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带一路 大道同行 | 一场跨越9000公里的双向奔赴
首页> 国际频道> 海外看中国 > 正文

一带一路 大道同行 | 一场跨越9000公里的双向奔赴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2023-10-14 20:04

  机器轰鸣,甜香四溢,浓郁的巧克力香气弥漫在车间。俄罗斯红十月糖果试验厂的生产线上,工人忙碌地打包着刚出炉的“爱莲巧”。借着“丝路电商”的翅膀,它们启程“飞”向中国消费者身边。

  同一时间,一列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已从北京平谷马坊站驶出,将从满洲里铁路口岸出境,途经赤塔、新西伯利亚、叶卡捷琳堡,行驶约9000公里后,抵达目的地莫斯科。

  中欧班列,开启一场双向的奔赴。

  作为相互最大邻国和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中俄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到规则标准“软联通”,再到人文交流“心联通”,务实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共同绘制一幅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人民网“一带一路大道同行”全媒体报道团队走进俄罗斯,探寻那些中俄共享发展、民心相通的故事。

俄罗斯联合糖果集团博物馆副馆长尤利娅·萨维娜展示爱莲巧巧克力。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俄罗斯联合糖果集团博物馆副馆长尤利娅·萨维娜展示爱莲巧巧克力。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大头娃娃’巧克力,成了新晋网红”

  胖嘟嘟、红扑扑的脸蛋,包裹在彩色头巾下,惹人喜爱。

  这款因鲜明的包装设计风格,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大头娃娃”的俄罗斯爱莲巧巧克力,备受中国消费者欢迎,在国内许多超市可以买到。

  日前,记者来到爱莲巧巧克力的原产地——红十月糖果试验厂。这家始建于19世纪50年代的工厂,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百年老字号,如今归属于俄罗斯联合糖果集团。

  “对我们来说,中国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俄罗斯联合糖果集团副总经理尼古拉·瓦休科夫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向中国出口巧克力、面包卷和饼干等产品。其中,爱莲巧系列产品份额最大。今年前5个月,该系列产品在中国的销售额较2022年增长了15%。

红十月糖果试验厂巧克力生产车间。人民网记者 申亚欣摄

  红十月糖果试验厂巧克力生产车间。人民网记者 申亚欣摄

  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爱莲巧”不仅连年参加在上海举办的“进博会”,更积极探索电商渠道。如今,国内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两三天内就可以收到产自俄罗斯的巧克力。

  俄罗斯联合糖果集团博物馆副馆长尤利娅·萨维娜告诉记者,“为了更加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工厂专门开发了一条生产线,同时设计汉语包装,推出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定制化产品。”

  如今,中国是俄罗斯巧克力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俄罗斯许多产品进入中国,并受到中国消费者的喜欢。这背后离不开双方政策的密切沟通。

  2015年5月,中俄元首共同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对“一带一路”框架下务实合作作出规划。

  2019年10月,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正式生效,为双边经贸合作提供制度性保障。

  同时,中俄地方合作也不断深化,中俄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搭建了重要合作平台——中俄博览会。“今年7月,第七届中俄博览会在叶卡捷琳堡市圆满举办。据当地州政府统计,展会期间两国地方政府、企业间进行了近4000场会见,参展企业数量和展位面积均创下历届之最。”中国驻叶卡捷琳堡总领事崔少纯谈到。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一带一路”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卓有成效,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构建开放性世界经济作出重要贡献。

  马克西姆和妻子达丽娅在圣彼得堡茶叶店内展示产品。人民网记者杨倩摄

  “跨越万里茶道,要去云南学炒茶”

  一个不懂中文的外国小伙,如何找到中国偏远山区的茶园?

  “你好,我是俄罗斯人,我叫马克西姆,我在俄罗斯卖茶叶。我想到你家做客,可以吗?”“可以,来吧。” 马克西姆告诉人民网记者,多亏了互联网和中国朋友的帮助,茶农们热情地接待了他。

  17世纪,中国茶叶从福建武夷山沿着“万里茶道”抵达俄罗斯圣彼得堡。这条贯穿中西、绵延万里的国际商贸通道,曾经运输大量中国茶叶到俄罗斯,饮茶逐渐成为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

  如今,马克西姆在圣彼得堡市中心开有一家小小茶叶店。记者在店里看到,300多种茶叶依次摆放,上百件茶具整齐排列。

  除了线下销售,他还经营着一家网店,产品销往俄罗斯各地。马克西姆告诉人民网记者,从2019年创业至今,他的业务发展得很快。“现在,中国茶叶在俄罗斯很受欢迎,近一年来有3.6万多个订单。”马克西姆说。

  今年春天,马克西姆和妻子达丽娅拜访了云南勐海县的茶园,他希望未来有更多时间在中国,跟着茶农学习采茶、炒茶。

  马克西姆的茶叶店摆放着来自中国宜兴、景德镇等地方的茶壶。 人民网记者 杨倩摄

  万里茶道,小小茶店,见证着中俄两国经贸往来的源远流长。

  而今,两国的经贸往来不断续写新篇。数据显示,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900亿美元,较十年前增长116%。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稳步发展,产业对接加速,共同培育发展新动能,基础不断夯实、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潜力不断增强。

  去年9月,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正式投运,综合商业体内设有酒店、写字楼、公寓、会议中心、中式园林;今年3月,中国铁建中标并参与部分建设的莫斯科地铁大环线全线通车,米丘林大街站因浓郁的“中国风”吸睛无数。

  中国驻圣彼得堡副总领事张晓庆告诉人民网记者,作为俄罗斯“北方首都”和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对华出口的产品从传统的木材、矿产扩大到食品、农产品,双方企业还不断积极探索新能源、文化创意、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欧亚研究所所长刘华芹指出,中俄经贸合作具有较强互补性,这种贸易结构满足了两国的市场需求,促进了两国经济发展。未来,双边贸易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人民网记者在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采访。

  人民网记者在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采访。

  “运输100万标准箱,不再是梦想”

  集装箱五颜六色、鳞次栉比,叉车吊车热火朝天、有序运作,一排排汽车崭新亮丽、整齐摆放……在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来自中国6个口岸、近40多个城市的各类中国货品,搭乘着中欧班列的“钢铁驼队”而来。

  “我来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地,真没想到能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来自中国辽宁的邹广宇现任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他告诉记者,该物流中心由辽宁港口集团与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于2017年共同出资建设,采用总经理轮换管理制度,拥有中国籍员工6人,俄罗斯籍员工近300人。

  “开始,每个月只有一列中欧班列。现在,我们每周装卸20至25列中欧班列。”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生产经理阿列克谢·科里亚奇科夫说。通过这些班列运输而来的商品,从这里集散到俄罗斯各地。

  几年间,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莫斯科地区前三大物流场站之一,成为“一带一路”设施联通促进发展的一个缩影。

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内的中国品牌汽车。人民网记者 申佳平摄

  莫斯科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内的中国品牌汽车。人民网记者 申佳平 摄

  近年来,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成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十年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7万列,运送货物731万标准箱,货值超3400亿美元,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对于我们,对国际社会来说也非常重要。它具有全球性,为世界带来了好处。”欧亚铁路物流股份公司总裁阿列克谢·格罗姆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格罗姆谈到,倡议提出后,在欧亚大陆形成了几条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大动脉。“2013年成立本公司,自那时起,我们始终与‘一带一路’倡议携手同行。”

  “哪里有铁路,哪里就有发展。”格罗姆表示,中欧班列为沿线各地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22年欧亚铁路物流股份公司运输了近70万标准箱,今年上半年为3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4%。格罗姆满怀信心地表示:“最初我们的目标是一年运输100万标准箱,当时觉得是一个遥远的梦。而今天,没人怀疑它可以实现。”

  中国国家“友谊勋章”获得者、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第一副主席加林娜·库利科娃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说,“一带一路”倡议为古老的丝绸之路赋予了新的内涵,符合新时代的需求,符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人民的期望。这一倡议不仅推动中俄关系向前发展,而且对全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莫斯科米丘林大街地铁站洋溢着浓郁的“中国风”。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莫斯科米丘林大街地铁站洋溢着浓郁的“中国风”。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 摄

  “写诗作画,就这样爱上中国文化”

  当俄罗斯编程员遇上中国文化,会擦出怎样的“跨界”火花?

  铺纸研墨,晕染成景,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充满田园意境的水墨画......年逾古稀的伊戈尔·布尔东诺夫边创作边向记者表达着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他表示,自己非常喜欢陶渊明的作品,也经常通过写诗来记录生活、抒发情感。

  作为俄罗斯系统编程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员,计算机编程是布尔东诺夫的本职工作,但学习和探究中国文化却早已成为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文化给我带来了快乐,给我的精神世界带来了安宁。”布尔东诺夫说。

伊戈尔·布尔东诺夫在画作上题词。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摄

  伊戈尔·布尔东诺夫在画作上题词。人民网记者 马天翼 摄

  中国翻译家谷羽因诗歌与布尔东诺夫结缘。从2019年至今,两人书信交流多达1500多封,他们从异国他乡的陌生人逐渐成为知交好友。“布尔东诺夫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非常深入,他为中俄文化交流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谷羽先后翻译了432首布尔东诺夫所写的诗歌。

  近年来,俄罗斯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带动了“中文热”持续升温。数据显示,2022年,俄罗斯学习中文在校生人数达11.3万,创历史新高。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首席舞者埃莉奥诺拉·塞弗纳德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人民网记者 申佳平摄

  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首席舞者埃莉奥诺拉·塞弗纳德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人民网记者 申佳平 摄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璀璨的中国国家大剧院掀起一股俄罗斯“芭蕾旋风”。作为俄罗斯芭蕾艺术的金字招牌,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时隔5年再次访华,以全明星豪华阵容为中国观众献上了一场芭蕾视觉盛宴。

  “很高兴再次造访国家大剧院,5年前我随团第一次来华参加巡演,这5年间经过不断努力,我也参演了许多剧目。”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首席舞者埃莉奥诺拉·塞弗纳德对于来华演出感到激动和兴奋,“希望我们的表演能给中国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并通过芭蕾艺术增进中俄两国彼此间的友谊。”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封立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0年来,中俄广泛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文交流合作,进一步增进了两国人民友谊,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发展。

  丝路花正开,山海共繁荣。10年来,“一带一路”倡议深入人心,合作硕果累累。共建“一带一路”的这些动人故事,正成为融通发展的源源活水。

  人民网记者 孙海峰 申亚欣 申佳平 刘凡 杨倩 马天翼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长沙:检修农机备春耕

  • 春耕牛市供销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