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马斯克的访谈与“中国故事”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马斯克的访谈与“中国故事”

来源:“tuzhuxi”微信公众号2023-11-20 16:28

  Lex Fridman新上线一期节目,嘉宾马斯克(Elon Musk),这也是马斯克第四次接受Lex Fridman的访谈。

  这个访谈里提及了中国。虽然内容不多,但对塑造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故事,都是有启发的。

  Lex Fridman是一个深度访谈节目,每档节目数个小时,形式为对谈,中间无剪辑。嘉宾主要是前沿领域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企业家与其他社会知名人士。马斯克算是节目常客了,在访谈中表现轻松,但有些疲态,时而有些抽离。

  一、关于中国的内容

  这期节目里,Lex Fridman问到马斯克中国问题:中美冲突是否不可避免?如何避免?比如是否加强双方的沟通?因马斯克在中国投资做企业,也接触过许多中国政府官员,对此问题应当有洞见。另外,Lex也请马斯克介绍一下他所了解的中国。

  以下是马斯克的看法。

  1.中国有许多聪明且勤劳工作的人,比美国这样的人多很多。这些人都充满能量。

  2.这些年,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比美国厉害得多:火车站、高铁、高楼大厦,等等一切。建议去北京或上海看看:看看高楼大厦,坐坐高铁。从北京坐到西安,看看兵马俑。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的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就是最古老的。

  3.中国历史上一直都关心本土事务(internally focused),不属于对外扩张(“acquisitive”)型的,不会跑出去侵略一堆国家。

  4.举例而言,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内战,这些内战非常暴力。比如三国时期的内战,中国可能因此损失了70%的人口,美国内战是大巫见小巫。今天在中国的人,考虑中国本土问题是十倍于国外问题的。换言之,中国人考虑的事情里,90%是关于国内的事情。

  5.中国不是“铁板一块”(monolithic),不是全国上下一个主体、一种想法。这一条非常重要,因为美/西方很多人喜欢将中国人都描述为或想象为被“洗脑”了的,所有人都是一个想法,没有自己的意志,不能或不敢有自己的意志。这是矮化中国人最为恶毒的一招,相当于把中国人描绘为“人型动物”,剥夺了中国人作为“人”的主体能力和行动能力(agency)。

  6.为了解释中美关系,马斯克说了一段美国:

  1)历史上很多大国都是对外扩张型(acquisitive)的,但美国就是一个罕见的特例,美国不算是对外扩张型的。比如二战后,美国有核弹,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拿下任何国家,但美国没有,反而帮助欧洲和日本重建。这个从大历史上看是个很罕见的事情,应该说前所未有

  2)美国是有很多问题,人们经常批评美国,但从历史来看,美国还算是好的(马斯克是将美国与历史上的各种帝国相比)。美国做过不少“大善举”(conspicuous acts of kindness),马斯克在本次访谈数次提及的概念,他认为以色列被哈马斯袭击后就应该做善举,不要强硬打击报复),比如二战后为了解除苏联柏林封锁后所做的“柏林空运”(史上规模最大的空中运输行动)。还有,评价一个国家好不好,可以看看他们如何对待战俘。比如说,还原到1945年,你在德国的话,一边是苏联,一边是美英法,你投降哪边?马斯克强烈建议投降美国——因为美国对待战俘好一些,这是现实考虑

  3)不存在道德上完美的国家,如果看整个大历史的话,美国总体来说还算是善意的(benevolent),虽远达不到完美。美国也得始终自我批评

  7.综上,中、美两国都不算是对外扩张型(acquisitive)的,这可以算是一个“共同价值”或“共享原则”吧。(有这一条,双方就有走向合作、和平的空间)

  8.中国对台湾是非常认真的,认为台湾是中国极重要(fundamental)的一部分。长期以来中国都很明确地表达了这个立场。对位美国,台湾就好比中国的一个“州”,中国心目中的台湾,比美国心目中的夏威夷要重要得多——尽管夏威夷对美国也很重要!

  9.中国说要统一(incorporate)台湾,要么用和平手段,要么用军事手段——但从中国的角度来说,这是100%会发生的。

  10.马斯克对如何改善中美关系没有提出具体建议。他在访谈最前面谈到了以色列-哈马斯战争问题,马斯克提到以色列要能做“大善举”(conspicuous acts of kindness),不能冤冤相报何时了。谈到中美问题,其实也是遵循这个逻辑,就是双方必须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逻辑,切断恶性循环。

  二、小结:

  1.为什么关心这个访谈?

  1)世界最顶流企业家,说话是有影响力的;

  2)对中国是有所了解的,毕竟在中国投资开厂,来过很多次,也能接触到中国上层

  3)对中国的兴趣不仅仅是商业,能看出他对中国的历史、文明都很尊重

  4)加之马斯克本人是一个兴趣广博、爱好学习思考、有洞见之人

  5)长期关注马斯克对许多问题——特别是大是大非问题上的看法,可以发现,这个人是有格局的,脱离了低级趣味,有良心有善意,应该说是个“好人”,也在努力做好事。他关心和做的很多事情甚至可能影响到他的“主业”(特斯拉)。当然也许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规定的主业

  6)一直以来,他都是在国际上“替中国说话”的人。考虑到他所处的美国反华环境,可以看看他都是如何表态的

  7)Lex Fridman的节目没有剪辑,都是临场反应,比较真实;因为深度内容,定位比较小众,观众都是高知人群,所以更加可以看一看马斯克的言论

  2.对“中国故事”的启发

  1)中国文化软实力大有可为:马斯克提到兵马俑、文字。中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对于稍有精神追求、知识追求的外国人来说都是极有吸引力的,能引发他们的求知欲,并获得他们的尊重。在运用文化软实力方面,中国潜力巨大

  2)来过中国与没来过中国有极大差别,必须请外国人来中国:只要来过中国,走走看看,就能知道更多中国的真实情况;没来过的话,则只能被西方主流媒体偏见所蒙蔽。马斯克在中国投资设厂,将中国作为重要市场,对中国是有所了解的,对中国的印象自然也就不同。这方面,中美有信息不对称:中国人学英语,看美剧,了解美国流行文化,而美国反过来不了解中国。所以,还是要多让外国人来看,积极和他们交流。不交流、不互动,造成的隔阂和误会只会越来越深

  3)讲中国的优势、成绩,抓住几条核心、易理解的就可以:不能说马斯克对中国的评价一定有多高,但他对中国的点评都很实在:一是人好:聪明、勤奋、朝气蓬勃的人们;二是基础设施非常好。一个国家要发展,首先要有这些东西,这是基本面中的基本面。过多讲制度、讲理念、讲务虚的东西,容易把自己绕进去,不如就说这些简单直接直观的东西。人好、物好。这些物(基础设施),也是政府建出来的,是政府给国家、给人民办的实实在在的事。讲这些就可以了

  4)一定要说明中国一直关注本土事务,从无意搞对外扩张。美国政客对中国主流看法是:中国要取代美国,成为新的世界老大:搞经济霸权、军事霸权、输出意识形态、输出制度,建立跨国集团,最终主导国际社会。中国做的每一步,都是有目的的,例如中国搞南海,就是要统治东南亚;统一台湾,目的是日本。美国想象的中国,其实就是美国自己,或者昂撒海盗。这个心理机制叫“投射”(projection),把自己的形象投射到对方身上。中国古话,“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有一句更贴切的俗话:“狗眼看人低”。不过,美国之所以这么看中国,和苏联有很大关系:因为在这些方面,苏联和美国是完全对称的,苏联的存在让美国相信,所有大国最终都和美国一样。其实人类一直有这个问题:狩猎者是无法理解农耕者的;海盗也无法理解农民。所以,讲好中国故事,特别重要的一条是向外国人讲中国的历史:一直都是对内的,并无对外侵略的想法。所以马斯克说中国人“internally focused”,是说明了中国人的“对内性”,是帮中国人“说话”了的。不过,他说美国不“acquisitive”是不准确的:美国本质依然是掠夺型的、扩张型的,还是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只不过美国采取的是比军事更加“高级”的手段——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这叫不战而屈人之兵,从经济和文化上主导对方,是更加高维的帝国主义。所以,中美本质“道不同”,并没有那么多的共享价值

  5)必须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解释台湾问题。马斯克比较好的阐释了台湾问题:他用夏威夷的例子来比较台湾是很形象的,很容易让美国人理解;他也明确了中国要统一的预期:统一是100%会发生的,是摆在桌面上的。由于台湾问题是引发中美冲突的最直接的一个风险点,所以必须让外国人充分理解中国大陆对台湾的诉求。这里面有一个很核心的一点,是不在少数的外国人认为中国其实是在“侵略”台湾,是对外扩张的举动,并以此证明中国有对外的领土野心。本质上,他们不能理解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理解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内政的一部分。这就可以接上马斯克说的,自古以来中国就关注本土事务,历史上打了很多的内战。台湾问题正是本土事务,是二战以后中国内战的延续。从一开始,它就与对外扩张无关

  6)“中国故事”的传播,有时越简单越好:如马斯克在访谈里和Lex谈论的,中国人非常勤劳,想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想过得更好,关心的是自己的事,关心的是本国的事,这就可以了。并且这个东西数千年如此,一脉相承,中国对外国从来就不是威胁。这就是一个很好的画像,可以作为一切的起点。其实可以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最常用的祝福、追求、愿景。福禄寿、万事如意、恭喜发财。都是很务实的东西。日本后来对美国/西方传播的文化软实力,就是禅道、东方玄学与传统文化、动漫游戏等,都是非政治、去政治化的东西。这些往往远比政治化的东西管用。中国的政治制度、价值等可以宣传解释,但这是难度更大的事情,宜在确立了中国与中国人的基本画像之后再进行

  7)“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讲中国故事,不能仅只中国自己讲,还得由外国人讲。像马斯克这样的人出来讲,一句顶上百句,上千句,甚至上万句。虽然他谈不上对中国有多深入的了解,但那几条一说,就是一个轮廓,一个画像,就很有效果,人们很容易理解,也能听得进去。尽管有MAGA共和党利用马斯克在中国的商业利益黑化他,说他被中国收买,但精英群体、高知群体(譬如Lex Fridman的读者,属于高知中的高知),是不会受这些反智民粹言论影响的,马斯克讲的话对他们会有很大的穿透力、影响力

  综上,马斯克的访谈,虽然内容不多,但对塑造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故事,都是有启发的。

[ 责编:丛芳瑶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陕西西安举行仿古入城仪式,献礼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