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进博故事)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共乘进博开放东风
首页> 国际频道> 大千世界 > 正文

(进博故事)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共乘进博开放东风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10-25 22:13

  中新网上海10月25日电 (浦帆康玉湛)“2013年消息一出,我们当即决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抢滩中国市场。”新西兰纽仕兰乳业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罗伊略显激动地讲述着公司与“一带一路”的渊源。

  (进博故事·“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特别报道)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共乘进博开放东风 主题海报

  作为出口导向型国家,新西兰极度依赖国际贸易,每年90%的产品用于出口。其中,乳业作为新西兰的传统优势产业,占据着新西兰国内产品出口总额23%的比重,而中国作为新西兰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市场,也成为新西兰大型乳企跨国贸易的重要目的地,纽仕兰也不例外,开拓中国市场很早便写在纽仕兰企业发展规划中。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纽仕兰清晰地意识到中国扩大开放,连通世界的决心,也真正为纽仕兰提供了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契机。同年,时任新西兰总理约翰·基率团访华,见证纽仕兰在中国的首款纯牛奶上市并签字留念,正式开启了纽仕兰跟随“一带一路”倡议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纽仕兰第六届进博会展台设计效果图。 纽仕兰供图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也是纽仕兰进入中国市场的第十年。今年6月30日,新西兰总理克里斯·希普金斯首次访华,亲自推动并见证“纽仕兰4.0产品群升级暨纽仕兰4.0娟姗鲜牛奶预售”,新西兰贸易与出口增长部部长达米恩·奥康纳为纽仕兰4.0娟姗鲜牛奶预售签字,标志着新西兰高端蛋白质乳品全面进入中国。

  如果说“一带一路”倡议让纽仕兰与中国结缘,那进博会就是推动纽仕兰高速发展的“引擎”。周一在新西兰牧场挤的牛奶,周二上飞机,周三直达中国消费者的餐桌,对于纽仕兰来说,这种“72小时进口鲜奶”的速度,在六年前还未举办进博会的时候,是想都不敢想的。

  “以前碍于传统物流以及海关检验等问题,一瓶进口鲜奶在路上就要耽搁8天,当鲜奶在中国货架上出现,15天的保质期只剩下不到一半的时间。”新西兰纽仕兰乳业亚太区CEO盛文灏说,正是有了进博会,有了一系列贸易便利化的创新政策,才打破了进口鲜奶的“瓶颈”。

  第六届进博会线下供需对接会上,纽仕兰展台亮相4.0产品群升级款。 纽仕兰供图

  首届进博会前夕,纽仕兰作为上海市首批贸易便利化试点企业之一,在“验放分离”和“边检边放”创新监管模式下,其鲜奶物流通关时间从8天缩短到3天。

  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参加首届进博会,到年年成为“回头客”,如今纽仕兰已是进博会六年的“老朋友”。自2018年首届参展之后,纽仕兰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有一组数字可以很好地概括纽仕兰的收获:在2018年参加进博会前,纽仕兰在中国每周的鲜奶销量约为3000瓶,而在参加进博会后,销量攀升到每周30000瓶,最高销量达到每周80000瓶,是参加进博会前的26倍。

  此外,进博会也不只是每年6天的展会,其全年“365天”的溢出效应也让全球展商感受到了发展红利。据盛文灏介绍,纽仕兰在第二届进博会上展出的一款高蛋白质牛奶——纽仕兰4.0纯牛奶产品,在展会期间就受到了专业采购商的青睐,3个月内便铺货到宁夏平罗以及黑龙江漠河,而以往一款新品想要布局市场至少需要1年时间。

  纽仕兰在第三届进博会新品集中发布平台上亮相。 纽仕兰供图

  从1年到3个月,布局效率显著提升,进博溢出效应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消费者也能快速享受进博阳光,帮助纽仕兰打开了中国市场发展空间,目前纽仕兰的产品已覆盖全国25个省、52家区域大型连锁零售机构、5000多家门店。

  现如今,在“一带一路”倡议与进博会的双重赋能下,纽仕兰从初入中国“摸爬滚打”的中小企业,成长为进口乳品头部品牌。盛文灏表示,与“一带一路”倡议十年共成长,与进博会六年共发展,如今新西兰每出口中国3罐牛奶中就有1罐是纽仕兰的产品。

  今年5月25日,纽仕兰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在新西兰签署了“长期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加深了彼此的连接。罗伊表示,纽仕兰将持续把中国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部分,建立投资中国的长期规划,将更多新西兰优质奶源带到中国。(完)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