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捷克为何不爱用欧元

来源:经济日报2023-11-27 08:26

  每一个来到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不过对于游客来说,货币会带来小小的不便,因为在这里,大多数商家更倾向于接受捷克克朗。为什么捷克不肯加入欧元区呢?究其原因,政府没有政策、民众没有意愿,央行也热衷于保持对利率的控制权,捷克政府决定“暂时不设置加入欧元区的时间点”。

  尽管在货币上与欧元区分得很清楚,但在文化上,捷克依旧与欧洲一脉相承。

  每个人的捷克之旅,都是从布拉格开始的。

  捷克首都布拉格的魅力在于它的历史与文化。位于市中心的、从中世纪存在至今的哥特式建筑基本上完好无损;始建于14世纪的查理大桥连通着伏尔塔瓦河两岸的历史街区,城堡的城墙和圣维特大教堂的尖塔矗立其间,钟声响起、夕阳落下,瞬间即永恒。

  无论你是在清晨的薄雾中独自游览,还是在午后的人潮中匆匆穿行,每一个来到布拉格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

  不过,对于游客来说,货币会带来小小的不便。因为在这里,欧元确实不太好使。大多数商家更倾向于接受捷克克朗,只愿以一种更低廉的汇率接受欧元。所以到捷克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兑换捷克克朗。

  欧元区,是指欧洲联盟成员中使用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的国家区域。1999年1月1日,欧盟国家开始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并在实行欧元的国家实施统一货币政策。

  自2004年欧盟开始大规模东扩以来,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克罗地亚以及3个波罗的海国家都已经转向使用欧元。保加利亚也积极采取行动。但捷克、匈牙利和波兰一再推迟放弃本国货币。

  其实,比起其他几个国家,捷克更有能力满足货币转换的条件。该国债务相对于经济规模而言是欧盟中比较低的,满足通胀和预算赤字要求的难度也相对较小。况且,捷克有三分之二的出口产品均销往欧元区,货币结算需求大,还得防范汇率风险。尤其是最近几年,受乌克兰危机等地缘政治风险影响,捷克克朗波动加剧,央行不得不进行干预,导致当地借贷成本高于欧元区。

  看起来,捷克加入欧元区理由充分,但为什么就是不肯呢?

  首先是经济因素。捷克一开始没有加入欧元区的主要原因确实是“未能满足货币转换条件”,即“经济趋同标准”。欧盟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新加入的成员国不得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这就意味着不使用欧元的欧盟成员国必须将通胀率、长期利率和公共赤字等保持在欧盟最低水平以下。这对于当时的捷克来说,还是有些压力的。

  其次是出于政治因素的考量。加入欧元区后,捷克政府势必会丧失更多权力,包括铸币权。铸币权对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99年欧元诞生,加入使用的国家需要将货币发行权上交给欧洲央行,政府从货币发行者变为了货币使用者。平时倒是还好,赶上财政吃紧,问题就来了。由于没有铸币权,政府没钱时只能采用借债或增税等方式,前者容易增加债务危机风险,后者很容易引发社会不满。相比而言,主权货币国家回旋的余地显然更大。

  再次是民意因素。根据研究机构对尚未采用单一货币的欧盟成员国进行的民意调查,支持欧元的捷克人占比最小。人们的担忧主要集中在救助另一个欧元区成员国的潜在成本,以及商品和服务将变得更加昂贵上。鉴于公众态度冷淡,这个话题几乎没有进入政治议程。

  同时,加入欧元区还意味着不能行使独立的货币政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捷克政府对汇率进行了干预,才使捷克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这也使得此后捷克不想加入欧元区的意愿愈发强烈。

  政府没有政策、民众没有意愿,央行也热衷于保持对利率的控制权——基于先满足选民需求而非特定行业的经济利益需求的考量,捷克政府决定“暂时不设置加入欧元区的时间点”。

  尽管在货币上与欧元区分得很清楚,但在文化上,捷克依旧与欧洲一脉相承。

  最初,凯尔特人把这片土地称作“波西米亚”。这里虽然没有出过太多改写世界历史的政治军事强人,却拥有文学巨匠卡夫卡,以及他对“人之初”的终极追问。就像卡夫卡所言,布拉格,这个曾经的波西米亚王国的首都,“长着爪子,不肯放人走”。

  浸润在水雾中的布拉格清晨,莫名诱人。落日时,金色的光在古老的建筑上流淌,整个城市都呈现出暖暖的色调。站在伏尔塔瓦河畔,耳边仿佛响起米兰·昆德拉的声音:“她想站在河岸上,久久地望着河水,因为望着流动的河水,可以让人心静,可以消除人的痛苦。河水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在不断流淌,人间的故事就在河边发生。它们发生,第二天就被遗忘,而河水依旧在不停地流淌。”(经济日报作者:李柯憬)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昆明:东风坝开合浮桥正式对市民开放

  • 美国联邦政府再“停摆”的首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