愿,为中美人民的友谊佳话续写新篇。

  “希望大家把鼓岭故事和鼓岭情缘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中美人民友谊像鼓岭上的千年柳杉一样,茁壮成长,生生不息。”习近平主席2023年6月28日向在福州举行的“鼓岭缘”中美民间友好论坛致贺信时强调。

  参与这一论坛报道的新华社记者还帮助了另一位“鼓岭之友”、103岁的美国老人林恩·柏龄在病榻上实现夙愿,通过视频连线重新看到了他年少时曾生活16年的鼓岭。

国际纵横谈 | 面对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媒体如何作答?

  7月2日,103岁的美国老人林恩·柏龄(右)在其家附近的康养中心病床上,以视频连线的方式“重回”了他魂牵梦绕87年的鼓岭。

  “视频连线结束前,老人瘦削的身躯突然聚起力量,坐直了许多,对着屏幕挥手,用福建话与镜头另一边的福建老乡告别。”组织这一视频连线的新华社驻美记者杨士龙回忆说。

  一个多月后,林恩安详辞世。这个跨越太平洋的故事,令无数人为之动容。

  各国媒体见证并记录了千千万万如“鼓岭故事”一般生动感人的真实情景,让这些故事焕发出跨越时空的生命力,连接起不同国家民众的心。

  “媒体应传播和平善良、相互尊重、友谊对话的种子。”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社长阿库洛维奇表示。

  卡塔尔通讯社社长艾哈迈德·鲁迈希认为,在当今互联互通的世界,各国更加相互依赖,媒体作为国家之间的纽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媒体有责任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和民族的桥梁,这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壮大真实报道力量

  面对虚假信息泛滥和“信息茧房”挑战,媒体如何维护权威性和公信力,是全球媒体共同关心的重要话题之一。

  “媒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传播真实可信的声音,促进社会发展、推动世界变革,进而实现世界共同繁荣。”南非独立传媒集团董事长伊克巴尔·瑟弗认为,当下世界面临各种危机和冲突,媒体在传播真相方面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世界媒体峰会的召开“恰逢其时”。

国际纵横谈 | 面对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媒体如何作答?

  12月3日,参会代表在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听会。

  多次赴中国新疆实地走访,法国记者兼作家马克西姆·维瓦斯近年来坚持客观报道中国,并不断记录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揭露外界关于新疆和西藏的谎言。

  “我头脑中被一些媒体灌输的,是一个极其落后的中国。但我亲见的,是一个高速发展、现代化、不可思议的中国。”维瓦斯在巴黎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报道真实中国令他不断遭到攻击和抹黑,但他始终坚信法国《人道报》创办者让·饶勒斯的那句名言:“勇气,就是寻求真相、说出真相。”

  “全球媒体都应该坚持客观真实,维护公理正义。”出席世界媒体峰会的古巴拉丁美洲通讯社(拉美社)社长路易斯·恩里克·冈萨雷斯·阿科斯塔说,他希望拉美社能与其他通讯社一道,进行客观、负责任的报道,传递发展中国家的声音,携手应对全球南方面临的挑战。

  谱写命运与共篇章

  记录时代风云,把握全球大势,以开放的文化对话、多元的观点交流,进一步推动世界各国和谐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媒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如习近平主席所指出:“如何正确回答时代课题,广泛凝聚世界共识,媒体肩负着重要社会责任。”

  对此,本届世界媒体峰会发布广州南沙共识,作出积极回应:“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强团结合作。全球媒体应当为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历史之问架设沟通的桥梁。”

国际纵横谈 | 面对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媒体如何作答?

  12月2日,广州南沙举行无人机表演迎接世界媒体峰会。

  出席峰会的新华社、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负责人1日在北京举行高端合作对话会,一致同意携手并进,为促进各国友好和世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路透社总裁苏·布鲁克斯表示,希望四大国际通讯社深化合作,向全球发布有公信力、影响力的信息,助力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

  “这样的盛会使所有新闻机构受益,让我们能携手提升新闻的力量。”美联社社长兼首席执行官戴茜薇为峰会发来视频致辞。

  印度教徒报集团董事会主席纳拉辛汉·拉姆呼吁,对来自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媒体而言,要跨越背景差异,相互尊重、理解与合作“是我们唯一的前进方向”。

  塔斯社第一副社长古斯曼表示,在充满挑战的信息世界,媒体要加强合作、相互信任,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不断促进世界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到与多国共同举办文化交流年,再到推动世界媒体间交流合作,中国始终是文明交流互鉴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

  世界媒体峰会等一系列媒体合作交流平台和机制的诞生,为建立更加公平公正、多元包容的全球传播新格局奠定坚实基础,为推动文明对话和交流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有理由相信,本次世界媒体峰会将推动全球媒体凝聚共识、和衷共济,同行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世界汇聚强大媒体力量。

  总策划:傅华 吕岩松

  总监制:袁炳忠 任卫东

  策划:倪四义 陈凯星 邹声文

  监制:尚军 肖文峰

  统筹:齐紫剑 闫珺岩 叶前 孙浩

  主笔:张代蕾 徐超 马晓澄

  记者:唐霁 林朝晖 王雷 王晓梅 汪强 鲁金博

  编辑:王雅晨 陈杉 张远 常天童 唐迎 马晓燕 王昭 周晓华 董龙江 程大雨 王丰丰

  摄影:邓华 杨士龙 梁旭

  新华社国际部、广东分社联合制作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习近平会见莫桑比克总理莱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