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共同迈向更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共同迈向更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

来源:人民日报2023-10-28 10:31

  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包括开展务实合作和支持民间交往等重要内容。习近平主席强调,“中方将统筹推进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中方将举办‘良渚论坛’,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鲁班工坊、“光明行”、菌草技术、杂交水稻、青蒿素等一批“小而美”民生工程成功实施,产生广泛的经济社会积极效应。教育、文化、体育、旅游、考古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推动文明互学互鉴和文化融合创新,形成了多元互动、百花齐放的人文交流格局,共建“一带一路”的民意基础不断夯实。

   “为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可阻挡,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愿望不可阻挡。10年来,“一带一路”合作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把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为共建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当地女孩冬娜的记忆中,以往家中停水是常有的事。受土壤条件、工业废水等影响,当地自来水水源受到污染,且供应不稳定。中企承建的帕德玛水厂项目建成后,日供水能力45万吨,实现了地表水源净化达标,为当地超过300万人带来了清洁安全的饮用水。冬娜的父亲沙赫达特是一名工程师,全程参与了帕德玛水厂的建设。他表示,中企将绿色先进技术运用于水厂建设和运营中,切实践行了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要求,解决了当地民众的生活之忧。

  10年来,一条条“幸福路”、一座座“连心桥”、一片片“发展带”在共建国家不断涌现,彰显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一家停工30年的面粉加工厂,经由中国工艺设计和机电设备更新后焕发新的生机;在柬埔寨,中国援建的特本克蒙中柬友谊医院,极大改善当地医疗条件,有效降低当地居民看病费用;在坦桑尼亚、乌干达,中方派来农业技术专家组、创立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助力非洲国家粮食自主生产能力和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中国分享的竹藤编技艺,让农民得以利用当地竹资源生产家具,提高农村人口手工艺技能和收入;在南非,希德拉菌草技术研究培训中心为当地农民提供了200多个固定工作岗位,1万多户家庭从中受益……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表示:“共建‘一带一路’有力促进地区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最可贵的是,这一倡议从多数人的利益出发,为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小而美’的项目优先解决了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资金和技术难题。”肯尼亚非洲政策研究所中国—非洲中心执行主任丹尼斯·穆内内认为,这种小型项目有利于提升社区的生产能力,较快地改善民众的生活。

   “为共建国家加强互利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

  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谋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10月2日晚,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克拉罗剧场,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正在进行。参加演出的明日之潮交响乐团的青少年,来自里约热内卢北部的贫民社区马累。13年来,中国企业资助这一交响乐团,不仅提供资金聘请教师、购买乐器,还修建了排练教室,帮助越来越多的当地青少年通过音乐改变命运。“音乐可以抚慰人心。中国企业为这些孩子找到梦想,带他们走出贫民窟,我们也希望把音乐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明日之潮交响乐团负责人卡洛斯说。

  刚果(布)多利吉市有一座“劈山者”雕像,是当地民众为表达对中国建设者的尊敬和感谢而立。途经多利吉的刚果(布)国家一号公路是中刚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历时8年建成。公路穿越原始森林、丘陵、湿地等复杂地貌,使得从首都布拉柴维尔到经济中心黑角市之间的通行时间从原来的7天缩短至6小时,有力带动沿线经济发展和民众就业。刚果(布)总统萨苏表示,中国建设者圆了刚果(布)几代人的梦想,“中国是真心实意帮助我们”。

  “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见证了无数民心相通的故事,为共建国家加强互利合作奠定坚实民意基础,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马来西亚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颜天禄表示,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通过鲁班工坊等推进中外职业教育合作、成立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继续实施“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等举措,都体现了共建“一带一路”对支持民间交往的高度重视,“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人直接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并从中受益”。

   “有助于建设一个真正造福各国人民的世界”

  在埃及尼罗河畔,有着3000余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见证了历史变化、沧海桑田。自2018年以来,中埃联合考古项目已在这里完成4个季度的田野工作,并取得不少重要发现。中方考古队员们为残缺的孟图神庙制作3D模型,为研究、修复和保护神庙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卡尔纳克神庙区负责人穆斯塔法·萨基尔表示,中国考古技术不仅为古埃及文物的保护作出重要贡献,也将推动埃及学的发展。

  中国和沙特阿拉伯的考古人员共同探寻深埋在沙漠下的塞林港,出土的大量中国宋代、元代瓷器诉说着两国友好的过往。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身穿虎头衣、脚踩虎头鞋,44名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登上舞台,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纯净的歌声讲述着开放包容的中国故事,汇聚起“一起向未来”的力量。

  10年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等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活动品牌,吸引了大量民众的积极参与;“丝路一家亲”、“健康爱心包”、鲁班工坊等人文交流项目赢得广泛赞誉;图书广播影视精品创作和互译互播、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等扎实推进……每一场活动、每一次对话、每一个平台,都在加深人们对不同文明的理解与欣赏,促进民心相通,不断增强各国民众对共建“一带一路”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共建‘一带一路’倡导文明包容而不是文明冲突,文明之间的对话让埃中两国乃至世界受益。”埃及前总理沙拉夫表示,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阿拉伯文明和中华文明开展深入交流互鉴,成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典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认为,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了不同人群、文化、宗教间的相遇,这种相遇塑造了文明,激发了创造,丰富了学术,孕育了文学和科学宝藏,推动了文化传承和艺术发展。

  “文明之间的对话、民众之间的交流,能够促进不同文明之间更高水平的理解,有助于建设一个真正造福各国人民的世界。”阿根廷国立基尔梅斯大学教授弗朗西斯科·塔亚纳表示,在当今世界变乱交织、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促进人文交流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凸显。

  塞内加尔中国问题专家阿马杜·迪奥普表示,展望未来,共建“一带一路”蕴含巨大潜力,将推动各国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共同迈向更加稳定和繁荣的未来”。本报记者 周 輖 黄炜鑫 禹丽敏 张矜若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北屈家岭遗址发现距今5100年史前水利系统

  • “纪念《世界人权宣言》发表75周年”研讨会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明确指出“希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2023-12-05 04:55
当地时间3日下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办的“冰川记忆:见证气候危机”主题边会上,与会代表与嘉宾呼吁国际社会高度重视并立即采取行动,减缓气候变化,保护全球冰川。
2023-12-05 04:55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老工业基地吉林市在振兴发展的路上并不服“老”。党的十八大以来,吉林市积极扬长补短,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和营商环境,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等转化为发展优势,主动迎接东北全面振兴新的重大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今年前三季度,吉林市GDP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3%,位列全省第一。
2023-12-05 04:5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
2023-12-05 04:55
2021年,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功能性超声读取大脑活动的方法,这是一种侵入性小得多的技术。
2023-12-04 10:21
12月1日晚,我国北方多地出现绚丽极光,让人大饱眼福,但也有人遗憾错过。
2023-12-04 10:20
相比已经在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的X射线三维表征技术,透射电镜三维取向重构技术将空间分辨率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
2023-12-04 10:20
近日,上海重磅发布生物医药产业三大行动方案,推动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医疗机器人三大前沿赛道发展,找好动力源、下好先手棋、释放新动能、培育“核爆点”。
2023-12-04 10:19
去年,艾超带领团队在玉米茎木质部伤流液内发现了具有固氮能力且高度保守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组,增进了人们对玉米和微生物相互关系的理解。
2023-12-04 10:18
设立于1994年的杰青项目重点支持基础研究优秀人才,五年内给予稳定的经费资助,在科技界广受好评。
2023-12-04 10:18
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闭幕。”  “链博会为国际工商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搭建全新开放平台,是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2023-12-04 10:16
国际人士普遍认为,首届链博会具有开创意义,传递出中国将更深层次参与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信号。
2023-12-04 10:16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2023年5G工厂名录》,遴选产生了300家已建成的5G工厂,覆盖24个国民经济大类。
2023-12-04 10:15
碳材料家族又添两位新成员:通过对两种分子实施“麻醉”和“手术”,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许维教授团队首次成功合成分别由10个或14个碳原子组成的环型纯碳分子材料。
2023-12-04 10:14
讨论中国如何发挥循环经济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并向世界展示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的中国实践。
2023-12-03 18:20
这项基于中国子午工程拓展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实现对地球空间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推动人类社会解开更多空间奥秘。
2023-12-01 08:26
在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中,中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31个,约占1/4。
2023-12-01 08:24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全力加码前瞻性布局,储备大量核心技术,助力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2-01 08:19
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答题,惠普与20多万家中小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中国市场是惠普打造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2023-12-01 08: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